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调查:跨境保健品假冒伪劣!但远远不止这些!怎样避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16:58 1

摘要:现如今,大多数人的生活作息不太健康,不是每天996后瘫在床上刷手机,靠奶茶续命;就是外卖重油重盐超标三倍,健身卡沦为洗澡卡......

现如今,大多数人的生活作息不太健康,不是每天996后瘫在床上刷手机,靠奶茶续命;就是外卖重油重盐超标三倍,健身卡沦为洗澡卡......

为了保住身体这份“革命本钱”,各类保健品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很多人认为国外品牌的保健品更有保障,而且近十年来兴起了「跨境电商」,消费者个人购买跨境商品,在每年一定额度内免征关税,总让人觉得占到了便宜,很多消费者趋之若鹜。

看看这些标着「全球购」、「保税仓直发」的保健品,你是不是也深信不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但令人大跌眼镜的来了,央视老铁扒皮了!

《目录》

「READING」

不少是“假洋鬼子”

概念添加、成分虚标!

为什么没人管?

央视曝光的品牌、类别

花爸的建议

一、不少是“假洋鬼子”

小作坊生产、冒充国外大牌

央视财经记者,根据一些消费者的投诉,对部分跨境电商的洋品牌保健品进行了调查。

发现很多品牌竟然是「假洋鬼子」在玩cosplay!

只是中国商家在国外注册公司,实际上是在国内小作坊生产的「假洋牌」!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些貌似高大上的洋品牌,在品牌注册国根本就不销售。换句话说,就是专门为中国人定制的「中国特供」保健品。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记者顺藤摸瓜,调查到了安徽、江苏、山东的三家保健品工厂,专门代工生产这类「假洋鬼子」保健品,在村里的工厂生产出来,到国外「洗个澡」,转头就进了保税仓,成了「进口贵妇」!

本以为是「海外精英」的保健品,结果奔现发现竟是正在老家土炕上抠脚的「村口二狗子」?!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更令人胆战心惊的是,这套骚操作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记者以商家身份到厂家洽谈合作,厂家说只要区区7万块,就能帮你办好整个一套造假流程。

只需要简单4步,一个国际品牌就诞生了:

1、国外注册公司

2、国内造个淀粉丸子(成本≈奶茶钱)

3、出口转内销绕晕海关,进入保税仓

4、直播间吹成「诺贝尔同款」(主播:家人们快上车!)

二、概念添加、成分虚标!

14年前就有「假洋鬼子」

2011年,「假洋鬼子」们就被大量曝光过。

举世闻名的画家达芬奇地下有知,都想不到他的名字在中国成了「假洋鬼子」的代名词。

2011年,达芬奇家具被曝伪造意大利产地,实为国产家具贴牌出口再高价内销,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这件事也成为国内反商业欺诈的典型案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这届「假洋鬼子」路子更野!

当年的达芬奇家具,虽然是假冒洋品牌卖高价,但必须受中国法规监管,质量并不见得差。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而现在这帮人直接玩起「国际大牌变装秀」,利用跨境电商质量监管上存在的漏洞,粗制滥造、成分虚标、概念添加,甚至连质检都省了。

记者暗访的时候,厂家介绍说:他们生产的保健品,有效成分只要添加一点点就行,成本可以降到很低,反正没人检测。

——说好的4000FU活性成分,可能连40都没有!

这样的保健品,岂不就是一颗颗「淀粉丸子」!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三、为什么没人管?

原产国不监管吗?

这些「假洋鬼子」保健品,往往会选择在美国、英国、澳洲这些发达国家注册,这样消费者更信任。

有人会问了,这些发达国家对质量不监管吗?

假洋鬼子们只是在这些国家注册,但在当地市场没有销售,所以注册国的监管机构并不会检测它们。

早在2019年315,我们小红花测评就对检测过的母婴营养补充剂做过盘点,问题多、销量高的就是当时的三个跨境电商品牌。

而且在那时候就有粉丝发现了猫腻,留言说:某些品牌在原产国根本就看不见。

点击查看原文:

【小红花的“315黑榜”】:这些母婴品牌上了,你买过吗?

小红花“315黑榜”涉及的12款产品检测报告&购买记录

我国对跨境电商监管困难

虽然国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中办、国办今年发布了「完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监管制度」的意见(素材),提出了两条要求:

一、要求暂停进口疫区食品;

二、出现重大质量安全风险的食品,要列入负面清单。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但这两条都是针对跨境食品重大安全风险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主要防的是「吃出人命」的大问题,可见常规监管并没有实行。

对跨境电商产品,国家难以监管的原因主要有3个:

1、法理真空:

保税仓虽然设在中国国土上,但在法律概念上就相当于「虚拟境外」。

跨境电商,相当于中国人在国外买东西,购买行为发生在境外,在法理上中国监管机构管不着。海关的检测也只是出于检验检疫的需要,并不会检测成分、含量这些指标。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2、监管困难:

跨境电商产品不需要符合中国法规,只需要符合注册国的法规。要检测也只能按原产国的法规检测,但各国的执行标准、检测方法都不一样,监管起来技术难度大。

抽检难:

跨境商品只允许消费者个人购买,不允许批发进入国内。

入境后都是个人购买的散单,单数巨大,据说一个海关每天清关的单数在几十上百万单,而且每单件数很小,入境后难以抽检。

这些跨境电商的「假洋鬼子」,正是钻了这些空子。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四、央视曝光的品牌、类别

央视记者调查到安徽、山东、江苏三个厂家,涉及的保健品品类有:

复合维生素、纳豆激酶

辅酶Q10、褪黑素、结节散

叶黄素、槲皮素、护肝素

三个厂家生产的“假洋鬼子”品牌有:

LAXIN、WEELX、DMH

MERRYCAN、CHAMPION LOVE

ELBETHEL、HOLLYBE、NEWCREAT

这些品牌大家可以实锤避雷了。

但除了央视记者调查到的厂家,一定还有更多没有被调查到的厂家和品牌。

五、花爸的建议

并不是说保健品都是智商税,也不是说所有洋品牌保健品都是假货。

上面说的这些保健品品类,很多确实有相应的保健功效,有需要的家人们是可以选择购买的。

只是跨境电商的模式,还存在监管漏洞,被这些「假洋鬼子」利用,才出现了那么多假冒伪劣的产品。

花爸建议家人们:

1、不要盲目迷信洋货

洋货、国货都有可能是好东西,也都有可能是伪劣产品。受到国内、外监管的产品更靠谱。

2、别被「保税仓」晃花眼

跨境电商目前还存在监管空白,主要还得靠消费者自己辨别。「全球购」、「保税仓直发」并不一定靠谱,有可能是「假洋鬼子」。

3、查询原产国销售信息

不要看见洋文商标就认定是国际品牌,没有把握的上国外电商网站看看,或者请国外的朋友喽一眼当地市场有没有上架销售。在注册国都不卖的洋品牌,尽量避雷。

4、看到「月销3万+零差评」要警惕

资本运作的产品,往往会用刷单技术。

记住!真正的进口大牌不会只在中国特供!那些在原产国查无此货的「假洋牌」,分明是把咱们当行走的智商税啊!

来源:小红花测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