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6日,阿拉伯当地电视台播放了一档节目,我国学者高志凯博士,就中美贸易战的问题,和前美国外交官艾布拉姆斯展开了激烈辩论。
“你敢扔核弹,我们就灭了你!”
4月16日,阿拉伯当地电视台播放了一档节目,我国学者高志凯博士,就中美贸易战的问题,和前美国外交官艾布拉姆斯展开了激烈辩论。
高志凯在对线时直接甩出这句王炸,堪称一锤定音。
这话听着很是霸气,从资深专家的嘴里说出来,分量就更是不一样。
那么结合事情的前因后果,到底是句玩笑话,还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性部署呢?
当天会议现场来的人里,有退役将军、外交官和各国记者,很显然,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高志凯是希望某些人“带话回去”,给这个所谓的“核模糊”政策上点眼药。
前阵子美国打着“保护台湾”的口号,跑到日韩部署战略核武器。这番发言就是在警告美国安分点:别以为把核弹放在别人那儿,我们就找不到正主了。
这场中美双方对峙的视频在推特疯传,点击量三小时破亿。有不少网友对这位硬刚的狠人产生了好奇心,下面我们就来扒扒高志凯。
高志凯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北京外国语本科+耶鲁法学博士,要知道,80年代能进耶鲁念书的可是凤毛麟角,90年代亲历过香港回归谈判。
如今,他头上顶着“全球化智库副主任”的头衔,专攻中美关系。
最关键的,还得是他的特殊身份。2018年,他就预言“中美可能爆发新冷战”,现在看简直准得离谱。所以这次放狠话,绝不是拍脑门的热血发言。
高志凯在纽约大学读法学博士时,教授要求他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论题写篇文章。高志凯提交的文章里,有着这样一句话:条约像枚婚戒,主动戴着的人也未必忠诚。
就在高志凯发声前的48小时,五角大楼发布了《中国军力报告》,宣称中国核弹头数量突破500枚。
前几年一直有声音说中国的核弹头太少,作为同样是发展迅速的大国,美俄各占5000多枚,中国却只有350枚,应该加速扩核。
但很多人不知道,中国的核政策秉持着三不原则: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不参与核军备竞赛。
高志凯这次的表态,无疑是给“不首先使用”补充了条解释。
两句话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甭嫌我们350枚核弹太少,毕竟也就是试个水。但不用不代表没有,谁要是敢动核,哪怕只用1枚,我敢保证对方是有来无回。
这样的回答既守住了道德高地,又能形成霸气压制。
这事结束后,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讨论。
五角大楼发言人就此事颇为轻描淡写:中国的核力量与美国不在一个量级。瞧瞧这话说的是信心满满,但转头就加急推进了B-21隐形轰炸机的项目。
这波骚操作属实给人看不会了,有好事者跑到军事论坛,留言中国已经掌握了超音速核弹头技术,引得美方颇为忌惮。
其他国家就此事的回应也非常耐人寻味。
俄媒《消息报》直接引用了高志凯的语录,评论称:“中俄在打破西方核讹诈上立场一致。”瞧瞧,这是亮名牌点赞呢,毕竟俄方如今身陷囹圄, 已被北约东扩逼到了墙角。
接下来再看看日本和韩国的态度。
《朝日新闻》报道时忧心忡忡:"这意味着美国核保护伞可能失效。"引得韩国保守派纷纷破口大骂:"中国在故意破坏半岛平衡。"
实际上,这是典型的谁家门口被塞核弹谁着急。
这事倒也给一些企业带来了福音。
作为全球领先的军工巨头,洛马公司获得470亿美元导弹防御系统订单,该CEO被记者拍到在夏威夷度假,一张冲浪的照片被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友P图,改成了"在核爆波中冲浪"。
另外,文学小说也因此火了一把,末世题材的小说成了热搜话题,在各大阅读网站的点击率飙升。
核战争不只是源于科幻片,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在俄乌冲突期间,普京曾多次暗示核威慑,证明大国之间的博弈真会走到这一步。
大家嘴里喊着要增加国防,落实下来可不仅仅是在军人身上,我们日常购买商品所纳的税,都为反导系统贡献了一份力量。
最后说句大实话: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肯定希望永远用不上核武器,但就好比小区监控不能拆、大门上的锁不能锈的道理一样,核威慑是国家的防盗门。
这门可以永远不开,可必须让人知道,企图撬门的不怀好意者,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让人不禁想起了钱学森,被问到中国搞原子弹有啥用时,他回了一句:"有剑不用和没剑是两回事。"
如此看来,高志凯这话是新时代的一把利剑。
【信源:高志凯反击美国专家:美国拿枪指着人做生意,不会被接受
2025-04-18 21:53·环球网】
来源:心外科医师肖长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