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苹果敲响纳斯达克开市之钟的1980年,地球另一端的折生阳正在西北工业大学学习铸造工程专业;在微软首次夺得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宝座的1998年,刘兴胜第一次走出国门,他或许在前往弗吉尼亚理工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路上已经听到了这个消息。
在苹果敲响纳斯达克开市之钟的1980年,地球另一端的折生阳正在西北工业大学学习铸造工程专业;在微软首次夺得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宝座的1998年,刘兴胜第一次走出国门,他或许在前往弗吉尼亚理工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路上已经听到了这个消息。
颠覆性的创新,注定了“美股七姐妹”成为史诗级的伟大公司。
彼时任谁也想不到的是,上述几位中国人如今已成为陕西“新一代”的上市公司创始人,值2024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收官之际,金融棒棒糖尝试性推出“陕西A股七姐妹”。他们分别是:隆基绿能、蓝晓科技、铂力特、炬光科技、华秦科技、斯瑞新材、诺瓦星云。(排名不分先后)
任何“榜单”的提出都需要以客观标准来作为支撑论据,放在“陕西A股七姐妹”来说,我们一定程度上要参考“美股七姐妹”。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银行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在2023年提出,指包括苹果、微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Meta(原Facebook)在内的美国科技领域市值最高、对全球经济和资本市场影响最显著的七家巨头企业。
时至今日这些公司早已无人不知,一起看的话共同特点更是异常明显。
我们暂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是市值占比巨大。七家公司市值占美股比例超30%,全部位列美股市值前十公司,合计市值甚至超过G20国家,相当于全球第二大股市;二是不同赛道的穿越者。七家公司分处于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零售、软件服务、电动汽车等领域,主业基本不打架,且平均成立时间已近33年(最短的Meta也有20年),均不同程度穿越行业周期;三是全球行业标杆。七家公司无一例外都是所处行业的绝对领先者,龙头地位大家都能感受,在此不过多赘述。
看到这里,大家或许会怀疑:陕西真的有企业可以对标这些巨头吗?
答案是要立足陕西实际,不能采取同样的标尺。例如我们写作小组内部讨论时第一个确定的就是,不能以市值权重为核心,尽管能源产业相对吃重,但很难代表未来。例如不能以全球标杆为诉求,中资企业的发展阶段,需要我们更关注是否国内领先。用一句话来讲,我们采取陕西视角研究陕西问题,从“今日现状”出发,重点关切“明日发展”。
在此基础上,金融棒棒糖剔除了三类企业。
一是资源型企业。例如市值靠前的陕西煤业、陕西能源、金钼股份等,尽管其间个别细节也有科创之意,但行业基本盘更多仍是“靠天吃饭”的采掘业,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很难创造出巨大空间。
二是国家战略性部署的央企级公司。如中航西飞、航发动力等,虽然技术实力绝对是国内顶流,但其基本属于竞争敏感度较低的特殊公司,很难视为普通市场主体。此外,我们也强烈预期日前新晋陕西A股市值榜首的中航成飞大概率会迁址。
三是有待持续深化改革的地方国企。陕西国资孵化的大量上市公司科技成色强烈,例如西部超导,但我们考虑到地方国企在“深化国企改革”的大势之下,未来需要更复杂的多维度观察,故暂时不列入“七姐妹”归类。
经过上述讨论,我们内部明确将研究目标聚焦为——“民营科创制造业”,因为这一目标契合了陕西当前的两大显要特征,一方面民营经济作为陕西“四个经济”之一是长期短板;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又是陕西最突出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采样的核心想法是,进一步营建培育“民营科创制造业”的良好氛围。
当然,“陕西A股七姐妹”总市值也达到了2026亿元,占陕股14699亿元总市值的13.79%,严格意义上说也不算太低。我们此次尝试性推出此一概念,也欢迎大家对“选择标准”提出不同意见。
其实在对比“美股七姐妹”与陕西“民营科创制造”上市公司的过程中,金融棒棒糖和业内人士探讨形成了两点思想与大家分享。
其一是比起“美股七姐妹”,我们相对倚重制造业。
很明显的现象是“美股七姐妹”基本实现了“轻资产运营”,即生产制造环节“外包”,工厂普遍建设在资源成本较低的别国,而陕西“民营科创”企业显然制造成色更重。核心原因是两国之间的“阶段性差距”,包括制造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主体,仍然是立国之本,包括人口大国的就业刚需,我们仍然很需要保障“制造业底色”。
其二是比起“美股七姐妹”,我们暂未打开消费者市场。
“美股七姐妹”能够为公众所熟知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基本面对个人消费者(英伟达例外),而陕西“民营科创制造”企业则普遍面向B端或G端 ,鲜少主攻C端,这是陕西“民营科创制造”最大的现实,即以“隐形冠军”属性在细分赛道争到第一。
我们在选择“陕股七姐妹”的过程中着重考虑了这一点。
如作为“3D打印第一股”的铂力特上市时就拿下国产增材设备市占率第一;诺瓦星云2023年在国内LED显示控制和视频处理系统市场的占有率约为68%,单视频处理系统的国内市占率超过50%,均为全国第一;斯瑞新材2022年中高压电接触材料产品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作为“军工涂料第一股”的华秦科技占据国内超材料市场份额90%等。
守住优势战地的同时,“陕西A股七姐妹”仍在加码技术释放预期。
Wind数据显示,“陕西A股七姐妹”2024年研发支出基本均超亿元,其中铂力特、诺瓦星云与炬光科技研发比达15.92%、16.47%与15.33%,均远超2024年科创板中位数12.6%。除隆基绿能与斯瑞新材外,各公司研发人员占比均超20%,其中诺瓦星云甚至达到惊人的41%。
这种对“最好技术”的“偏执追求”仅通过研发投入其实并不能全面体现。在我们的观察中,铂力特与炬光科技还正在通过股权投资与海外并购等方式加速捕获“尖端科技”。
在“陕西A股七姐妹”之中,已有部分企业显露出“To C”迹象,例如隆基绿能日前发布首个完整的家庭光建绿电解决方案,正式宣布进入“终端能源消费领域”(包括别墅及自建房);铂力特正在探索人形机器人、医疗等下游领域;诺瓦星云产业链直接下游就是LED显示屏生产商,突破只有一步之遥。
值得注意的是,“陕股七姐妹”的这些“To C”探索并非盲目的多元化扩张,从其创新方向能够明显看出都是公司围绕主业进行的外向延伸。
“美股七姐妹”取得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从下图可以看出,“美股七姐妹”自2015年3月以来的总回报率远超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欧洲斯托克600指数这类主要宽基指数。
但如此表现背后的企业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微软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一度在PC互联网时代便登上王座,也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跌落神坛、被苹果取代,在2014年之前被很多人判了“死缓”的微软,如今又能与英伟达一同卡着AI、算力的要道,在AI时代再一次登上王座。
可以确认的是,“活下来”无疑是企业质量的直接表达,而能够穿越周期的赢家,必然是那些真正打通技术创新与商业闭环的践行者。
在我们的观察中,“陕西A股七姐妹”已有部分穿越者基因。
隆基绿能显然是杰出代表,2006年成立的隆基绿能至今已经历光伏行业三轮周期,如今依然是行业领跑者。在此过程中,其以“商业常识性判断”多次完成关键选择,如重仓单晶硅、引入金刚线、押注BC技术等,最终成为行业代表性公司。
与行业周期不同,蓝晓科技的穿越则来源于其自身探索的进化。
以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起家的蓝晓科技,在2015年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中的应用领域广泛分布于环境保护、中草药提取、西药、水处理、食品、化工、祛湿冶金等方面,彼时公司前五大客户与“提锂”业务并不相关。
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爆发,蓝晓科技敏锐地将目光聚焦到了“盐湖提锂”这一潜力赛道,自2018年初实现“盐湖提锂”技术工业化转换,并相继拿下包括藏格锂业、锦泰锂业以及西藏珠峰在内的多个行业大单后,“盐湖提锂”已成为公司成长主线。
与上述企业对比,炬光科技则是刚刚开始面临“周期挑战”。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2亿元,同比增长10.49%,但归母净利润却录得-1.75亿元,成为公司上市以来的首个亏损年度。上市公司在年报中归结的首要原因即工业激光传统领域下游客户激烈竞争形势持续形成的挑战。
为什么这里要着重强调炬光科技呢?
因为我们认为低谷才是企业“打怪升级”的关键期,“美股七姐妹”的历史上并不缺乏亏损案例,例如1996年至1997年,苹果公司曾一次性亏损16亿美元。而炬光科技在首亏的2024年,依然保持研发投入增长21%,投入金额达历史最高。这家光子链主的坚定,已经是最好的商业研究标的之一。
企业能够走多远,很大程度上要归于“机制与人性的竞争”。
从表象上来看,对比“美股七姐妹”创始人大多张扬的性格,陕西“民营科创制造”企业创始人普遍都比较低调。
但这并不是问题,在我们的观察中,“陕股七姐妹”创始人有着一个共同的突出特质:即“科学家”的冷静耐心。纵观七家企业创始人背景,无一例外是来自于顶尖理工高校的“技术派”,而这种“坐得科研冷板凳”所拿出的“硬科技产品”,是帮助这批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石。
但同等重要的是,“陕西A股七姐妹”在机制上展现出的现代企业管理思维,才更是公司长效发展的关键,核心在于以下两点。
其一是无一公司有绝对控股的个人。
“美股七姐妹”股权结构的最大特点是“一股独大”消失了,例如苹果与微软均无实控人,微软当前甚至无任何个人持股比例超5%,贝索斯与黄仁勋亦仅持有亚马逊与英伟达股份的9.6%与15.8%,这种相对的“分散型股权结构”显然利于公司充分行使法人治理。
而“陕西A股七姐妹”当前已经出现该迹象,七家公司中无一实控人绝对控制公司,持股比例超过30%的只有诺瓦星云和斯瑞新材两家。值得一提的是,炬光科技刘兴胜个人仅持13.27%的股份,为“陕西A股七姐妹”中最低。
其二是多数开展股权激励。
刺激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最佳方法无疑是“大胆的利益绑定”。众所周知,股票期权早已成为“美股七姐妹”等科技巨头员工收入结构中的重要部分,“陕西A股七姐妹”的跟进速度也很快,已有5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且全部是在上市两年内完成宣布。
其中最为突出的依然是炬光科技,以《“西安版”华为:炬光科技刘兴胜启动“全员持股”》一文为据,其在上市次年就几乎实现了“全员持股”。
这种股权特征的深刻意义在于“陕西A股七姐妹”创始人对待财富的“新看法”,即放弃了“占山为王的老路子,倡导共同奋斗共同富裕”,同时这种健全的现代企业结构也成为约束企业家欲望的有效工具,为公司稳健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事实上,这种“机制与人性的竞争”,亦映射出陕西民营企业的迭代方向,比起老一辈企业家赢在“短缺经济时代”,目前这批“科创制造企业”则处于“过剩经济时代”,只有“调动每一个年轻理工男的欲望,上下齐心搞技术,才能一直赢”。
显然,我们对于“陕西A股七姐妹”的评选与美国逻辑截然不同,金融棒棒糖想重申推出此一概念的目的:
不是为了二级市场投资,亦不是为了搏一个噱头,真正的写作冲动来源于科技强国下陕西已经找到了比较优势。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我们仅希望推动“民营科创制造业”发挥更多的示范意义,引导更多的“理工男”以技术创造财富,以技术创造就业,让社会变得更好。
面对这批企业家,我们计划以十年为期,持续观察。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西安金融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