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顺义区2025届初三一模工作会在区教育研究与教师研修中心召开。区委教工委委员、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军堂,区委教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蒋吉姝,区研修中心副主任马会放出席。
5月9日,顺义区2025届初三一模工作会在区教育研究与教师研修中心召开。区委教工委委员、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党委副书记、主任张军堂,区委教工委委员、教委副主任蒋吉姝,区研修中心副主任马会放出席。
(左右)
会上,区教委中教科负责人全面分析了一模各校情况并部署近期工作;研修中心初中教研室负责人解读一模命题特点,结合各学科特点及反映出的问题给出后期备考策略与建议。牛栏山一中实验学校、仁和中学、顺义三中、高丽营学校、顺义十三中、北实(海淀)顺义学校、天竺中学分别进行交流分享。
区教委副主任蒋吉姝作工作指导。她强调,在距离中考只有40多天的时间里,各学校要冷静、客观地看待一模考试,透过数据找准问题,精准施策。她要求,后期的初三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一类一策”“一生一策”,注重分层指导与思维训练、统筹答疑指导、专注个性辅导,精准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学校和教师要做好时间规划,张弛有度,抓好落实。她指出,各学校要打开思路,干部教师要扎根课堂、深入课堂,要多邀请教研员、市级专家、兄弟学校进校园、进课堂,切实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她表示,初三工作不仅在初三,各高中校要始终秉持人才长链条贯通培养的育人理念,牢牢把握住学生不断向好发展的方向。
张军堂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各部门和学校要利用好考试价值,会用、用好数据,从数据中找经验、找不足,在努力中增强进步动力。各学校要落实好校本教研,加强审题、分析、解答、反思、考查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他强调,面对新中考落地,教研员要在多次磨题中精确对标中考方向,提高命题质量。他表示,要实施好“混凝土计划”,区校合力解决教学问题,全面推进“评-讲-练-拓-测”讲评课模式,让学生多参与、多发言,敢于暴露学生答题中的“思维碎片化”“迁移能力弱”等问题,进而精准施策,让课堂真正成为思维碰撞、能力提升的主阵地。同时,优化作业布置与考试评价环节,实现“减负增效”。他指出,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构建小初高贯通的一体化教育发展新生态,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促进育人质量系统跃升。
区教委、区研修中心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教研员,各初中校校长、副校长、初三年级主任,高中校负责集团直升工作的主管领导等90余人参会。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