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央视知名新闻主播,潘涛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赢得了广泛认可。这位主持界翘楚先后担纲《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重要栏目,更以《一年又一年》等特别节目展现过硬业务能力。
作为央视知名新闻主播,潘涛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赢得了广泛认可。这位主持界翘楚先后担纲《新闻联播》《晚间新闻》等重要栏目,更以《一年又一年》等特别节目展现过硬业务能力。
从业期间,他不仅荣获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荣誉金话筒奖,更以稳健大气的播报风格成为观众心中值得信赖的新闻面孔。
1971年,潘涛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文艺家庭。父母是剧团工作者,常年忙于排练和演出,年幼的潘涛与哥哥成了彼此最亲密的玩伴。兄弟俩的童年大多在剧院的角落度过,写完作业便趴在舞台边看演员们排练。
母亲偶尔抽空陪他们回家,路上总被同事匆匆叫走, 父母的缺席让他早早学会独立,却也埋下了对舞台的朦胧向往。
六岁那年,全家迁居四川,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一次剧团演出缺小演员,潘涛被临时拉上台。他毫不怯场,台词清晰、表情生动,母亲惊喜地发现儿子竟有表演天赋。
在母亲的鼓励下,他考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学员班,从此与舞台结缘。此后三年,他随剧团辗转四川各地,一年演出超百场。乡间土台、县城礼堂、工厂俱乐部。不同的舞台打磨出他的沉稳与应变力,但彼时的他一心只想成为最优秀的话剧演员 ,从未想过未来会与话筒为伴。
高中时期,一次偶然的机遇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成都电视台到学校挑选临时主持人,老师推荐了普通话标准的潘涛。面对镜头时,他手心冒汗,声音却异常镇定。节目播出后,台里编导特意打来电话,直言这孩子有天分,可以考虑走主持这条路。
这句话如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填报志愿前夕,他彻夜难眠,是坚守表演,还是拥抱未知的主持领域?最终,他提笔写下播音主持专业 ,却遭到全家反对。
父亲认为主持人 吃青春饭 ,母亲担心他性格内向难以适应镜头。唯有哥哥看出弟弟眼中的执着,私下劝了父母很久。 这场家庭拉锯战以潘涛的坚持告终,也让他暗下决心:绝不辜负自己的选择。
1990年,潘涛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北京电视台向他发出实习邀请,但父母坚持让他回四川发展。孝顺的他妥协了,进入四川人民广播电台担任播音员。
入职首日,领导安排他试播14分钟的新闻稿。录音间红灯亮起时,他深吸一口气,字正腔圆地完成播报,全程无一错漏。台长当场拍板,直接录用!
这份破格待遇让他欣喜,却也带来无形的压力,同事多是经验丰富的老播音员,他必须付出加倍努力。每天清晨五点,他提前到岗练声。午休时反复听自己的录音,逐句调整语调,下班后泡在资料室研读新闻理论。
三年后,他已成为台里的金牌主持人,但日复一日的程式化工作逐渐消磨了热情。一次播完早间新闻,他望着窗外发呆,突然十分感慨,总觉得该做点什么,不能这么原地踏步。
1997年,他代表四川参加全国金话筒奖角逐。面对各省精英,他紧张得胃部痉挛,却硬是撑到决赛。最终虽只获铜奖,但央视评委的一句台风稳健,潜力很大让他重燃斗志。更意想不到的是,这场比赛成为他人生的跳板,上海东方卫视向他抛出橄榄枝。
1998年,潘涛踏上开往上海的列车。潮湿的梅雨季、甜腻的本帮菜、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无一不冲击着这个四川小伙。
最艰难时,同乡同事叶蓉伸出了援手。她常把家乡辣酱塞进他抽屉,周末带他逛弄堂找川菜馆,工作上更是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 若没有叶蓉的帮助,潘涛很可能熬不过头半年。
凭借扎实的业务能力,他很快在东方卫视站稳脚跟,2001年为上海世博会宣传片配音,浑厚磁性的声线被观众称为城市名片。主持《东方新闻》时开创 说新闻 风格,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事业蒸蒸日上之际,爱情也悄然降临。一次采访活动中,他结识了舞蹈演员李婷。
她被他的谦和打动,他欣赏她的坚韧独立。相识半年后,潘涛在黄浦江边求婚,他对于未来的承诺让李婷泪流满面。
不过,婚后生活并非童话。女儿出生后,李婷不得不暂停舞蹈事业,初为人母的手忙脚乱、身材走样的焦虑让她一度抑郁。
为了这个家,潘涛默默调整工作节奏,推掉晚间应酬,下班直奔菜市场,还学会了给女儿扎小辫、做辅食。直至深夜等妻女睡下,再蹑手蹑脚回书房备稿。
某次直播前,他因连夜照顾发烧的女儿险些失声,却硬是靠含喉糖撑完全场。同事调侃他是超级奶爸 ,他只能默默苦笑。
2016年,一封央视的邀约信打破平静。45岁的潘涛握着信纸的手微微发抖,这是他从学生时代仰望的殿堂。但妻子激烈反对,当时女儿不过刚上初中,去北京一切都要重来!
那晚,他独自在小区长椅坐到凌晨。次日清晨,他红着眼眶回家,却见餐桌上摆着生日蛋糕,其实离他生日还有三个月。
北漂生活远比想象艰难,一家三口挤在五环外的老小区,妻子为女儿转学碰壁无数次,潘涛每天通勤四小时往返央视。有次地铁故障,他狂奔两公里赶到台里,直播前五分钟还在平复喘息。
更让他焦虑的是央视的高标准,某次播报时因语速稍快被领导批评缺乏沉稳,他索性住在办公室,对着镜子练到喉咙沙哑。
2020年9月10日,当他坐在《新闻联播》演播厅时,导播间传来女儿的电话,女儿开心的表示,自己和妈妈在电视机前! 完成节目后,妻子也发来了祝贺短信,他盯着手机,在空荡荡的化妆间泪流满面。
央视主持人的光环背后亦有隐痛,因工作调动,他常与家人分隔两地,女儿中考时他在直播国庆特别节目,妻子做手术时他正在两会报道现场。
2022年冬夜,他在《新闻联播》中流畅完成23分钟零失误播报,被网友称为教科书级表现 。
下播后收到妻子视频,镜头里她正教女儿包饺子,热腾腾的蒸汽模糊了手机屏幕。他笑着回应,挂断后却对着窗外的雪景发呆。而这,已是他连续第三年缺席年夜饭。
来源:五千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