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玩具上市公司的数量、主营品类、业绩情况,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行业的发展状态和变化。从2024年玩具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传统玩具再次显现了低迷态势,多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录得负值,沐邦高科(原邦宝益智)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裕利智能已经摘牌;潮玩市场则显现出超强的生命力
引言
玩具上市公司的数量、主营品类、业绩情况,能够一定程度地反映行业的发展状态和变化。从2024年玩具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传统玩具再次显现了低迷态势,多家企业归母净利润录得负值,沐邦高科(原邦宝益智)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裕利智能已经摘牌;潮玩市场则显现出超强的生命力,已经上市的泡泡玛特、筹备上市的卡游均实现年收入超百亿元的突破。
20家玩具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总表
01
A股上市公司
▌奥飞娱乐:玩具潮玩营收超10亿
奥飞娱乐2024年实现营收27.15亿元,同比下滑0.86%;归母净亏损2.85亿元,同比下滑404.66%。其中,玩具业务(即儿童玩具和潮玩)孵化了卡牌、人偶等新品类,打造了崩坏:星穹铁道叠叠乐系列等爆款产品,全年共实现营收10.26亿元,同比下滑12.13%,占总营收的比例从上年的42.62%下降到本期的37.77%;毛利率为40.08%,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
婴童用品业务涵盖中国母婴品牌澳贝和北美一线婴童品牌Babytrend,均是聚焦0-3岁幼童的用品需求。去年,该业务实现营收12.12亿元,同比上涨13.03%,占总营收的比例较上年增长5.48个百分点,达到了44.64%;毛利率增长2.95%至42.10%。此外,奥飞娱乐报告期内还从IP内容、IP商业化运作、IP+文旅三方面入手,有效地提升了IP热度、扩大了IP覆盖面。【了解详情】
▌星辉娱乐:玩具营收利润双增长
星辉娱乐去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6亿元,同比减少21.49%;归母净亏损4.58亿元,同比下滑1751.93%。虽然整体业绩不理想,但该公司的玩具业务在去年保持了稳定增长,拖累公司整体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是游戏、足球俱乐部两大业务。
2024年星辉娱乐玩具业务(包括汽车模型和婴童用品)实现收入4.65亿元,同比增长20.28%,占总收入的34.21%;实现净利润8268.44万元,同比增长40.17%;毛利率提升至46.47%,同比增长5.41%。其中汽车模型实现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24.81%;婴童用品实现收入2969.82万元,同比下滑了21.55%。
汽车模型是星辉娱乐的主力品类,每年都会增加新的授权合作伙伴、打造新的授权产品。过去一年,星辉娱乐新增保时捷遥控、合金及拼装等多品类全系列车模授权,路虎Rover Range Rover Sport SV等车模授权,推出了法拉利499P遥控车、阿斯顿马丁Valkyrie AMR Pro遥控车、保时捷911 GT2 RS Clubsport25 拼装车、悍马EV积木车、奥迪RS Q e-tron E2合金车、吉普牧马人4xe合金车等玩具新品。
▌实丰文化:玩具营收近3亿
实丰文化2024年实现营收4.37亿元,同比增长38.54%;归母净利润952.36万元,同比上涨114.86%。其中,玩具业务实现收入2.97亿元,同比增长4.64%,占总营收的比例从上年的90%下滑至报告期的67.98%;游戏业务实现收入1.24亿元,同比上涨325.48%,占总营收的28.50%;光伏业务实现收入961.4万元,同比大涨3749.86%,占总营收的2.20%;其他业务实现收入576.4万元,同比增长186.30%,占总营收的1.32%。
报告指出,实丰文化的玩具业务包括两大部分,即玩具自产业务和玩具贸易业务。玩具自产业务方面,该企业形成了“智能电动玩具、IP 动漫衍生品玩具、潮流玩具”三大主要产品线,推出了AI魔法星、宝可梦场景套装玩具系列、可达鸭款(电动)和奶龙款(电动)玩具、贪吃蛇惊喜盲盒等产品。去年,该业务实现收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3.75%;毛利率为16.82%,同比下滑0.74%。
实丰文化玩具贸易业务去年营收5557.04万元,同比下滑37.36%;毛利率为4.26%,较上年同期下滑3.36%。值得一提的是,实丰文化在去年与Eol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正式成为Eolo集团旗下Biggies品牌产品的中国区独家代理商。
▌高乐股份:IP产品占比近四成
高乐股份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18.34%;归母净亏损5729.78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幅度收窄7.55%。该公司的营收来源包括三大部分,即玩具及相关业务、互联网+教育相关业务、塑料制品业务。
2024年,高乐股份玩具及相关业务的收入是3.03亿元,同比增长22.63%,占总营收的96.18%;毛利率减少2.13%至本期的23.40%。按照国内外市场来看,国际市场的收入是9379.6万元,同比下降9.81%;国内市场收入为2.09亿元,同比增长46.18%。
高乐股份主营玩具类目非常广泛,涵盖了IP产品、益智、电动/遥控、互动类、季节性、男孩、女孩等。其中,IP产品是近年该公司大力发展的品类,去年实现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82.01%,占总营收的39.40%;毛利率为36.13%,较上年同期上涨3.12%。据了解,该公司合作IP包括迪士尼旗下系列IP,以及“名侦探柯南”“第五人格”“Hello Kitty”“星际熊”“刺客伍六七”“初音未来”“光子鸡”“招财猫”等。
而高乐股份的互联网教育业务收入下降,去年的营业收入为658.77万元,同比减少 26.75%;塑料制品业务收入546.08万元,同比增长114.35%。这两项业务营收总共占该公司营收的3.82%。
▌沐邦高科:玩具业务营收下滑
在今年“五一”假期之后,沐邦高科的股票简称改成了“*ST沐邦”,因为其有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而导致被警示的原因核心在于经营业绩不理想——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77亿元,同比减少83.24%;归母净亏损11.62亿元,同比下滑4208.14%。
该公司的玩具业务主要是拼插的塑胶积木,归属品牌为邦宝益智。2024年的玩具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3554.41万元,同比下滑63.47%。企业全年生产益智玩具129.58万套,较上年同期减少5.94%;销售122.52万套,同比减少40.56%;截至期末的库存量为179.73套,同比减少58.95%。
▌华立科技:动漫IP衍生品销售超3亿
华立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10.17亿元,同比增长24.65%;归母净利润为8465.17万元,同比增长62.93%。该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为游戏游艺设备销售、动漫IP衍生产品销售、游乐场运营服务等。
去年,该公司游戏游艺设备销售收入为5.49亿元,同比增长37.85%,占总营收的53.95%;毛利率为27.44%,同比增长0.62%。能够取得这一佳绩的原因之一是国内游戏游艺领域的快速发展,吸引了新兴创业者和跨界资本的涌入,同时叠加老客户设备更新需求的显著提升。
华立科技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是动漫IP衍生产品销售——2024年的收入是3.27亿元,同比增长26.14%,占总营收的32.09%;毛利率为42.75%,同比增长1.60%。公司以“IP生态化运营”为核心,销售的“宝可梦”“奥特曼”“我的世界”以及公司首款自研国潮卡片产品“三国幻战”等产品配套的IP形象卡片深受玩家喜爱,为公司动漫IP衍生产品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华立科技游乐场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减少1.70%,主要是因为国内线下游乐场数量的加速增长导致区域市场竞争激烈,叠加同质化娱乐场景供给增加,出现低价竞争的情况。
02
港股上市公司
▌泡泡玛特:营收130亿,净利超34亿
去年,泡泡玛特(HK.09992)业绩取得了突破性增长:报告期内,实现总营收130.38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营溢利同比增长237.6%至41.54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纯利为34.03亿元,同比增长185.9%。其中,中国内地市场贡献营收79.72亿元,同比增长52.3%;港澳台及海外市场实现收入为50.66亿元,同比增长375.2%,占整体收入的38.9%,为拉动该企业业绩做出较大贡献。
报告提到,泡泡玛特自主产品去年的收入是127.22亿元,同比增长117.2%,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97.6%,而这类产品主要来自艺术家IP和授权IP。去年,该公司共有13个IP收入过亿元,其中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和CRYBABY的营收超过10亿元。
以产品类型来看,手办是泡泡玛特的主要营收来源,2024年的收入是69.36亿元,同比增长了44.7%,占总营收的53.2%;毛绒品类表现突出,全年实现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长1289.0%,占总营收的21.7%;高端线的MEGA COLLECTION去年实现收入16.84亿元,同比增长146.1%,预估占总营收的12.9%;涵盖了积木、卡牌、各种轻周边产品的衍生品及其他品类实现收入15.86亿元,增长了156.2%,占总营收的12.2%。【了解详情】
▌布鲁可:积木人贡献超98%营收
布鲁可(HK.00325)2024年实现总营收22.41亿元,同比增长155.6%;录得年度亏损3.98亿元,与2023年相比,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经调整年度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5.85亿元,同比大涨702.1%。
报告显示,布鲁可主要经营两类产品,一类是拼搭角色类玩具,即积木人;另一类是积木玩具,以大颗粒积木为主。拼搭角色类玩具是布鲁可营收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内共卖出1.35亿件玩具,产生收入22.01亿元,同比增长186.2%;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87.7%,提升至本期的98.2%;毛利润同比增长212.5%至11.64亿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48.4%提高至本期的52.9%。
2024年,布鲁可积木玩具收入为3943.2万元,同比减少62.9%;销量同比减少58.2%,至期内的40万件;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3年的12.1%下降至期内年的1.8%;毛利润减少64.6%至1460万元,毛利率为37%,基本维持稳定。
截至报告期末,该公司合作的IP约为50个,自主研发IP为“百变布鲁可”“英雄无限”。从业绩来看,报告期内最畅销的产品为奥特曼、变形金刚、英雄无限、假面骑士四大系列,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0.96亿元、4.54亿元、3.1亿元、1.7亿元。这四大IP系列的收入之和占布鲁可总营收的比例达到90.56%。【了解详情】
▌TOP TOY:正式进军海外市场
名创优品(HK.09896)在2024年报中提到,报告期内,TOP TOY品牌提供约1.11万个SKU,涵盖盲盒、积木、手办、拼装模型、玩偶、一番赏和其他潮流玩具等主要品类;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增长44.7%;按照分部收入计算税前利润为9242.8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2024年,TOP TOY正式进军海外市场,实现了中国内地与海外协同发展的新格局。报告期内,该品牌在全球的实体门店数实现86.49%的增长,达到了276家,包括40家直营店、236家名创合伙人门店。其中,272家门店位于中国内地;海外首店落户泰国,另外在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布局。
报告期内,TOP TOY通过多渠道实现总GMV达14.1亿元。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总GMV为11.48亿元,同比增长41.03%,同店GMV实现中个位数增加;交易总量为1050万,同比增长56.72%;SKU总销量增长54.26%,达到1990万;平均客单价、平均售价分别录得9.73%、8.69%的下滑,为109.5元、57.8元。
▌卡游:净利润约45亿元(筹备上市)
卡游(虽然尚未正式上市,但鉴于其最新的招股书披露了相关业绩,因而此处也一并统计)2024年实现营收100.57亿元,同比增长277.78%;毛利润67.65亿元,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44.66亿元。
按照大品类划分,卡游主营产品类别包括玩具和文具两类。玩具是该公司的主要业绩来源,2024年实现营收95.44亿元,占总营收的94.9%;毛利润为65.63亿元,毛利率为68.8%。该品类又可细分为集换式卡牌、人偶、其他玩具三类,其中集换式卡牌贡献业绩最多,2024年的营收是82亿元,占总营收的81.5%;全年销量为48.11亿包,平均销售单价为1.7元。
2024年,卡游共推出24个人偶系列,实现销量0.722亿盒,产生收入3.22亿元。其他玩具包括集换式卡牌收藏册、徽章、贴纸、立牌、冰箱贴及拼图等,2024年的营收为10.23亿元。
卡游还于2022年跨界布局了文具领域,推出了笔、本册两类产品。2024年,卡游推出58个文具系列,实现销售量1.17亿件,创造了5.13亿元的营收。【了解详情】
▌凯知乐国际:积极布局大童市场
过去一年,玩具终端销售渠道多数较为疲软。凯知乐国际(HK.02122)在年报中提到,由于市场情绪疲弱及消费降级,消费者在开支方面更为谨慎,该集团2024年录得收入同比减少15.7%至约9.74亿元;毛利率为29.3%,毛利润约为2.86亿元,同比下滑约17%;年内亏损约2.02亿元,与上年相比亏损幅度收窄4.05%。
2024年,凯知乐国际在合作品牌、市场布局规划方面有较大的变化。首先是加强了与斯平玛斯特的合作,成为其标志性IP“汪汪队立大功”、创新数码宠物品牌比斯精灵宠物机(Bitzee)、软软噗尼宠物小精灵机(Punirunes)的独家线下分销商。而与卡游的合作取得近40%的销售增长;jELLYCAT在指定零售店有售,并取得55%的增长。此外,该公司还加强了与布鲁可的合作。
报告期内,凯知乐国际成立新的业务部门,专门开拓及发展大童市场。除了在Kidsland及FAO门店整合更多大童产品外,还将Hall One大孩子门店扩展至另外4个城市,并与IP版权方紧密合作,测试IP快闪店,以加强业务多元化及扩大客户群。合作品牌方面,凯知乐国际扩大了与52TOYS、若来等大童品牌的合作。
▌德林国际:毛绒手办带动业绩上涨
得益于毛绒玩具的持续增长势头和塑胶手办模型订单的增长,德林国际(HK.01126)去年实现收入54.5亿港元,同比上涨1.8%;毛利润为12.54亿港元,同比减少6.8%;股东应占溢利为7.38亿港元,同比减少11%。
具体来看,毛绒玩具录得稳健表现,销售收入从2023年的27.37亿港元增长至本期的27.66亿港元,占总营收的50.7%。该品类的增长主要受亚洲市场推动,尤其受主题公园产品销售势头持续上扬带动。此外,欧美市场库存水平回稳,带动当地订单量逐步回升。
塑料手办模型实现收入23.11亿港元,同比增长约4%,占总收入的42.4%。报告期内,德林国际不仅增加研发投入,更通过与供应链伙伴及客户加紧合作,进一步提升产能使用率及生产效益,同时缩短生产周期及交货时间;持续监察原材料价格走势,除了与选定的供货商磋商议价外,更积极进行大宗采购,并提升厂房自动化水平以控制成本。
分市场来看,报告期内,北美洲仍是德林国际的最大地域市场,占总收入的42.3%;来自日本的销售额占总收入的24.6%,之后为中国内地的18.8%及欧洲的3.5%。
▌彩星玩具:营收利润均录得下滑
2024年,彩星玩具(HK.00869)的业绩有亮点,也有难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收9.31亿港元,同比减少16%;股东应占净溢利同比减少41.17%至本期的1.32亿港元。
报告指出,彩星玩具去年营收减少的原因在于没有影片上映带动后,“忍者龟”玩具系列销售下滑显著。同时,受《哥斯拉大战金刚2:帝国崛起》电影的优秀表现,该公司的“Godzilla x Kong”产品系列跻身美国动作模型类别前十名,抵消了“忍者龟”玩具系列销售下滑对业绩的影响。
彩星玩具还在报告中提到,去年的玩具销售毛利率为54%,同比下降3%。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零售商利用更高折扣以争取消费者;二是产品组合转向利润率较低的产品;三是准备于2025年推出的新产品开发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更高。
按照地区划分,美国仍然是彩星玩具的最大市场,占收入的70%。之后是欧洲整体占20%、美洲其他地区占6%,而3%则来自亚太地区。因此,报告特别强调美国加征关税对企业的营收将带来较大影响。
▌奇士达:组合策略拉动业绩
2024年,奇士达(HK.06918)实现营收同比大涨约66.5%,至2.19亿元;年内亏损6108.3万元,亏损幅度较上年收窄37.86%。报告强调,收益大幅增加主要是奇士达通过专注香港出口型批发商,扩大亚洲新兴市场多元化客户基础,同时实现产品多元化,向外实施低毛利销售策略,以建立有潜力市场增长点。
按照品类来看,奇士达的智能车模去年实现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约70.5%,是该公司主要的业绩来源。报告提到,该公司的智能车模大部分为“奇士达”品牌产品、其与知名汽车制造商推出的联合品牌产品;同时以OEM、ODM模式为海外客户的品牌制造产品。此外,奇士达去年还大力拓展智能交互式玩具,包括智能互动式玩具套装、活动玩具及音乐玩具等。但在2024年,该品类尚未产生任何收入。
报告还提到,奇士达2024年的毛利润约为1833.3万元,同比增长约22.0%;毛利率从2023年的约11.4%下降至报告期的约8.4%。考虑到低毛利销售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奇士达去年将部分库存原材料及电子零件以低毛利销售给客户。同时,将于2025年开始逐渐结束原材料及电子零件销售业务。
▌美力时:亏损幅度持续加大
美力时(MATRIX HOLDINGS HK.01005)2024年实现营收4.57亿港元,同比减少36.1%;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99亿港元,同比下滑191.0%,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下跌,而影响收入的因素是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的加剧。此外,物业厂房及设备,无形资产和使用权资产亦作出减值亏损。
2024年,美力时“Bright Fairy Friends”“Crushie Fluffies”“Gazillion”等自有品牌制造业务,“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RocketLeague”等原设计制造业务,以及女孩玩具系列和照明产品的销售下滑。
根据报告可知,美力时2024年营收的61.8%来自美国市场,而正因为该市场业绩不佳而使得企业整体业绩下滑。报告提到,实际工资增长放缓、过剩储蓄耗尽、持续通胀以及信用卡债务增加等因素,共同导致消费支出减少、信心受损,并促使消费者消费支出更谨慎,最终影响了销售。
为应对这些挑战,美力时仍致力于既定的品牌战略,并为“CAT”“FART NINJAS”“Furlings”“Bright Fairy Friends”等品牌推出了新的营销活动。同时推出了新的授权原设计制造产品“海绵宝宝”和自有品牌制造产品。
03
新三板上市公司
▌贝恩施:营收净利润同时增长
贝恩施始终围绕孕婴童生活场景,积极布局安抚、启智、早教、家居、出行等多个产品类别的母婴用品、玩具。2024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比上年下降 14.26%;实现净利润366.1万元,比上年增长1159.62%。能够实现净利润大涨的原因在于贝恩施于报告期内有效控制成本及费用,降低了成本率——营业成本从上期的1.13亿元减少19.72%至本期的9047.93万元。
▌精英动漫:授权收入增长
以“叶罗丽”IP享誉行业的精英动漫去年实现了扭亏为盈:报告期内,企业的营收是1.54亿元,同比增长41.15%;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增加29.67%至41.69%;净利润为1607.59万元,同比上涨140.30%。各项业绩指标得以增长的核心原因在于企业动漫授权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精英动漫的营业收入结构主要包括动漫授权、版权及承制收入和玩具及衍生品销售收入。报告期内,该公司动漫授权、版权及承制收入为1.05亿元,占总收入的68.32%,较上期增加27.53%;毛利率为51.34%,比上年同期增长54.79%。玩具及衍生品销售收入为4884.61万元,占总收入的31.68%;毛利率为20.87%,同比减少1.81%。
▌绿林幼教:内销业绩上涨显著
绿林幼教主营木制玩具,业绩来源以外销、代工为主。报告期内,企业实现营收2.13亿元,同比增长46.99%;毛利率下滑8.25%至本期的14.35%;净利润为608.04万元,同比减少70.23%。导致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是该公司外销业务、销售价格减少,营业外支出增加。
在持续巩固国外市场的同时,绿林幼教也着重推行自主设计、开发幼教装备、小家具、教具等系列产品,开拓国内市场。2024年,该公司研发产品在国内市场转换率较高,如小家具、学前运动装备等产品深受学前教育机构欢迎,国内销售同比上一年增长20%以上。
▌顺林模型:净利润大幅减少
顺林模型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精品锌合金车模、精品塑胶车模和精品树脂车模等。报告期内,该企业实现营收为9164.67万元,同比减少11.32%;净利润为2568.09元,同比减少99.91%。
其中,车辆模型营收为7608.62万元,同比减少16.21%;毛利率为46.03%,同比增长55.45%。零配件营收为38.86万元,同比减少18.98%;毛利率为70.37%,同比增长405.56%。模具及模具设计收入1478.77万元,增速为60.8%;毛利率增加24.61%至18.93%。
▌美乐雅:营收近4亿元
美乐雅的产品及收入来源为荧光娱乐制品、吹泡玩具等系列节日娱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收3.92亿元,同比增长26.75%;净利润为2401.57万元,同比上涨119.58%。
根据产品品类来看,荧光棒营收是2958.37万元,同比增长8.87%,毛利率减少2.83%至18.46%;玩具收纳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22.44%,毛利率减少2.59%至26.13%;泡泡水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44.83%,毛利率增长5.17%至27.59%;其他业务收入为24.15万元,同比大涨538.21%。
来源:中外玩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