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TOP20正式发布。庐山云雾茶凭借其卓越的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以52.7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榜单第18位,较去年提升一位,品牌价值增长4.56亿元。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庐山云雾茶在全国茶叶市场中的重要地位,更是对其多年来在品牌建设、品质提升和文化传播等方面不懈努力的有力证明。摘要: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TOP20正式发布。庐山云雾茶凭借其卓越的品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以52.7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榜单第18位,较去年提升一位,品牌价值增长4.56亿元。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庐山云雾茶在全国
此次评估由4个相关单位组成的课题组,以“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模型”(简称CARD模型)为理论工具,延续2010年至今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专项课题,通过多方调研,并结合数字化信息技术,对2022—2024年3年间的相关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最终得出2025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的权威结论。
胡晓云教授在第七届九江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上做 主旨演讲
庐山云雾茶,产自风景秀丽、云雾缭绕的江西九江,始于汉代,晋为贡茶,素来以“味醇、色秀、香馨、汤清”享有盛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朱德委员长赞曰: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庐山市获得“中国茶叶百强县”、濂溪区获得“中国名茶之乡”、修水县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华生态文明茶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称号。
近年来,庐山云雾茶在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2021年,庐山云雾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保护;
2023年,庐山云雾茶荣获“大众喜爱的中国茶品牌TOP10”,成为江西唯一入围候选品牌;
202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庐山云雾茶:用好地理标志产品,助力乡村振兴”列入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在鄂晋皖赣四省地标培育大赛100个地理标志产品项目中以排名第六的成绩获得金奖;
2024年,庐山云雾茶荣登“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文化力指数TOP30”,位列第17位,品牌价值达到48.19亿元,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19位;
2025年,庐山云雾茶地理标志产品荣登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位列第46名;
庐山云雾茶的成功,离不开政府部门、茶叶协会和茶企茶农的共同努力。近年来,九江市积极推动茶产业的发展,加大对茶农的扶持力度,鼓励茶农采用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提高茶叶的品质。同时,积极开展茶文化的宣传推广活动,举办庐山问茶会茶叶评比、九江(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等茶叶文化节、茶艺比赛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庐山茶文化的魅力。
在科技支撑方面,九江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开展了全面深度合作,围绕庐山云雾茶的数字化产业升级、手工制作技艺、品质理论基础及质量控制、茶资源综合利用与新产品开发等全方位开展合作。2024年,庐云4号、庐云5号、庐云6号等3个新品种申请茶树新品种权,进一步优化了庐山云雾茶的品种结构。2019年,庐云1号、庐云2号、庐云3号三个新品种通过农业部品种登记,填补了庐山云雾茶无本地良种的空白,并在江西省“赣茶杯”评选中屡获特金奖。同时,发布《庐山云雾茶加工技术规程》和《庐山云雾茶种植技术规程》两项地方标准,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庐山云雾茶》和《庐山云雾茶冲泡与品鉴》两项团体标准,并制作4个级别的实物标准样,推动标准在生产中的应用。2022年底,庐云1号、2号、3号被中国茶叶博物馆引进;每年定期举办茶艺师、评茶员培训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在品牌管理方面,庐山云雾茶通过规范的品牌管理,严格商标授权,要求产区内符合生产标准的企业,向市茶叶产业协会提出使用申请,经协会审核,并签订使用合同,才可以获得商标使用授权。目前,已有93家茶企被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在国家管理部门备案。
庐山云雾茶的成功,是庐山茶人对品质的坚守和对文化的传承。未来,庐山云雾茶将继续在茶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让更多的人了解庐山、了解庐山云雾茶。下一步将围绕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展开工作。一方面,继续深化与科院院所的合作,围绕数字化茶园管理、新品种培育、加工技术创新等关键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进一步完善庐云系列茶树新品种的推广,建立标准化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同时加快茶园管理机械化进程,推广“轻型化、便捷化、清洁化”采茶设备,提升生产效率,茶资源综合利用,以庐山云雾茶原料为基底,深入开展新式茶饮、茶食品、茶日化品等符合现代人们新需求的功能型产品。另一方面开展多维度的品牌推广活动,拍摄宣传片、手册等在央视农业频道、高铁媒体等平台投放,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此外,还将继续举办庐山云雾茶文化节、手工制茶大赛等活动,增强品牌的文化内涵和市场吸引力。
来源:向世界推介江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