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曼昱 为自己快乐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7:16 1

摘要:迷茫与怀疑、挫折与失败——当这些痛苦在生命中不由分说地降临时,常人也许可以选择回避或者逃离、无视或者放弃,但总有人不甘沉沦,不肯认输。这便是长久以来乒乓球国手王曼昱于残酷的竞技体育场上一次又一次面临的现实与选择:即使失败,也不停步,也要“坚持训练,继续参加比赛

迷茫与怀疑、挫折与失败——当这些痛苦在生命中不由分说地降临时,常人也许可以选择回避或者逃离、无视或者放弃,但总有人不甘沉沦,不肯认输。
这便是长久以来乒乓球国手王曼昱于残酷的竞技体育场上一次又一次面临的现实与选择:即使失败,也不停步,也要“坚持训练,继续参加比赛”。不仅如此,她“还要去赢,还要拿到冠军”。
因为信奉“只要还在场上就有希望”,在将自己的命运与乒乓球紧紧咬合的20余年来,王曼昱渐渐让无尽的周旋,从与对手对抗转化升级为与自己战斗。
好在,遍布着荣光与苦痛的生命版图,终于在她26岁这一年有了参差多态的可能。赢还是要赢的,但还有许多与“赢”同样重要的事情等着她去追寻,比如自我,比如快乐。
是的,王曼昱决定继续勇敢——勇敢去追寻快乐。这个“快乐”的定义,她自己说了算。

2025年4月17日傍晚,中国澳门,国际乒联女子单打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激战正酣。

双方选手已经苦战到了第七局——决胜局,两位运动员的比分死死咬在10比10。在11分制的比赛中,按照规则,必须取得两分的领先才算获胜。全场观众包括全世界难以计数的、透过电子设备观看比赛的人们的心,想必都被接下来的一个球紧系着,比赛打到这个阶段,双方任何一个失误,都将对比赛的结果产生近乎决定性的影响。

轮到身着紫粉色运动服的日本选手张本美和发球了,站在球台另一端的便是一身蓝色战服的中国乒乓球国手王曼昱。球没能上台,王曼昱11比10领先。赛点出现。

轮到王曼昱发球了——这样的时刻很难不让人感到“窒息”。

此时,比赛已经进行了80分钟。其中一半的时间里,王曼昱都处于“下风”。七局四胜的比赛,前半程她一度大比分1比3落后。

2025澳门乒乓球世界杯

在出征本届世界杯之前的两周,我们陆续对王曼昱与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体能教练孙奇,队友及室友徐奕、陈熠进行过采访。他们每一个人都在采访中提到了王曼昱的一个过人的优势——“逆商很高”,即使在比赛中暂时处于劣势,她总是有办法扭转局面。

因此在观看这场八分之一淘汰赛的整个过程里,跌宕起伏间,也总会想起他们三个人的话:“她是没有问题的”“肯定会赢”“没怀疑过她会咬不住”。虽然他们吐露出这些无比坚定的信任都是指向2024年奥运会上,王曼昱代表中国乒乓球队出战女子团体比赛时落后继而逆转的情境,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一旦在经年累月中拥有了某一种意志,便不是轻易可以失却和放弃的。

巧合的是,巴黎奥运会上,给王曼昱实现大逆转机会的对手,恰恰就是此刻眼前的张本美和。

最终,12比10。王曼昱霎那间双膝跪地,一只手紧握着球拍,另一只手狠狠地攥紧了拳头,捂住脸,继而双拳在身前挥了一下,又一下,又一下。起身与裁判、对手握手之后,她又举起右手的拳头,在空中挥舞了好几下。

从1比3落后,到4比3获胜,逆风翻盘对于王曼昱而言并不是陌生的事情——无论过程还是结局。

赛后接受采访,她在形容这场比赛的艰难程度时,说了四个字:“起死回生。”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这是学者周岭编撰的心理学著作《认知觉醒》中的一句话,它连同其他很多话,都被王曼昱摘抄下来存在自己的手机备忘录里。她解释为什么会抄下这一句时说:“没有退路、没有选择的时候,必须得逼一下自己。”

当追问她:“何谓‘没得选’?”她说:“我的理解,‘没得选’就是你必须走下去,还必须走好,还必须成。”

继续追问她:“如果选择轻松一点、享乐一点,可能相对就会容易一点?”她再答:“没那条件。”语气很轻,不是无奈,不是叹息,就只是一个实事求是的描述。

王曼昱/白色衬衫 McQueen

2021年8月1日,王曼昱作为替补选手临危受命,代表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出战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团体比赛,并且在接下来的4天里,与队友联手,先后击败了新加坡队和日本队,为中国队夺得了那枚宝贵的奥运会女团金牌。

那个夏天,她22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解说员在那一年的比赛中这样描述这位“中国小将”的技术特点:“王曼昱的个子很高,一米七六,护台面积也很大,打法很先进,尤其是她的反手左半台,无论是台内的拧拉还是近台的快撕、反手的快拉,都有女子打法男性化的特点。”

王曼昱属于非常有天分的运动员,2014年就获得了世青赛的女单冠军。2018年初,她在队内七选二的竞争当中,抢到了当年团体世界杯的参赛资格——那一年,她成为世界冠军。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王曼昱承担起女单比赛的任务,拿到了那一年亚运会的乒乓球女单冠军。

三年之后的巴黎夏季奥运会(以下简称“巴黎奥运会”),她再度出征,以乒乓球女子团体项目主力的身份,先后战胜了埃及女团、中国台北女团。金牌战中,王曼昱与队友们再次遭遇了老对手日本女团,这又是一场从5比9打到12比10的“大逆转”比赛。胜利之后,她依旧是一直狠狠握住拳头,全场的中国球迷涌动成了一片红色的海。这场比赛后来被球迷感叹:“无论看过多少次都会热泪盈眶。”

这种在旁观者看来“刺激”“燃”“热泪盈眶”的一场又一场的经典之役,便是身在场上的王曼昱必须一次又一次面对的“没得选”。

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团决赛

回望从东京奥运会到巴黎奥运会的这一千多天里自己的成长,王曼昱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变得更强硬了,“最多就是自己对比赛的理解更新了,更成熟了,面对奥运会这样的场面,不会有慌张或者是我没有经历过的那种全然未知的状态”。

时至今日,王曼昱已经与乒乓球朝夕相处了21年,作为职业选手的年头也已逾15年。在经历了不可计数的比赛与对决之后,她认为所有的比赛比到最后,对手都只剩下自己:“跟对手打比赛的话,你只需要去想对方在想什么,然后你怎么去打,但是比赛打到最后的那一刻,更多的是我在想,我能不能打出我想要的球?我能不能做到我想要去作出的决定?这一点要比我想到了对方想的是什么要难!”

那场紧张激烈的巴黎奥运会女团决赛,孙奇作为国乒的体能教练就在现场,短暂落后的那段时间里,他抱持的心态始终是相信她。“这种相信来自对她日积月累的了解,平时训练中她能完成的、坚持的,最后到赛场上也应该是一个好的结果。”孙奇于2023年10月份进入国乒担任体能教练,开始接触王曼昱时,距离巴黎奥运会开战还有10个月时间。他的职责是“负责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在备战和比赛期间保障她们的体能训练”。

徐奕和陈熠作为国家队的年轻选手,虽然一早就知道了王曼昱,却也是在2023年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之前慢慢与王曼昱变得熟识亲近。王曼昱在巴黎奥运会上的每一场球,两个人和队友都在北京的国家队运动员公寓的会议室里一起观摩了全程。无论是女团决赛中的这场“大逆转”,还是最后一盘王曼昱在和张本美和的单打对决中丢掉了一局,她们都毫不怀疑她必胜的决心。

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团金牌赛

2005年出生的徐奕,比王曼昱小6岁。她记得自己第一次见到这个“在场上很霸气”“在团体赛里总是拿两分”的人,是在2018年乒超联赛上。徐奕当时在鲁能队打球,王曼昱来训练。训练场上,仅隔着一个挡板,徐奕都没有找到机会和专注练球的王曼昱哪怕打一个招呼。一年之后,2019年12月,徐奕进入国家队,去报到的那天,在运动员公寓的大厅,她撞上了刚好要出去打比赛的王曼昱,“她让我帮她把一个东西放到管理室,就这么主动跟我说话了……我很乐意,那时候她在我心里是有光环的,是偶像,我希望跟她学习。”

那时的王曼昱已经攀上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波“巅峰”——年仅19岁,第一次参加雅加达亚运会,获得了乒乓球女单冠军。半个月之后,又在全国锦标赛乒乓球女单决赛中击败了比自己大9岁的“大满贯”选手丁宁。这场势不可挡地击退前辈的比赛发生在2018年秋天,当时只有12岁的徐奕看过直播之后又看了好几次回放,她被王曼昱在场上表现出来的“霸气和杀气”所震撼:“这些正是我所欠缺的,她在场上很敢出手,所掌握的也是在当时先进的技术,一切都很不一样……那种霸气和杀气不是你想有就能有的,是要你从心底自然而然迸发出来的,是源于对胜利的渴望。”

王曼昱、红色棒球帽 KENT&CURWEN 奶杏色风琴褶宽松衬衫 AMI Pa/

“我记得当时和丁宁姐那场比赛应该是在亚运会之后,这场比赛的胜利更多还是借了雅加达亚运会女单决赛胜利的很多气势。雅加达的乒乓球女单冠军对我来讲是很重要的,拿完这个比赛的冠军之后,我感觉整个人的信心非常足,技术上面的状态也确实随着那个‘气’变得更好了。再加上跟丁宁姐打,我肯定是在一个‘拼’的状态里面,没有包袱、没有压力,就全力以赴去拼就好了。”王曼昱坦陈。

这种“拼”在王曼昱看来是一种最好的状态:“我兴奋,我没包袱也没压力,我还想要赢。”

再推及雅加达亚运会夺冠的体验,她将胜利的因素归结为“心态好”:“当时年轻,对冠军的期待没有那么大,觉得第一次参加大型洲际综合赛事,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可以再来。更强烈的感觉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大赛,特别想去证明自己,让自己在队内更接近主力位置,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种心态给当时的王曼昱最直接的助力是让她在比赛中更加坚定,遇到困难也不轻易放弃。

那是一场绝对意义上的“青春对决”。

那场对决发生在2018年,正值2016年里约奥运会到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一周期的中段,每一场胜利和每一块重大赛事的金牌对于一个心怀梦想的顶级运动员而言都是不能放过的机会。

那也是迄今为止,陈熠看过的所有王曼昱的比赛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场。她甚至清楚地记得打到第三局时,两个人还打出了14比16这样的比分,“有些纠缠”。但更让她感到震撼的,是当时王曼昱身上展现出的作为年轻运动员的拼劲和一种很强大的韧劲,意志品质非常顽强,绝对不会轻易放弃。“顶级运动员之间的较量,结果差异就在毫厘之间,有时候的比赛中,可能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坚强一点、更有韧劲一点,或是求胜的信念更强一些,比赛结果往往都不一样。”

韧劲——这是所有受访对象在提到王曼昱时最先想到的两个字,也是所有人公认的王曼昱的特质。陈熠表示,她作为王曼昱的后辈,看过许多王曼昱在省队和初入国家队之后的集训和比赛视频,“我觉得她之所以这么有韧劲,是跟她从小的训练、比赛风格和经历有关系的,她从小到大没有改变的就是这个风格,意志品质很顽强。”

徐奕一直特别想拥有王曼昱身上那种永远强悍的“防守反击”能力。在被动的时候,能找出对手的弱点,给自己找到机会,然后转换过来,从被动到进攻。“我觉得这跟她这个人有很大关系。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有韧劲的人。认识她前后,一直是这样。”

王曼昱/蓝色廓形针织外套、牛仔裤均为BALENCIAGA

陈熠刚刚进入国家队二队时,王曼昱已是国家队一队的队员,但还没有成为后来的绝对主力。她们当时只是“最多会一起出去玩”的平淡的队友关系。陈熠很尊敬她,觉得是遥不可及的大姐姐一般的存在。但她从没想过要主动去靠近王曼昱,只是在一次队内采访中表达过自己对她比赛风格的喜欢。后来陈熠升入国家队一队,和王曼昱分到一组,由一个主管教练带着,并被安排住进了一个房间。直到2024年备战巴黎奥运会期间,两个人才逐渐走近。她说王曼昱跟她说了,看过她那次采访,知道她的心思。

在真正熟识之前,陈熠已经被王曼昱“解救”过一次了,但王曼昱自己都“忘了”。

2022年9月,破格升入国家队一队两年后,陈熠在亚洲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U19女子单打决赛中告负。那场失利在当时“差不多击溃了”她,她“实在不知道可以求助谁”,唯一能想到的只有“其实不太熟的”王曼昱。她给王曼昱发了一条很长的信息,以为“大姐姐”顶多就是回信息安慰两句,结果,陈熠收到了王曼昱两段超长的信息。“我当时一边看一边哭,真的有被鼓舞到。”

在那些信息里,王曼昱让陈熠感受到,“她把自己代入我的视角,认真地在对我说,她让我先找自己的问题。我当时情绪比较激动,就会把失利的原因都归在心态上。她说不完全是心态的问题,技术上也有问题。”那段对话让当时被失败冲乱了阵脚的陈熠意识到,人不能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单一视角中,那会很难让自己有所改变和成长的。

那次交流里,王曼昱对陈熠说的一句话,她至今都能一字不差地复述出来:“她说努力的时候如果是为了获取什么,心态肯定是不好的。把结果想得太复杂了,那么就一定不会专注在过程当中。”

当博客作者正沉浸在这段王曼昱给陈熠“雪中送炭”的往事和她这句话传递出来的哲思中时,电话那头陈熠的声音不再那么深沉严肃了,突如其来地声调上扬了:“她回来了,稍等我一下……”紧接着就听到一阵打趣:“哎呀!谁回来了!”

王曼昱回来了。

“对,她是水瓶座,但好像没有特别跳脱。”陈熠自有她得出这个结论的权威度。

运动员也相信星座吗?

“看你信不信了。我感觉王曼昱相比于信星座更信她自己。”陈熠这回更是一点儿都不含糊地回道。

一种惬意又胸有成竹的气势起初一直萦绕在博客作者的心头。作者顶着这股气,耐心地等待着与王曼昱实实在在见面的这一刻。

采访开始后,我们原本按照精心设计的思路和逻辑推进着谈话,以为这样讲述她的故事就足够了。然而,随着对话的深入,我们发现,王曼昱的故事虽然与许多既有的认知差别不大,但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力量。

她是一位天才球手,职业生涯的十余年里,她经历了无数次的锤炼。她一次次从谷底爬回巅峰,又在高手如林、残酷无比的竞争中,日复一日地将自己修炼得更强大、更坚韧。绝望的时候,她也想过放弃,但她最终都坚持了下来。她不畏苦,她打败那些苦,吞下那些苦,直到所经历的一切磨难都与自己融为一体,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曼昱当然也意识到了,我们把话题引到2024年4月到6月的那段时间,这是外界所知的、以为的、距离她当下最近的一次所谓“跌至谷底”的时期……

2024年4月澳门世界杯,她在决赛3比1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逆转扳平,至第七局决胜局,双方一直把比分咬到9比9,王曼昱丢掉了最后两个球,在距离世界杯冠军近在咫尺的地方心愿陷落。

半个月之后,WTT(注: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赛事)沙特大满贯,她在女子单打十六分之一决赛中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输给印度选手巴特拉,止步8强。这一战的失利也正式宣告她无缘巴黎奥运会女子单打项目。

几天之后,中国国家乒乓球队宣布王曼昱入选巴黎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名单——虽然失去了女子单打资格,但她依旧能作为女子团体主力选手为国征战。

备战训练中的王曼昱

又过了一个月,王曼昱在巴黎奥运会前最后一站WTT重庆冠军赛女单决赛中再度失利,夺得亚军。

孙奇、徐奕和陈熠都在王曼昱身边陪她经历了这段所谓的“至暗时刻”,他们分享了更多自己所见到的低谷里的王曼昱。

对于澳门世界杯的结果,孙奇认为王曼昱肯定是会有一些自责和懊悔的:“但那段时间她要面临的现实之难还在于,她还没有完全从世界杯决赛输球的阴影里走出来,接下来还有一站比赛——那是奥运会前的最后一站积分赛,对她也很重要,到底能不能去巴黎奥运会打女子单打项目,其实就看这一场了。所以那个阶段即便她想停下来,现实也不允许她停下来,是比较纠结的一个阶段,她停不下来,也不能放弃。”

在徐奕的记忆里,澳门世界杯之后,她感觉王曼昱在强迫自己别那么难受,她会去复盘那场决赛,主要是心态上的复盘。“在大比分3比1领先时出现了一些侥幸心理,太想赢下来了,就会感觉有点乱,于是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而后的沙特大满贯,在那场决定她能否拿到巴黎奥运会女单资格的比赛失利之后,在最后一个球落地十分钟之后,徐奕就把给王曼昱的信息发送出去了。“那十分钟我也在纠结,在想到底该跟她说些什么。纠结的点就在于我不知道她当时需要什么,她肯定是难过的。”然而,徐奕是在两天之后才收到的王曼昱的回复。

当时在现场的孙奇感受到的王曼昱心里更多的还是不甘和遗憾:“或许她当时觉得那个结果和自己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太匹配。对当时的她来说,我感觉她一直在想要冷静下来想一想,将来应该怎么样。”

王曼昱/蓝色廓形针织外套 BALENCIAGA

陈熠是和徐奕一起在食堂看的沙特大满贯王曼昱那场比赛。两个人看到最后根本吃不下去饭了。几天之后,王曼昱回到北京,一如既往的“平淡”。“但是我能明显地感觉到她是想向外界求救的,她也会慢慢地主动向我们说出她的想法或者她想要宣泄的情绪。我觉得她那时候的顽强就在于她在主动地想办法化解负面情绪。”陈熠说。

徐奕看到的从沙特回来之后的王曼昱则是整个人气压特别低。一直到一个多月之后,大部队分拨前往成都进行巴黎奥运会之前的封闭训练前期,训练场上,站在王曼昱对面感觉都是:“她还在训练,但其实人不是完全练进去的,去训练场也会有一些畏难情绪。”

徐奕也有同感:“她的经历我没有真的经历过,再怎么陪着也是旁观,我只能靠猜测,沙特大满贯的失利对她影响太大了。”

“她哭过,我知道,很心疼,又觉得应该让她自己哭一哭发泄一下,不去打扰她,等她发泄完了再去陪着她。”徐奕说。

那段时间,他们都听到过王曼昱讲出了“想放弃”的话。

她想放弃什么?

“放弃乒乓球吧。”

采访的过程中,王曼昱在认真而耐心地回答我们的每一个提问。

沙特大满贯失利那晚,除了徐奕、孙奇、陈熠,还有很多很多人给她发微信给予安慰,她没有即刻回复任何人,当时她还沉浸在比赛失利的情绪里面。

“离开赛场之后做了什么呢?”

“当时直接就回酒店,就是单纯地难受,看手机。”

“吃饭了吗?”

“应该没吃吧,或者吃了,我有点记不清了。应该也吃了饭,但是就在房间吃的。”

至于从沙特回到北京之后的“平静”状态,她的回应是:“我也不能‘疯’啊,那我肯定是看上去很平静,那只能是这样,那阵子睡得不好,睡不着。”

再往前倒推,对于澳门世界杯最后决定胜负的那两个球的临场抉择与发挥,她的回应是:“现在去回想的话,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对方确实是打得更好。我觉得当时我的决定和选择没有问题。”

直到我们问出:“成都封训之前,你真的想过放弃吗?”王曼昱回答时的音调、语速和情绪都还没有显现出任何波澜:“我感觉虽然我经历了很多事与愿违,但我现在还在役,就说明我没有被这些困难和挫折所打倒。每次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我的韧劲会更加地展现出来。经历每一次的失败之后,可能短期内会有很大的打击,包括巴黎奥运会单打的竞争没有竞争上,但是对于我现在来讲,我觉得我还是有除了我最终得到那个名额以外的很多收获。”

“消极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但是这个消极情绪过后,怎么说呢……我还是很喜欢,还是放不下。我现在还在打乒乓球,所以就相当于回答了这个问题吧。”

事情就是在这一刻忽然开始发生变化的。就在我们准备问出下一个问题之前,王曼昱率先发动了。

王曼昱/拼色外套、针织短袖、灰色袖套、臂环、半裙 均为MIU MIU

“其实我现在在接受采访的方向上,我不太想再去说一些难受的东西,我说的太多了。我感觉每个记者都在让我去说我的失利、这种经历的痛苦,就很少有积极的。我感觉现在说来说去,还是在往那个方向走。每位运动员都会有状态好和不好的时候,我打到今天这个程度不是一路输过来的,但是好像提问者更关注我痛苦的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大家一提到王曼昱就是这么不容易、那么不容易……我不太想再去多说这些事情了。”

王曼昱一口气输出了以上一连串的心声。

如果有一天可以自己执笔来写就这个名为王曼昱的乒乓球运动员的故事,她决计不会用“苦”作为开篇的第一个画面或者全文的主题。

“一个人达到某些成就,一定会经历很多挫折,但你最让人记住的一定是你的成绩和成就,挫折只占三分之一就差不多了。”王曼昱说。

陈熠告诉我们,她和徐奕始终都坚信,王曼昱只要熬过那段时间,后面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她是有绝对实力去代表中国女子乒乓球队打巴黎奥运会团体赛的。她一直都是那种只要需要她,她就一定会站出来去扛下责任的人。陈熠看过这五六年来王曼昱所有的比赛,除非有伤病,只要身体状态正常,没有任何一刻她作出的决定是放弃或者松懈。

王曼昱真正从这场阴影中开始走出来的信号是,她在成都封训期间有一天忽然和她俩说:“我要准备奥运会了。”接着她主动提出,想看看自己输给巴特拉的那场比赛的录像。于是,三个人一起看了起来。

“第一天先看第一局,看下来了,第二局第二天再看,就这么一点儿一点儿的……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因为谁都不想看自己输球的录像,都想看自己赢球的录像。”陈熠明白王曼昱的痛苦,直到后来慢慢地,“我们甚至可以一起聊聊技战术方面的复盘,我们就知道她已经可以从痛苦中走出来了”。

那段时间,孙奇问过王曼昱一句话:“你以后还要打吗?”

“我以后还要打!”王曼昱的回答很坚定。

陈熠记得巴黎奥运会之前,队里给每个参赛选手进行了一次“会诊”。教练当时直接问王曼昱:“你觉得你还能再打下去吗?你还愿意打吗?你觉得你应该止步于此吗?”“我记得她当时给的答案是,一定会继续。”

“人会在什么时候真的放弃呢?只有痛苦大于眼前利益的时候,你可能会放弃。但是我觉得曼昱打球肯定不是为了谋生,我们都不是,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所以你让她不打乒乓球了,让她自己真的作出这个决定,其实是比当时那个处境更痛苦。”

后来王曼昱“真正的复活”,徐奕是在成都封训期间的训练场上感受到的,她整个人是非常专注投入的,真正沉下心来,让自己少一些嘻嘻哈哈的东西。“开始像过去一样,会为了一个做不好的细节,不停地在抠,不停地在练。比方说今天接发球不是很舒服,然后她就一直在抠这个地方,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较上劲儿了。”

徐奕一直到今天都认为,那段时间里那个“放弃”的想法,只是在接连的打击之下王曼昱的“应激反应”。“她之所以那时候内心会那么痛苦,还是因为热爱乒乓球啊,我没有怀疑过,她不可能离场。”

对王曼昱而言,她自己也是将那一连串的失利当作一种人生历练。“我就用这个过程去模拟我在巴黎奥运会的女团比赛,假设双打第一场这样输了,但是我第三场单打还要上场,在这种情况下,我还需要比赛的时候,我怎么样去调整自己呢?”

她认为这种心理上的折磨也不完全在体育界。

“很多人都要在生活或者工作里面对这样或那样的现实,不可能事事顺心,或者是有了情绪就可以任它发泄出来。有了疑惑,有了困扰,所有的这种情绪,我们肯定还是要去对抗的,只不过竞技体育的残酷和艰难在于你不光要对抗它,你还要战胜它。我比赛失败了之后,我想的是我每天还要坚持训练,继续比赛,我还要去赢球,我还要拿到冠军。”

“很残酷,对吗?”

“对,但当中也有好的一点,就是哪怕你这次输了,但只要你还在场上,你还在继续,你就还是有希望可以赢。”王曼昱说。

2023年刚刚接触王曼昱时,孙奇判定她当时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并不是处于一个非常好的状态。最初,两个人的沟通也不是完全顺畅的。

“彼此没有那么熟的时候,她听我说的多一些,自己的表达少。”孙奇说。

随着配合的日趋默契和相互之间信任的累积,2024年初海南冬训期间,王曼昱第一次向孙奇提出自己的诉求。“她对自己的训练要求非常严格,对训练的欲望也很高,她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比较了解,在哪一个阶段应该干什么,她还是比较清楚的。”

在孙奇的理解中,王曼昱不可能离场的根本原因在于:“她肯定还有自己长久以来想去实现的目标还没有实现,所以她还是有着这一股劲儿,支撑她在不断地向前、再向前。大满贯的梦想肯定有,即使不提,大家都能感受到了。曼昱不是一个会把想要什么放在嘴边的人,更多还是用行动让大家知道,她对这个东西很认真、很重视。”

即使他对此梦想心知肚明,孙奇还是会在王曼昱最迷茫的时候开导她:“奥运冠军、大满贯固然是一个目标,但不是生活的全部。工作和梦想之外,生活里还有其他事物值得去关注和关照。”那时候他说这番话是希望当时的王曼昱不要陷入输球和竞争失败的氛围中去。

也许就连这个被王曼昱一直亲切地唤作“奇哥”的人也不会料到,这份对于“生活里其他事物”的描述,确实潜移默化植入了王曼昱的心里,又或者,它与她内心深处本来就存在着的一些召唤不谋而合了。

王曼昱/红色棒球帽 KENT&CURWEN 奶杏色风琴褶宽松衬衫、黑色水手

“偶尔我也想要‘放过’自己,不然真‘疯’了。我需要放过自己。”

“有的时候我想找回那个自己。”

“哪个?”

她跟我们讲起了15岁进入国家队二队时,自己是被所有人期待的,成绩非常好,拿到全国少年和青年冠军是在同一年,进入二队第一年又拿到了全国锦标赛女团冠军,在决赛拿了两分,赢了一队当时的世界冠军。当时不管是外界的期待还是对自己的期待,都达到了一个过高的位置,有些飘、浮躁和自负。

就是在这样的心态和状态下,她打了第一次的二队循环赛。

“那会儿我记得有个队友跟我说,没有一个人在打循环赛的时候可以一场不输拿到冠军。听完这个话我就想,我要当这个人,我要做这个还没有人做到的事情,就很飘。这其实是野心,也是信心。”

现在回看那个时候的自己,王曼昱深知这样的豪言是很难实现的。但她又觉得这样的壮志没有错。“小时候的那种野心和自信是非常可贵的,而且我特别喜欢去追求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特别喜欢当历史上这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的这样的一个人,现在也是。但,确实太难了。”

王曼昱/深蓝色羊毛西装、深蓝色羊毛西裤、白色高帮ballet runner

“长大的代价有时候就是会变得胆小。小的时候不会想那么多利与弊、得与失,不会分析很多,我想去做我就去做了。长大之后我会分析很多,然后到最后就不做了,或者就犹豫了。”

“人还是要更感性一点,不要那么理性,可以多一些冲动。”

在徐奕眼里,王曼昱在场上与场下的反差感特别强。在场上是秋风,霸气又坚韧,场下就是一个软软糯糯的小女孩。“对!就是软软糯糯。看起来高冷不太爱说话,其实非常活泼,话也比较多。而且她是一个很好的人,非常细心,特别能照顾朋友的感受。”

三个人里,王曼昱年龄最大,她把同吃同住同训练的这两个女孩天然地当作妹妹。陈熠说她们的日常相处“特中二”。

以下为两个妹妹透露给我们的,世界上、球场外的另外一个王曼昱。

她爱看动漫。《排球少年》《蓝锁》是最近的热衷。喜欢的动漫人物有《咒术回战》里的五条悟、《鬼灭之刃》里的祢豆子——尤其喜欢她“变身”之前咬着竹子的样子,觉得很可爱,因为身子会缩小,和醒来之后的超强战斗力形成了鲜明反差。她新近开通的社交媒体上的自我介绍“正义女战士”就是出自这个人物的特质。“卡通动漫人物的正义性是她非常看重的。”

她最近在学习英语,偶尔还会在生活里蹦出一个英语单词。比如每天晚上去洗澡的时候都会昭告天下:“我要去shower啦!”关于英语这件事孙奇也提到了:“有一天训练的时候她忽然跟我说banana。我就回OK!然后递给了她一根香蕉。”

她还不停地给身边人推荐各种自己读过的书。各种类型的书籍她都看,她喜欢读纸质书。“她推荐我读的书,我有时候看一看发现真的看不懂,我就说我对人生的感悟还没有到这个境界。她还不放弃,说你再看看,你再仔细看看。我就再看看,发现还是看不懂。”

王曼昱/深蓝色羊毛西装、深蓝色羊毛西裤、白色高帮ballet run

“她对自己挺狠的,但会对别人心软。”

“她最近一次看电影哭是我们一起看《小小的我》的时候,看到刘春和去应聘咖啡店店员的桥段,她就在那边默默地流泪。”

三个人也会一起去玩密室逃脱。“她很擅长逻辑类的推理游戏,但她明明又很害怕,尤其是密室里有NPC,她就胆子无敌爆小,必须左右都有人贴着,不然她自己都不能移动。然后全程就闭着眼睛,你说到哪她就到哪。”

一般情况下她都会抓着徐奕。有一次大家都要分开单独去做任务,就让她待在原地别动。陈熠做完任务回去她待着的那个房间找她,喊她名字,没人应,陈熠心想“完了”,结果一摸墙角,王曼昱就在那儿呢!

采访时我们问王曼昱,她说她都不记得有这件事。

“那这么怕为啥不拒绝去玩?”

“少数服从多数。”

“她拼乐高拼得不好但还很爱拼,每次都叫徐奕去帮忙,因为她会拼错,就需要徐奕给她拆了重新再拼。拼错的那些想必是很难的那种吧?不,就很简单的小鹿她都要拼错!你问她吧,她肯定不承认!”陈熠开心地透露着这些细节。

刚认识王曼昱的时候,陈熠觉得她特别内向,话也很少,训练又刻苦。“你就感觉她的世界里好像只有乒乓球一样,非常的不好靠近。”靠近之后呢?“靠近之后,熟了,发现跟我一样都是傻呵呵的。”

王曼昱/深蓝色羊毛西装、深蓝色羊毛西裤均为LOEWE

记得有一年王曼昱过生日,徐奕给她写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句“看到你开心或者快乐我会比你先流泪”,“这句把她看哭了”。到徐奕过生日的时候,王曼昱也回了一封信,当中有一句击中了徐奕,大意是说不用刻意为之,真的把彼此当成好姐妹和好朋友,就会自然地表达和相处。

能看得出,三个人能成为好朋友的基底是都有一颗细腻的心。“但王曼昱比我们两个要沉稳得多,成熟得多,也相对内敛一些。”

好在,这一两年间,她们都感受到王曼昱正在“变得更外向,同时也知道如何能够更好地释放自己”。

“大家都是普通人,她取得了这么多成就,但依旧是一个小女孩。脆弱肯定也会有,但她表现出来的不多。再脆弱,我觉得她还是会去坚持的,为了她的目标去顶。”

博客作者问徐奕和陈熠,在她们看来当下的王曼昱最在乎的是什么。

徐奕沉思了一会儿,慢悠悠地说:“最早之前她只在乎乒乓球这一件事,现在会慢慢地放宽眼界,去在乎一些自身其他能力的全方位的提升。”

陈熠也背靠背地说出了一样的回答:“应该说没有最在乎。她现在整个人的状态我觉得还是比较自洽的。她确实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能够更融洽地与自己相处,也能更从容地安排自己,然后去达到她自己想要达到的地方。但是你要说最在乎什么东西,我觉得其实她可以什么都很在乎,也可以什么都不在乎。”作为朋友,她深深地希望王曼昱在有些时候可以不用那么过分地逼自己,也可以给自己稍微多一点的空间。

陈熠所言的这份自洽,在王曼昱这里有了更明确的阐释:“我觉得我现在的精神自由应该是我26年以来最高的。这种精神自由的意思是,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然后用我想用的态度去面对,并且能够允许自己去寻找快乐。”

是的,寻找快乐。

这是近两年里,王曼昱开始的尝试,“之前阻碍我去寻找快乐的,肯定是乒乓球、成绩、结果等等。我觉得没有达到终极的目标和达到终极的成就,所以不敢快乐。”

王曼昱同时告诉我们,竞技体育的输赢辩证法里有一层吊诡的矛盾,关乎自我与存在、结果与价值:“如果你能打出你想要的球,可能你就赢了,但有的时候你太在乎输赢了,就打不出你想要的球了。”

那么,“宠辱不惊”这四个字,跟现在的王曼昱有关系吗?

“开始有了。怎么说呢?从有,变没有,变有。”

她决定积极地面对,面对所有过去觉得是负面的事物,包括失败、告别及其他。“谁都希望能以一个完美的姿态来结束职业生涯,但是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或许就是做自己。”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只剩下向前走。我所谓的向前走就是只要我活着,我其实就在过每一天,就是在向前。”

徐奕希望王曼昱好,这个“好”的意思是:“希望她过得更开心。当然希望看到她可以实现她的梦想,但如果实现不了梦想,我觉得能让自己每天过得开心,能让自己快乐,其实也足够。”

陈熠则坚信:“她一定可以完成她的梦想,只要她坚持下去。”

来源:博客天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