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世纪90年代上映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是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其“名场面”常被截取制作成GIF动图在社交平台传播。近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相关案件:某网络公司运营的动图分享网站上,存在39张带有该片关键词的动图供公众浏览下载,原告短视频公司因拥有该片
一、《大话西游》表情包侵权案尘埃落定:未经授权传播动图构成侵权
(一)案情回顾:经典电影片段被制成动图广泛传播
上世纪90年代上映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是一代人的经典记忆,其“名场面”常被截取制作成GIF动图在社交平台传播。近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相关案件:某网络公司运营的动图分享网站上,存在39张带有该片关键词的动图供公众浏览下载,原告短视频公司因拥有该片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提起诉讼。
(二)法院判决:平台放任侵权构成 “帮助侵权”
法院认定,涉案动图完整截取自电影,用户未进行独创性处理,且对电影片段构成实质性替代,影响了原告授权业务开展,不构成合理使用。被告作为专业动图平台,在审核时添加电影相关标签却未尽管理义务,主观上存在过错,构成帮助侵权,判决赔偿5500元,该判决已生效。
二、法律解析:哪些表情包使用行为可能踩中侵权红线?
(一)合理使用≠随意截取:法院明确 “三要素” 判定标准
根据《著作权法》,判定动图是否侵权关键看是否构成合理使用:
独创性要件:如本案中动图直接截取原片,未添加新表达,不形成新作品;
替代效应:动图若能让公众获取电影核心画面,替代原片传播即侵权;
市场影响:未经授权传播可能损害权利人表情包授权业务,构成实质损害。
(二)不同场景下的侵权风险差异
使用主体:商事主体用于营销推广,即使非盈利性使用,侵权风险高于个人日常交流;
传播范围:在微博、公众号等公开平台传播,比亲友间点对点聊天的侵权风险高;
创作程度:二次创作(如添加文字、改编画面)形成新表达的动图,侵权风险低于原片直接截取。
三、给网友和平台的双重提醒:规避侵权需把握 “合理边界”
(一)普通用户:娱乐使用也要守住版权底线
避免商业用途:在朋友圈、工作群等非公开场景使用非盈利目的动图风险较低,但用于店铺宣传、广告配图等商业行为需获得授权;
支持二次创作:选择经过改编、具有新创意的表情包,减少对原片画面的直接依赖;
谨慎转发传播:在公开平台发布动图时,确认来源是否正规,避免成为侵权传播链条中的一环。
(二)平台运营者:主动审核是规避责任的 “必修课”
建立过滤机制:对用户上传的影视相关动图,通过关键词筛查、版权数据库比对等技术手段提前拦截;
强化内容审核:针对《大话西游》等知名作品的高频侵权素材,人工审核时重点关注标签、分类中的版权风险;
完善投诉处理:接到版权方通知后,及时下架侵权内容并留存记录,避免因 “应知应会” 却不作为承担连带责任。
四、从个案看趋势:表情包版权保护进入 “精准治理” 时代
此次判决并非针对个人用户的“严苛执法”,而是对平台规模化传播侵权的规范。随着短视频、社交平台的普及,影视片段截取类表情包的版权争议将持续增加。权利人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维护,本质上是对原创内容的保护——无论是经典电影还是新兴的表情包文化,只有在尊重版权的土壤上,创意产业才能持续繁荣。
对于普通网友而言,不必因噎废食,但需明确:“玩梗”有乐趣,侵权无小事。合理使用的核心,始终是在满足表达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创作者的合法权益。这起案件敲响的,正是网络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警钟”!每一次点击传播的背后,都可能暗藏法律风险,唯有增强版权意识,才能让表情包真正成为轻松交流的“润滑剂”,而非侵权纠纷的“导火索”。#热点观察家#
来源:铜陵黑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