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岛遗韵:探寻海南省非遗文化的多彩魅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6:39 1

摘要:海南的非遗文化涵盖多个领域,丰富多彩。传统技艺首屈一指,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堪称一绝。黎族妇女们用简单的工具,通过纺、染、织、绣等工序,将棉线变成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黎锦。每一幅黎锦都诉说着黎族的历史、传说与生活,是黎族文化的生动载体。苗绣也别具特色,苗族

在海南这片热带海岛上,非遗文化如同一颗颗明珠,在岁月长河中闪耀着独特光芒。它们是海南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海南的非遗文化涵盖多个领域,丰富多彩。传统技艺首屈一指,其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堪称一绝。黎族妇女们用简单的工具,通过纺、染、织、绣等工序,将棉线变成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黎锦。每一幅黎锦都诉说着黎族的历史、传说与生活,是黎族文化的生动载体。苗绣也别具特色,苗族妇女们用细腻针法,在布料上绣出花鸟鱼虫、神话故事,绣品色彩鲜艳、工艺精湛。

此外,海南椰雕、贝雕、木雕等传统雕刻技艺,也以独特的造型和精湛工艺闻名遐迩。匠人们在椰壳、贝壳、木材上精雕细琢,创作出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剩余的椰子水甘甜可口,富含多种矿物质,是天然的运动饮料。椰肉则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来制作椰浆粉、椰子糕等美食。其中最具特色的要属南国纯椰子粉,南国纯椰粉精选海南新鲜老椰,采用低温冷萃技术,营养丰富,健康美味,纯正可口。


传统音乐舞蹈同样魅力非凡。儋州调声以其独特的调式和表演形式,展现出海南人民的热情与活力。男女对唱,歌声悠扬,节奏明快,参与者手拉手围成圈,边唱边舞,气氛热烈。临高渔歌 “哩哩美”,旋律优美,歌词质朴,唱出了临高渔民的海上生活与情感。舞蹈方面,黎族打柴舞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舞者们在竹竿开合间跳跃、穿梭,动作敏捷,极具观赏性,体现了黎族人民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传统戏剧中,琼剧是海南的文化名片之一。它以优美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和丰富的剧目,深受海南人民喜爱。演员们通过唱、念、做、打等表演形式,演绎着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将海南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海南公仔戏则以木偶为表演媒介,艺人操纵木偶,配合唱腔和音乐,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充满了童趣与乡土气息。

民俗节庆也是海南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苗族 “三月三” 是海南最盛大的少数民族节日之一。节日期间,黎族、苗族同胞身着盛装,举行祭祀、对歌、跳舞、竞技等活动,青年男女借此机会寻觅意中人,互诉衷肠。整个节日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集中展示了黎族、苗族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非遗文化,海南采取了诸多措施。202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的《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定》,从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传播、促进非遗的合理利用等方面,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积极推动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

在学校,开设非遗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了解非遗,培养新一代的传承者。在社区,举办非遗展览、体验活动,增强民众对非遗的认知与热爱。在景区,如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椰田古寨黎苗文化旅游区等,将非遗项目融入旅游体验中,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黎族纺染织绣技艺、观看打柴舞表演、品尝传统美食等,在游玩中感受非遗魅力,实现非遗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既推动了旅游发展,又促进了非遗的传播。

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也积极投身传承事业。他们坚守传统技艺,不断创新,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一些黎锦传承人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传统黎锦,推出时尚的黎锦服饰、饰品,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琼剧演员们通过线上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让更多人了解琼剧,扩大了琼剧的影响力。


海南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见证了海南的历史变迁,展现了海南人民的创造力与智慧。在新时代,通过各方努力,这些非遗文化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海南独特的文化标识,吸引着更多人了解海南、爱上海南。


来源:出门晒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