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一位祖父送给孙子的书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18:04 1

摘要:最近,有个老朋友对我吐槽,说他儿子把他老婆孩子一家人都带到国外去了。老朋友说,他儿子的这一举动让他心里非常不痛快。他说,他那个孙子特别乖巧,情商也高,跟他很合得来。他很不愿意让他儿子这么着就把孙子带到国外去了。但是有的事老年人说了不算,也不管用。他什么办法也没

最近,有个老朋友对我吐槽,说他儿子把他老婆孩子一家人都带到国外去了。老朋友说,他儿子的这一举动让他心里非常不痛快。他说,他那个孙子特别乖巧,情商也高,跟他很合得来。他很不愿意让他儿子这么着就把孙子带到国外去了。但是有的事老年人说了不算,也不管用。他什么办法也没有。他在儿子一家临走前,对他孙子说,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一定不要忘记你是一个中国人。他还说了一句估计也没有什么用的话,说让他孙子三十岁之前一定要回来。等到他孙子三十岁了,老朋友自己也肯定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他孙子能不能回来只能听天由命了。

老朋友对我说,在他孙子走之前,他给孙子买了两本小说。一本是曲波写的《桥隆飙》,还有一本是冯志写的《敌后武工队》。他希望孙子在稍微长得大了一点的时候,能看看这两本书。我问老朋友,你为什么要买这两本书。他回答说,这里有个讲究。这两本书写的都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故事。对于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像他孙子这么大的孩子,基本完全不了解。如果孩子没有出国,留在国内,可能学校里的老师们可能会给孩子们讲述这一段历史。现在孙子出国了,国外的老师肯定不会给他讲什么抗日战争的事情。那么孩子对这段中国历史的了解就是一段空白。但是,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在中国近现代史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因为中国革命就是经过了抗日战争,才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壮大。中国的民主革命最后取得了胜利,抗日战争这一段历史的作用是绝对非常重要的。

老朋友还说,这两本书写的抗日战争时期,都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也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桥隆飙》写的是在山东胶东半岛,中国共产党派遣优秀的党员,加入到一个自发组织的抗日队伍,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内奸,还帮助他们逐渐认识共产党抗日救国的道理,教育他们要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还帮助他们了解和遵守革命队伍严明的纪律,最后把这支队伍打造成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小说描写的故事曲折感人,里面的共产党人的形象也非常生动,还有着各种不同的特色。但是他们忠于革命、忠于党的事业,不怕牺牲,而且来机智勇敢,灵活机动,都是非常鲜明的。这本书的可读性很强。

而另一本《敌后武工队》描写的是1942年日本侵略者在冀中平原发起“五一”大扫荡,冀中平原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而那里的抗日军民在这种最艰苦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斗争的故事。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党领导的主力部队跳出内线,到外线作战。但是党没有放弃内线,派遣武装工作队到内线,到最残酷的斗争前线,领导人民群众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小说也是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小说的可读性也很强。老朋友说,他小时候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说连续广播节目。当时这本小说《敌后武工队》就是中央广播文工团的纪维时演播的。他的声音很有特点,特别能够吸引人。

他说完这一大通话,我就有了一些疑虑,就问这个老朋友,你真的认为,你的孙子会看这两本书吗? 他们这些孩子现在接触的玩意实在太多了,有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电视上还有那么多综艺节目,都是能抓住孙子兴趣的。你送这两本书,能真的让他静下心来读这类书吗? 听到我的这番话,老朋友也显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他说,是啊,他是这么想的,可是他儿子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他也不知道。他的儿子会不会引导孙子去读这两本书,他也说不准。

老朋友的这一番话,以及他表现出来的无奈,也让我想到了一些问题。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十几个中,我们的革命文学作家写了很多优秀的反映革命战争时期斗争历史,反映共产党人优秀品质和伟大斗争精神的小说。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当中,可能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读过这一类小说。这些小说的作者,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经历过那个革命战争年代的,他们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经历过那个火热的斗争生活。他们等于把那段辉煌的斗争历史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了下来,传给了后人。如果我们不能充分利用这个丰富的宝藏,不能让我们的后一代人,甚至后两代人读到这样的作品,是不是会留下很大的遗憾?

今天有那么一些青年人,已经开始自觉地在读毛主席的著作了。这是一件非常可喜的现象。这些年轻人知道他们真正需要读什么样的书,要了解我们的毛主席,了解毛主席那一代革命者,了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史。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引导我们的青年一代,包括那些正在读中学的孩子们,也能开始阅读一些记叙革命斗争历史的文学作品?

年轻人多少都是有点血性的,他们是比较容易接受这一类充满革命朝气,充满斗争精神的文学作品的。这对培养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是非常有利的。我们用这样的书籍和作品来给他们提供如此丰厚的营养品,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对于我们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都是非常有用的。

除了我的那位老朋友提到的那两本书,在新中国最初十几年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文学作品。例如曲波写的《林海雪原》、刘知侠写的《铁道游击队》、罗广斌、杨益言写的《红岩》、梁斌写的《红旗谱》、高云览写的《小城春秋》、刘流写的《烈火金刚》,还有杨沫写的《青春之歌》等。这些小说描写的是没的革命时期,除抗日战争以外,还有土地革命战争,解放战争等,其中有部队的战斗生活,也有在敌人内部与敌人后方坚持地下斗争的共产党人。虽然人物形象各有不同,但是他们对党的事业,对中国革命所表现出来的赤胆忠心,在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贞不屈,都是非常感人的。我们年轻的孩子们,完全能够从这些生动的文学形象中去认识和了解那些真正的共产党人,了解那个艰苦复杂的斗争历史。

今天我们中学的老师和校长们,会去引导孩子们去读这些书吗? 我们不知道。我想肯定会有一些校长和老师们是愿意做好这件事的。但是要做好这样的事,也绝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这毕竟是一件需要和应该做的事。希望我们有更多的人都来参与和支持做好这件事。

来源:昆仑策研究院头条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