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127 中国成功识破了特朗普的虚张声势、美国的“投降日”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7:01 1

摘要:按语:本文载于《纽约时报》,分析了中美关税争端及双方达成的临时协议,指出此次事件凸显了特朗普政府强硬贸易政策的局限性。1)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虽引发全球贸易动荡,但并没有迫使中国作出任何实质性的让步,反而对美国企业造成严重冲击;2在面临国内经济压力后,

The New York Times(2025.5.12)

按语:本文载于《纽约时报》,分析了中美关税争端及双方达成的临时协议,指出此次事件凸显了特朗普政府强硬贸易政策的局限性。1)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虽引发全球贸易动荡,但并没有迫使中国作出任何实质性的让步,反而对美国企业造成严重冲击;2在面临国内经济压力后,美方不得不调整策略,通过日内瓦会谈将关税降至较低水平,但该协议只提供了短期缓冲期,没有解决核心贸易矛盾;3)专家认为,中国采取反制措施有效抵御了美方压力,被证明是个正确决定;4)而美方提出的90天谈判期太过仓促,几乎不可能解决中美两国经济上的结构性矛盾;5)文章认为,尽管双方同意重启对话机制,但过往协议执行不力与结构性分歧仍然未来的谈判充满不确定性。最后,文章的重点在于,此次关税争端充分暴露了特朗普单边施压策略在经济实力相当对手面前的失效与被动。

正文:(2,6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过去一个月里,特朗普总统对中国商品先是征收百分之几百的关税,随后又撤回决定,这一连串举动展现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强大影响力及其全球辐射力。但同时也再次暴露了特朗普强硬路线的局限性。

美国在四月初将中国商品的关税上调至最低145%,导致两国间大量贸易陷入停滞。这一政策迫使企业重新规划全球业务布局,减少从中国进口,转而增加从越南、墨西哥等国的采购。中国许多工厂因此被迫歇业,一些美国进口商也被逼到破产边缘。

事实证明,这些关税对美国企业造成的伤害太大,特朗普政府难以维持。短短几周内,特朗普官员就承认,总统对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加征的关税难以为继,他们正在寻求降低税率……

The American Prospect(2025.5.12)

按语:美国左翼杂志《The American Prospect》的文章,作者为Brandeis大学教授,探讨了特朗普政府处理对华关系的策略模式及其局限性。文章指出,特朗普制造经贸冲突,引发危机,后再采取缓和姿态,但达不到任何目的,无法解决两国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中国在技术自主、产业政策和供应链布局上的持续优势,叠加美国政商界对华依赖的现实困境,使得目前达成的暂时性协议智能缓解短期摩擦,但无法解决两国在制度差异、科技竞争与地缘政治诉求上的根本对立。作者并认为,财政部长贝森特是操纵和影响特朗普的一把好手。

正文:(1,4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特朗普的对华策略沿袭了熟悉的老套路。他先是对中国商品征收高达145%的荒谬关税,实质实施禁运。中国随即反击,对美加征125%关税,并停止出口稀土等美国急需的关键材料。

不出所料,这场交锋本将造成巨大损失。特朗普急需脱身之策。于是其政府再次“暂停”超额关税,将税率降至30%,这与当前中国大部分出口商品25%的关税水平已经相差无几。中方也相应地将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下调至10%。

高关税的“暂停”将实施90天,期间联合工作组将商讨更根本的问题。但这无法解决持续一个多月的中国进口商品短缺危机,即便是30%的关税也依然过高。更重要的是,造成美中分歧的深层问题不可能在90天内解决——甚至永远无法解决,而如今中国占据着优势地位……

The Economist(2025.5.12)

按语:《经济学人》对中美经贸会谈结果的评论,认为美国给了中国一份出人意料的优惠协议,并讽刺了美方,称如果美国经济高官们能更早想到在“解放日”前与中方代表当面会谈这个“高明主意”,全球两大经济体本来可以免于承受如此剧烈的震荡。文章也指出,后谈判推进仍有不确定性。

正文:(1,7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在日内瓦经历了一个忙碌的谈判周末后,一位心急的记者询问结果何时公布。中国贸易代表李成钢微笑着引用了一句老话回应:“好饭不怕晚。”

这道“大餐”终于在5月12日上桌,结果出人意料地令人满意。美国同意将上月对中国加征的"对等"关税从125%降至更易接受的10%,有效期至少90天。中国也同意采取对等措施,并承诺撤销其他报复性举措,比如稀土矿产销售限制。

但双方此前加征的关税仍将维持。这包括美国为惩罚中国制造合成阿片类药物芬太尼原料而征收的20%关税。最终形成的关税组合,虽然远高于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时继承的水平,但相比几周前剑拔弩张的态势已大幅降低——当时特朗普正指责中国“缺乏尊重”,而中国则准备打一场持久贸易战。未来90天内,中国将和其他国家一样面临10%的对等关税,尽管它是唯一敢公开对抗美国的国家……

CNN(2025.5.12)

按语:CNN头条,分析了特朗普政府调整对华关税政策对避免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及其潜在风险。1)中美达成临时协议将部分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暂缓供应链危机并提振市场信心;2)经济学家指出当前关税仍处在美国历史高位,政策不确定性特没有消除,经济衰退风险依然存在;3)要关注行业性关税威胁(如航空、半导体领域),以及贸易协议地执行变数,都可能引发新地动荡。4)要看到,关税仍然是特朗普政府最重要的工具手段。5)政策反复导致企业长期决策困难,经济复苏需较长时间修复信任机制。

正文:(2,4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特朗普总统将美国经济推向了自我造成的衰退边缘,并可能引发供应链崩溃危机。

但在最后关头,特朗普决定收手。

周一公布的中美突破性协议要求,在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几近瘫痪之际,将令人窒息的超高关税水平下调,实现贸易战90天的休战期。

与几天前相比,中美关税的大幅下调无疑是积极进展。这一突破已在华尔街引发狂欢,也让人们燃起希望——由关税引发的经济噩梦或许能够避免……

The Atlantic(2025.5.12)

按语:本文载于左翼杂志《大西洋》.文章指出,特朗普惯用单边威胁制造心理威慑,试图迫使对象屈从以巩固自身强势形象,而且对抗性外交本质上只是通过制造冲突场景,强化权力象征,而不是追求实质利益。但中国没有对特朗普屈服,反而通过强有力的反制关税,最终逼迫特朗普做出让步,并向全世界展示了特朗普欺软怕硬的本性以及对抗策略的有效性:“反抗特朗普未必意味着你能赢,但屈服注定会让你输”。

点评:中国在贸易战上对特朗普的硬气,最终换回这一回合交手的成功,让美国国内受特朗普打压的反对派非常提气,他们恨不得奔走相告,宣布中国向全世界揭示了对付特朗普的正确方法。

正文:(2,1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当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对世界发动贸易战时,他曾发出严厉警告:“不要报复,那样你们就能得到回报。”中国没有理会这个警告。但最终仍然获得了回报。今天上午,特朗普基本暂停了他的贸易战,而换来的只是继续谈判的承诺。这对所有被特朗普威胁的对象——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大学——都提供了一个教训。

特朗普全球关税制度的推出,伴随着一种独特的“强权表演”。总统和他的团队向目标对象保证,如果他们屈服于他的关税政策,就会得到回报。任何敢于反抗的国家都将遭受严重后果。

埃里克·特朗普(Eric Trump)曾发文称:“我不想成为最后一个试图和特朗普谈判贸易协议的国家。最先谈判的会赢——最后谈判的绝对会输。我这一辈子都在看同样的剧情……

Asia Times(2025.5.12)

按语:中美贸易战暂时休战,达成为期90天的关税削减协议,缓解了市场紧张情绪,推动亚洲股市反弹和货币走强,并为区域内企业调整供应链、重启投资计划提供了缓冲期。但要看到,协议是临时的,基础脆弱,后续风险仍存,但存在一个缓冲期,短期市场信心回升,使得亚洲各经济体获得了调整政策、优化产业布局的机会。

正文:(1,8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美国和中国已经达成协议,将在未来90天内大幅降低关税,为这场考验全球供应链和资本市场耐心的贸易战按下暂停键。

这项在瑞士日内瓦敲定并于5月12日周一公布的协议,将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同时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也从125%下调至10%。

尽管协议期限有限且结果尚不确定,但已经对亚洲市场、货币和投资者情绪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

7.[750]特朗普或宣称对华关税的胜利——但其实这是美国的“投降日”The Guardian(2025.5.12)

按语:英国《卫报》对中美贸易战停战的评论,指出特朗普实际上是投降认输,全球经济仍有巨大的不确定性,另外中美经济渐行渐远的趋势未变。

正文:(1,1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唐纳德·特朗普必将把本次中美贸易战暂时停火宣扬为自己的胜利,但金融市场显然看透了本质——这是美国的投降认输(capitulation)。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日内瓦召开清晨记者会后,股市应声上涨,债券收益率同步攀升。贝森特近日一直在日内瓦与中方举行会谈。

与上周和英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如出一辙,美国并未恢复特朗普入主白宫前的贸易政策。此次美国只是将中国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初步设定90天期限。作为交换,中国也把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从125%下调至10%……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5.12)

按语:《华尔街时报》就中美达成贸易战停战协议的报道。

正文:(2,0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就在几天前,这几乎还是不可想象的事。但本周一,令担忧贸易战的全球投资者和普通企业感到意外的是,中美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

全球两大经济体暂时解除了自4月以来在针锋相对的较量中对彼此加征的大部分关税。这场关税战曾可能加剧美国通胀、重创中国出口引擎并扰乱全球经济。

消息传出后,美国及其他地区股市大涨。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缓解,美元汇率和债券收益率双双上涨,反映出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加速的预期……

Barron's(2025.5.9)

按语:本文剖析了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逻辑漏洞与现实矛盾,指出其多重目标间的不可调和性,以及整个政策的荒诞。1)关税实际由美国进口商支付,所谓”外国承担”违背关税的基本逻辑;2)以关税替代所得税的设想存在根本内在矛盾,且将加重低收入群体税负;3)关税带来的所谓“出口机遇”纯为虚假承诺,各国的贸易反制只会导致市场收缩;4)制造业复兴与关税收入目标相互排斥,两者无法兼得;5)特朗普政府宣称达成的贸易协议缺乏实质性内容,无法支撑政策目标。作者指出,特朗普政府这种试图通过单一政策工具同时实现巨额税收、全民减税、产业振兴等多重承诺的做法,本质上是一种以政治叙事替代经济规律的空想。

(作者简介:本·斯泰尔(Benn Steil)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国际经济学主任)

无论你如何看待特朗普总统的关税政策,可以说它方向错误、适得其反,可以说它将冲击美国和全球经济,也可以说它的制定和执行混乱不堪。但这些都不重要。对特朗普而言,关税政策就是他精心打造的“丘吉尔时刻”,也就是在那个虚张声势压倒一切现实的“高光时刻”。

在关税政策下,一切皆有可能,无所不能。数字与逻辑都变得无关紧要。在人类商业史上,还从没有过如此微小的举措,却向众多的人许下如此宏大的承诺。

让我们把事实梳理清楚……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5.11)

按语:美国被迫在对华关税上退让的前夜,《华尔街时报》的报道,可以看出美国本土小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由于缺乏资源转移供应链、利润空间被关税挤压,许多企业被迫裁员、消耗积蓄甚至濒临倒闭。特朗普政府只是口头倡导本土制造,但给不出任何具体的政策支持,企业陷入维持经营与承担债务的两难境地,对前景感到焦虑与无力。在这样的环境下,特朗普政府当然无法维持对华高额关税,只能被动撤回。

旧金山一家桌游公司的老板卖掉了自己的货币基金。一家帐篷制造商的创始人正在四处寻找投资人。科罗拉多州的手表珠宝公司迟迟不敢签新办公室的租约。新罕布什尔州的消费品公司已经裁掉了一半以上的员工。

全美各地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小企业都在采取行动,无论是大动作还是小调整,都在试图熬过当前对中国商品征收145%关税的艰难时期。但许多企业主担心,自己的公司可能撑不下去了。

“当权者似乎根本不在乎小企业的死活,” 5 Star North公司地老板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说。这家公司与中国的制造商合作,生产从亚克力记号笔到提基火炬等各种产品。“眼下我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把库存清完关门大吉“……

11.[759]“我们不需要协议”: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对华强硬立场毫无保留The New York Times(2025.5.10)

按语:前两天《纽约时报》刊发对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斯蒂芬·米兰的专访,聚焦美国政府第二任期对华强硬经贸政策及其经济逻辑。米兰是“海湖庄园协议”的始作俑者。他主要负责对外解释特朗普经济政策,在访谈中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1)短期市场波动不会动摇长期政策方向,强调重构全球贸易体系是美国的长期目标;2)对华口径上仍然强硬(这是在中美经贸会谈之前),提出了“无需协议”的强硬对华立场,认为通过关税、谈判和产业链转移即可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4)声称以“对外关税+对内减税+放松监管”的组合拳,就能吸引制造业回流,称美国经济弹性足以应对供应链调整;5)淡化关税对美国经济的短中期影响;6)淡化财政赤字矛盾,声称只要经济增长就能自然增加税收收入(实际上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最后,《纽约时报》还直言不讳地称学术同行批评米兰放弃了学术操守,完全服务于特朗普政治。

正文:(3,2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特朗普第二任期头100天可谓是风云变幻。作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始终身处他所说的“动荡漩涡”中心。特朗普将进口关税提高到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而关于是否回调关税的贸易谈判仍然在反复拉锯,导致美国经济走向、消费者价格和全球贸易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位哈佛培养的经济学博士,曾因提出旨在“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的“海湖庄园协议”(Mar-a-Lago Accor)构想而闻名。如今他肩负着向外界阐释总统思路和最终目标的重任。

周三,就在美英宣布贸易协议框架前夕,以及美国政府与中国官员本周末举行贸易谈判之前,米兰在白宫旁的办公室接受了本报记者塔尔蒙·约瑟夫·史密斯(Talmon Joseph Smith)的专访。他坚定地为总统的非传统举措进行辩护……

12.[755]中国为何能在军备竞赛中胜出——中国在AI领域遥遥领先UnHerd(2025.5.10)

按语:本文载于英国刊物《UnHerd》,指出中国在AI竞赛中占据优势的核心原因及其对全球格局的影响。1)中国在能源供给领域已经形成压倒性优势,通过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AI数据中心运转需求,而西方的能源转型严重滞后;2)中国依托完整制造业体系实现技术快速迭代,将开源创新与规模生产结合形成产业化优势,而欧美过度依赖服务业(一种经济学上的“信仰”)导致制造能力空心化;3)西方在AI军事化应用领域也存在战略短视,欧洲过度强调数据监管,制约了技术突破,美国虽然保持科研优势,但缺乏产业转化能力;4)中国通过政企协同,将AI技术深度融入国防体系,如今正在重塑未来战争规则。作者认为,新时期以AI为特征的军备竞赛本质是能源能力与工业能力的较量,而中国在这两个战略里已经建立结构性优势,遥遥领先于西方。

唐纳德·特朗普本周访问中东时,将会遇到几位老熟人。埃隆·马斯克、马克·扎克伯格、拉里·芬克(Larry Fink)和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都将齐聚利雅得。我猜他们不会花太多时间讨论加沙或伊朗问题。因为这些人齐聚沙特只有一个共同目的:商讨AI发展。

当前股市给这些科技公司的估值居高不下。但AI在美国外交与安全政策界引发的关注度同样极高:这项技术对战争形态的颠覆性影响,将远超我们这代人见证过的任何科技创新。当年罗纳德·里根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俗称“星球大战”)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当时技术无法满足精度要求。而AI可能让这个设想成为现实,而美国真正担心的是中国可能抢先突破这项技术……

Financial Times(2025.5.11)

按语:随着美国加征关税与中国反制措施形成双向压力,中国企业正通过替换供应链中的外国零部件、优先选择本土供应商来应对贸易风险。这一进程既受到政府“中国制造2025”和“双循环”战略的长期推动,也被企业视为长期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必要举措。点评:尽管当前中美贸易战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缓冲期,但地缘政治信号已经十分充分,企业可以清楚看到中长期的趋势和风险。供应链进一步的本土替代恐怕势在必行,也志在必得。

正文:(1,5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加速全球两大经济体的脱钩进程,中国企业正在加快清除供应链中的外国零部件。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以来,上海和深圳两地已经有超过二十家上市公司向投资者表示,它们正在加大力度采购国产零部件以替代外国产品,或者预计将因同行转向本土采购而受益。

据本报查阅的财务文件显示,这些公告来自半导体、化工和医疗器械等行业的企业。相关情况表明,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可能通过永久性重构供应链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The Free Press(2025.5.12)

按语:这是载于保守派杂志《The Free Press》上一篇关于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长期冲突的谈话文章,聚焦近期因伊斯兰武装分子袭击引发的军事对抗及潜在战争风险。访谈通过两位专家视角回溯了印巴分治历史、克什米尔主权争议以及多次危机事件,分析了双方核威慑背景下军事升级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巴基斯坦与极端组织的历史关联对局势的影响。(其中一位嘉宾来自印度,使得内容再政治上相对偏向印度。)

正文:(4,4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发生伊斯兰武装分子屠杀印度游客事件后,印巴两国近期爆发交火,引发全球高度关注。这绝非小题大做,自1947年独立以来,这两个宿敌就摩擦不断,且都拥有核武器。

上周六,特朗普总统宣布其政府已经促成“全面即时停火协议”。但停战状态依然脆弱,印巴双方均指控对方在克什米尔发动无人机袭击。虽然目前两国已经从全面战争边缘后撤,但无人能预判冲突何时会再度爆发——甚至是否会再度爆发。

这个话题看似遥远,却至关重要,因为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拥有核武器,而且两国长期存在冲突。为此,我们邀请了两位非常了解该地区及其潜在危险的专家。马修·罗森伯格(Matthew Rosenberg)是普利策奖得主,曾经在南亚担任驻外记者近十年。鲁帕·苏布拉马尼亚(Rupa Subramanya)来自印度,曾经用十年时间为《华尔街日报》和《外交政策》等国际媒体撰写关于印度的报道,目前是驻渥太华的《自由新闻》撰稿人。他们将共同分析当前局势的来龙去脉,并预测事态可能的发展方向……

AeroTime(2025.5.12)

按语:卡塔尔准备向美国国防部捐赠一架价值约4亿美元的波音747-8飞机,供特朗普临时用作“空军一号”。此事引起巨大引发争议,因其可能违反美国宪法的“外国酬金条款”,引发利益冲突和安全担忧。美国舆论反应非常负面,不仅民主党人批评其为“贿赂”,部分共和党人和MAGA支持者也表达了批评,称接受这家飞机将是特朗普政府的污点。现在,让我们看看这架奢华飞机的内饰。

由于两架新型"空军一号"747-8飞机的建造工程出现严重延误和预算超支,美国国防部正准备接收一架豪华配置的波音747-8私人飞机作为临时替代方案。

这架波音747-8KB飞机于2012年4月交付给卡塔尔航空,注册号为A7-HJA。随后它被卡塔尔王室使用,注册号变更为A7-HBJ,这个编号暗含了飞机主要使用者——卡塔尔前首相哈马德·本·贾西姆·本·贾比尔·阿勒萨尼(Hamad bin Jassim bin Jaber Al Thani)姓名的首字母。十多年后的2023年6月,这架飞机又被交付给马恩岛的环球喷气公司,再次获得新注册号P4-HBJ,其中P4表示飞机在阿鲁巴注册,这是私人飞机常用的方便旗注册地……

按语:本文探讨了马斯克支持的“政府效率部”(DOGE)对美国联邦政府发起的激进改革及其连锁反应。1)DOGE以“提升效率”大规模裁员,采取无差别裁撤试用期员工和定点清除特定部门两种方式,导致联邦机构运作混乱与核心人才流失;2)其重点打击目标并非所谓左翼的“觉醒”部门,而是总务管理局等掌管资产与合同审批的行政机构——DOGE试图通过变卖政府资产和干预采购,为马斯克旗下企业谋利,但多数计划因舆论压力失败;3)改革引发联邦雇员群体强烈反弹,裁员规则朝令夕改,很快失控,让传统官僚体系陷入瘫痪;4)马斯克自身商业帝国因市场竞争、地缘政治和改革反噬陷入危机,特朗普推动的贸易战与政府内部权力斗争更加速了其个人影响力衰退。“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场以精简政府为名的运动最终吞噬了改革发起者——马斯克本人——并对其旗下的商业帝国伤筋动骨。

正文:(5,1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三月初飞抵华盛顿时,我原本没指望会遇到什么激动人心的事。但巧合的是,我来乔治华盛顿大学为埃利奥特国际事务学院做讲座的日子,正赶上政府机构总务管理局(GSA)开始进行“政府效率部”(DOGE)清洗行动。当我在商业区附近的酒店入睡时,“DOGE男孩们”正在街对面集结。

美国的联邦雇员群体几乎自成一个独立世界。他们有着独特的文化、专用术语、规章制度,对外界人士来说既陌生又难以理解。在这个非法移民和外籍劳工大量涌入、彻底改变美国蓝领和白领工作环境的时代,联邦雇员群体却仿佛成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存在。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围墙花园”之外,2025年的普通打工者不过是经济机器中的一个齿轮,随时可能被随意替换或解雇。私营企业裁员并用外籍员工替代本国劳动力,这被视作精明的商业决策,只不过是用班加罗尔更便宜的“人力零件”替换现有部件罢了。然而,就在这些赤裸裸的经济力量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时,联邦雇员群体却(大体上)始终置身事外……

The Wall Street Journal(2025.5.10)

按语:“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本文指出,曾经作为行业颠覆者的苹果、谷歌等企业,如今面临自身商业模式可能被AI技术颠覆的风险,陷入“创新者窘境”——既要维持现有核心业务优势,又需突破传统路径探索新兴领域。尽管这些企业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但AI技术的不确定性、应用场景的未知性以及初创公司的挑战,使得传统巨头在技术迭代中暴露出反应滞后、创新乏力等问题。

正文:(2,1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即便是硅谷的科技巨头们,也难逃“中年危机”的困扰。

昨天还是颠覆传统行业的年轻挑战者,转眼间就要面对自己可能被颠覆的危机,就像埃隆·马斯克常说的那样“啃着玻璃,凝视深渊”(watching the disruption at your door)。

目前,“七大科技巨头”中的大多数,即便不是全部,如今也都陷入了这种困境。令人费解的是,它们正在同时面临AI对其商业帝国带来的威胁.

过去几周,这种态势已经显露无遗:苹果公司一位高管透露,使用Safari浏览器的苹果设备上谷歌搜索流量出现了20年来首次下滑,导致Alphabet公司的股价应声下跌超7%。(谷歌随后澄清说,包括苹果设备在内的整体搜索量仍然在增长)……

Reuters(2025.5.12)

按语:路透社报道了民主国家联盟基金会最新出炉的全球调查,指出全球对美国的好感度自特朗普第二任政府以来急剧下降。人们对中国的好感度已经高于美国。

正文:(700字,阅读全文请加入星球)

周一发布的一项关于民主认知的年度研究显示,过去一年全球对美国的好感度普遍下降,如今已经低于对中国的评价。

该调查未详细说明评估标准,但委托开展此项研究的民主国家联盟基金会(Alliance of Democracies Foundation)表示,其宗旨是捍卫和推进民主价值观。

当被问及美国形象下滑原因时,基金会创始人、北约前秘书长安诺斯·福格·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表示:“特朗普总统发动贸易战,在总统办公室训斥乌克兰总统,让盟友感到不安,让敌人更加肆无忌惮。”

他补充道:“就连我们这些一生推崇美国及其价值观的人,如今对美国的评价也有所下降,这并不令人意外。”……

欢迎加入「兔主席的宝藏」,兔主席/tuzhuxi的精华内容分享圈。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数量2024年11月上线至今,600篇文章、200万字

定位:有国际视野、理性思考的爱国主义者

领域:热点、国际、历史、人文

内容:国际臻选、快评

标签:美国政治与社会、中美关系、特朗普、马斯克、俄乌战争、AI、电动车、商业财经……

持续:坚持20年创作(持续更新有保障)

来源:兔主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