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力:25 岁成央视第一人,87 岁病逝时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7:29 1

摘要:1958 年 9 月 2 日,北京电视台的镜头前,一位身着素色旗袍的年轻女子轻轻开口:「观众朋友,您好。」这句简单的问候,如同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晨光,照亮了中国电视荧屏的新纪元。她就是沈力,被誉为「中国荧幕第一人」的传奇播音员与主持人,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在时代的

1958 年 9 月 2 日,北京电视台的镜头前,一位身着素色旗袍的年轻女子轻轻开口:「观众朋友,您好。」这句简单的问候,如同破晓时分的第一缕晨光,照亮了中国电视荧屏的新纪元。她就是沈力,被誉为「中国荧幕第一人」的传奇播音员与主持人,用半个世纪的坚守,在时代的长河中刻下了属于她的独特印记。

沈力原名沈立环,出身济南名门,祖上是清代军机大臣沈桂芬。1949 年,年仅 16 岁的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投身军旅,成为 24 军步兵学校文工团的一员。

在西南剿匪的行军路上,她背着行囊翻山越岭,在篝火旁为战士们表演歌舞,从柔弱的大家闺秀蜕变为坚毅的文艺女兵。1954 年,随总政歌舞团出访东欧时,她临时担任列车播音员,七天七夜的播报任务,让她第一次触摸到声音与观众之间的奇妙联结。

转业后,沈力考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师从开国大典播音员齐越。齐越先生为她改名「沈力」,期许她以声音传递力量。1958 年,北京电视台初创,25 岁的她从全国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在仅有 60 平方米的演播室里,她一人承担新闻、社教、文艺等所有节目的直播任务,没有提词器,全靠死记硬背。某次直播中,飞虫误入口中,她强忍不适完成播报,这份专业精神成为行业佳话。

1983 年,50 岁的沈力迎来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 —— 担任《为您服务》栏目主持人。在那个「主持人」概念尚属空白的年代,她创造性地提出「视像意识」,强调主持人要在镜头前想象观众的存在,用真诚的交流取代机械的念稿。节目中,她化身生活顾问,解答观众的柴米油盐之惑,甚至公开曝光劣质商品,被誉为「改革开放初期的舆论监督先锋」。1983 年上半年,栏目收到 1.3 万封观众来信,仅 6 月单月,寄给沈力的信件就达 3300 封,创下中国电视史上的互动纪录。

退休后,沈力被返聘主持《夕阳红》。她以「知心大姐」的形象,为老年观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

节目开播半年即成为央视白天收视率冠军,更开创了中国老年电视节目的先河。她曾带病录制节目,在镜头前微笑着说:「能为老年朋友服务,是我最大的荣幸。」这份对观众的赤诚,让《夕阳红》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沈力的情感历程充满戏剧性。在文工团时,她与演员张锐林互生情愫,却因部队纪律被迫分离。多年后两人重逢,虽已各自组建家庭,仍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转业后,她与总政歌舞团的吴殿勋结为伴侣。吴殿勋为支持她的事业,甘愿退居幕后,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1994 年,吴殿勋病逝,沈力悲痛万分,却在丈夫的遗愿下重返荧屏,完成了《夕阳红》的录制。

1997 年,沈力与离异的张锐林再度相遇,命运的红线终于将两人牵在一起。孩子们亲切地称呼张锐林为「张叔叔」,两家合为一家,共享天伦之乐。这段跨越半个世纪的重逢,被网友称为「现实版《暗恋桃花源》」。

尽管事业辉煌,沈力心中始终有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大儿子吴林自幼热爱播音,却因母亲忙于工作,未能得到专业指导。高考时,吴林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失利,沈力将其归咎于自己的疏忽。临终前,她含泪坦言:「我亏欠孩子太多。」而孩子们却始终理解母亲:「您给了我们一个伟大的榜样,这比任何辅导都珍贵。」

2020 年 7 月 28 日,沈力走完了 87 年的人生旅程。她的追悼会上,赵忠祥、敬一丹等后辈含泪送别。正如她生前所朗诵的《无怨的青春》:「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一声再见。」这位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滴水」,用她的声音和真诚,在亿万观众心中激起了永不消逝的涟漪。

来源:毒舌八卦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