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作家」喻德蓉 ‖ 小镇 (散文)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7:21 1

摘要:退休之后,我越来越想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晚年生活,毫不犹豫地廉价卖掉了在城里居住了20余年三室两厅的小洋房,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在小镇上买了一套仅只50平方米的房屋安度余生。

小镇

文/喻德蓉

退休之后,我越来越想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晚年生活,毫不犹豫地廉价卖掉了在城里居住了20余年三室两厅的小洋房,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在小镇上买了一套仅只50平方米的房屋安度余生。

小洋楼曾有过辉煌的青春时光,是整个县城首家设施配套、绿化一流的高档小区。一条在建的国家级幸福河流——桃花溪,从小区身后穿流而过,滨河公园被誉为城市的后花园,是市民们早晚散步健身的好地方。

刚建成的三洞沟瀑布景区就在小区门前,其独具长寿文化特色的景观造型,引来不少外地游客打卡。坐在小洋楼凉台上喝茶,“哗,哗,哗”的瀑布声,声声入耳。

小洋楼,陪伴我走过了人生最精华的岁月,给我和家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记忆……

为了余生梦想,我毅然弃它而去。

小镇附近,有一条龙溪河,河水清澈透亮,河床多滩涂,河水落差很大,有个滩口立有一块硕大的石头,水流冲刷石头的响声如狮吼般洪亮,也因此被定名为狮子滩。

20世纪50年代,为了充分利用龙溪河水利资源,国家在龙溪河上修建了我国第一座梯级发电站——狮子滩水力发电站。

狮子滩水力发电站,是我国“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狮子滩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龙溪河上筑坝成湖,仅用了四年时间,电站就建成发电。

在丰水期,龙溪河这匹脱缰的野马,被建设者们驯服成了一匹千里马。湖水不仅用于发电,还用来养殖水产。在狮子滩这个小小的地方,就有渔场、水务所、发电厂等三个大型国有企业。

童年时代,小镇还没有建制,狮子滩只是一个每天必赶集的白日场。集市解决了当地企业职工的生活补给,也让附近村民多了一条生财之道。

这个白日场,呈T字形排列。场上有医院、供销社、食店、旅社、缝纫社,还有一个铁匠铺。

街道的道路并不宽阔,小商贩们沿街设市,既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买家。当时的买家大部分都不是附近的农民,而是吃商品粮的城里人。

他们之中不乏喝足了墨水的高级知识分子,著名长篇小说《红岩》的作者罗广斌、杨益言,就是他们当中的代表。

小镇上既没有KTV,也没有游戏厅,人们能够欣赏到的音乐,就是渔场广播站播放的《东方红》和《大海航行靠舵手》……

当年的长寿湖渔场,还建有一个灯光球场,企业职工和当地农民,还可以免费看球赛。

每到周末,灯光球场上还有露天电影,我们虽不是企业职工,也可以到场免费观看。那时的电影《闪闪的红星》《沙家浜》《红灯记》等,就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我们没有电影票,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座位,个头矮小的我和同龄伙伴们,只能在屏幕前席地而坐,仰着头看大屏幕。一场电影看完,臀部脏了,脖子疼了,腰也酸了,可我们总是乐此不疲,绝不落下每一场电影,而主动放弃为自己精神充饥的良机。

小镇在明洪武时期,隶属长寿县龙市里,最早有建制是1985年,由云集乡和邻封乡部分村组合并而成,得名长寿县狮子滩镇。

2003年9月,双龙镇又划了几个村归该镇管辖,设一个社区和十三个行政村。为充分开发狮子滩镇的文旅资源,此时更名为长寿湖镇。

长寿湖镇东与云集镇接壤,南与涪陵李渡社区相连,西与邻封镇比邻,北接双龙镇。随着长寿县撤县设区,重庆市农垦局也将原管辖的国有企业长寿湖渔场和水务所下放给长寿区管辖。长寿区政府在此设立了长寿湖管理委员会,确保了该地区海、陆、空旅游开发并驾齐驱。

与此同时,长寿湖管理委员会还以寿文化和爱情主题,打造了长寿湖西岸公园,建成了乐温院子、乐温泉、长寿湖希尔顿酒店等,开辟了长线和短线两条游船线路,游人不但可以乘船欣赏沿湖风光,还可乘氦气球升空观赏星落棋布的岛屿以及部分岛屿组成的魏碑体“寿”字奇观。

在美丽的长寿湖,游客们可在西岸观日出,东岸看日落,还可品鉴长寿湖的全鱼宴,购买驰名中外的时令水果一一长寿沙田柚和血脐。

长寿湖镇统一规划,建了不少高楼大厦,街面已扩大了好几倍,清爽整洁。部分楼房外墙和道路,还涂上了五颜六色的各式图案,与四季盛开的鲜花争奇斗艳,花香四溢。

小镇除了花多,就是鸟多。我特别喜欢长寿湖的鸟。湖面上的鸬鹚在水里游弋,一点也不怕人。随着“突……突突……”的水上快艇开来,它们就一头钻了下去,待它们再次露出头来,已经离你十来米远了;在视野宽阔的长寿湖,最多的鸟应数白鹤。在离岸边渔村不远的一个小山头上,时常能见到成百上千只白鹤在那里嬉戏,一会儿静静地站在树枝上,像极了戏院里的观众,欣赏着别人的舞姿,聆听着同类的歌唱;一会儿又群体起舞,展翅飞向蔚蓝的天空。由于白鹤数量众多,在山头上停留时间较长,拉出的粪便把整个山头都染白了,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恰似刚下过一场大雪,漂亮极了!

每天清晨,我总会被叽叽喳喳鸟儿的歌唱声吵醒,它们有的声音高亢,有的声音低沉,但又那么和谐而自然,仿佛是特意为我奏响一曲动听的交响乐。

先前的小镇名不见经传,而今已是驰名中外的鲜花特色小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小镇每年都要举行两次马拉松半程赛、铁人三项赛,端午节还有传统的龙舟赛。各种比赛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选手前来参赛,选手们一边竞技,一边还能欣赏到景区的美丽风光。

为进一步提高长寿湖景区知名度,管委会还适时举办各类会展,今年就举办了一次世界新材料人才交流大会。前不久,中央四台《远方的家》栏目,还向中外友人播放了长寿湖风景区的纪录片。

小镇不仅自然风光绮丽,文化底蕴也十分丰厚。狮子滩社区,为了丰富居民文化娱乐生活,还办起了太极、唱歌、舞蹈等文化艺术类培训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川江号子代表性传承人曹光裕,还组建起老船工艺术团,将《大江船歌》从长江唱到了北京,并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

龙溪河这条长江北岸的支流,旧时也有川江号子在河岸响起。曹光裕在小镇的蓝湖熙岸小区安营扎寨,办起了研学馆。馆内以川江号子环境创设系统、川江号子多媒体查询系统、川江号子电竞体验系统等为内核的研学课程,已于2025年1月正式运行。该研学馆还被四川音乐学院选定为教学实践基地。

曹光裕老师为传承川江号子广招学徒,可以说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社区居民纷纷前来求学,我也在曹老师的号子声感召下,拜师学艺。学馆里还有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耐住寂寞在这里研习,并当起了我们培训班的老师,还要参加船工艺术团的演出。两位研学的年轻人,既深深地爱上了川江号子,也爱上了风景如画的长寿湖镇。

我欣喜在长寿湖这个小镇,又有了自己的家。我的家朴素而温馨,屋子虽小,却能使我梦想成真。

每天清晨,我在露台上读书、弹琴、健身,侍弄花草和蔬菜,朝观日出、夜伴星辰,还能和儿时的玩伴们,想见就见,舒心畅聊,情真意切,真可叫余生无憾……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作者简介:

喻德蓉,笔名常乐,重庆散文学会会员,重庆杂文学会会员。作品曾发表在重庆日报,重庆杂文报,上游新闻,重庆散文,中华作家网,巴渝文化网,世界笔会等纸质和网媒平台。

来源:作家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