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公众平台提醒:远离非法集资六大“雷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8:45 1

摘要:近年来,打着“无本生利”“分享经济”等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时有发生,很多人在不懂投资、不追问平台是否合法、一心只想赚钱的心态下,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最终落入非法集资、传销犯罪的陷阱。日前,山西省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公众平台发出提醒,公众要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近年来,打着“无本生利”“分享经济”等幌子的非法金融活动时有发生,很多人在不懂投资、不追问平台是否合法、一心只想赚钱的心态下,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最终落入非法集资、传销犯罪的陷阱。日前,山西省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公众平台发出提醒,公众要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雷区”。

为了更好地让公众识别骗局,这里就揭秘六大“雷区”:

编造虚假项目。据统计,非法集资者大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或企业,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以签订合同、投资理财、投资入股等名义,将人骗入泥潭。

谎称创业创新。在近年破获的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中,很多都是打着响应国家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互助等旗号,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幌子,吸引投资人的骗术,让人防不胜防。

承诺高额回报。暴利诱惑,是所有非法集资者欺骗公众的不二法门。为了吸引公众,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会“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有些回报率甚至高达数十、上百倍。

虚假宣传造势。利用网站、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和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聘请明星代言或制造伪名人效应传播虚假信息,也是迷惑公众视线的一种常用手段。

藏身虚拟空间。借助虚拟网络,将“去中心化”“开放源代码”等时髦概念作为投资的“噱头”,通过编造故事、设计模式等手段来吸引投资者的眼球。

利用亲情诱惑。实际案例中,大部分非法集资的投资人都是在亲友的劝说下参与的。

在此提醒公众,保护好钱袋子,要“四看”:看融资合法性、看宣传方式、看经营模式,参看参与集资的主体。要“三思”:一思是否了解该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投资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要“等一夜”:投资回报率高于5%的,一定先问问家人和朋友意见,拖延一晚再决定。 记者 梁丹

来源:太原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