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贵州,得益于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城市,走上餐桌,打造“从枝头到舌头”的短链销售模式,既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益,又确保新鲜食材的新鲜度和口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为农业产业注入新活力。
跨越百公里,蜂糖李的长途旅行,既见证了生鲜寄递物流网络的加速织就,也见证了农产品市场广度的不断拓展。
一袋袋刚从农户手中采摘的豌豆尖、蕨菜等蔬菜,被装上冷藏运输车运往省、市外的商超,实现了定点直供、产销对接。
在贵州,得益于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走进城市,走上餐桌,打造“从枝头到舌头”的短链销售模式,既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农民收益,又确保新鲜食材的新鲜度和口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为农业产业注入新活力。
团购搭便车 美味上餐桌
“关岭断桥枇杷,当天采摘当天送。”5月8日,贵阳市云岩区市民高宇翔打开社区团购群,一眼就看到了快团团团长潘九龙在群里发的链接。“就馋这口鲜。”
作为团购群的老顾客,高宇翔通过手机下单买到了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水果:“樱桃、柚子、猕猴桃、玉米、香椿,我都买过,很新鲜,价格也适合。”
农产品“出村进城”,上车下车即上餐桌。通过“生产基地—社区”的直接对接模式,社区团购让农产品减少了传统农产品销售中的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环节,从采收、配送至自提点形成完整闭环,既节省物流成本,又保障了产品新鲜度。
长顺县广顺镇来远村,村民穆小珍和同伴将刚采摘的新鲜蕨菜整理打包好送到村上的贵州新穗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收购点,十几个小时后,这些蕨菜将出现在几百公里外的餐桌上。“我们这段时间也没什么活做,就当是出来锻炼身体,采这个蕨菜卖给公司,1.5元一斤,每天采个四五十斤,得六七十块钱还是挺不错的。”穆小珍笑嘻嘻地说道。
通过美团优选等社区电商平台,新穗农供应链公司当天收的蕨菜第二天就能直达消费者的餐桌,“从原产地直接加工分拣,五分钟直达社区电商平台的仓库。供应链环节大大减少,能省去好多上车、下车费,也能减少生鲜在运输中的损耗,大大提升流通效率。”贵州新穗农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雷恒新说。
在新穗农供应链公司的厂房内,通过分拣、包装、贴签,线上线下双向拓销,长顺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本地产蔬菜销往全国各地。“下一步会持续深挖,对定向农业进一步探索,让越来越多的贵州农产品快速出山,鲜达四海。”雷恒新表示借助社区电商的渠道,用最高效的产销体系持续助力黔货出山。
寄递让好味道“跑”起来
镇宁自治县六马镇顺丰邮寄点,虽然距离蜂糖李子上市还有两个月,但是老板王顺祥已经开始准备包装材料。“泡沫盒子、箱子已经陆续到站。”除了材料,王顺祥的微信已经收到好几个客户的订单询问,“多数是贵阳和四川、重庆的客户,他们都已经把订单信息发过来,只要蜂糖李开始上市,我这边就马上打包发过去,第二天他们就能吃上。”
邮政快递业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农村寄递物流更加畅通。从饱满多汁的猕猴桃到果大香甜的蜂糖李,从酸甜可口的蓝莓到清香扑鼻的春日新茶,如今,越来越多的贵州特色农特产品搭乘“快车”走向全国各地。
去年3月,贵州顺丰开通了首条春茶专机航线,专机航线开通后,春茶较往年整体运输时间缩短了整整3小时。“我们运用先进的冷链技术和定制化包装方案,优化配送流程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全程货物跟踪查询,确保从采摘到送达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专业的处理和监控。”贵州顺丰特经业务组负责人银锦说。
当前,我省支持建设产地冷链物流设施,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和大型商超在贵州建设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黔货出山。
在荔波县,京东快递员韦师傅的电动车穿梭在瑶山乡的盘山公路上,蜜柚包裹里塞着手写的感谢卡:“亲,您收到的柚子24小时前还在树上哦!”这条公路已经成为县乡物流专线,也正是贵州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设的缩影。
如今,在不断构建市、县、乡、村流通体系、提升农产品流通水平的背景下,贵州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消费品进村和农产品出山的便利,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云上菜场”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
“平阳村赤松茸现采现发,贵阳市区当日直达!”贵阳市贵安新区马场镇平阳村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主播李家佳正携“山生万品”团队开启沉浸式助农电商直播。
镜头前,新鲜现摘的赤松茸裹着晨露被迅速打包,通过基地构建的“种植—采摘—直播—销售—分拣—物流”电商直播链路体系,实现从“林下到舌尖”的锁鲜直达。据悉,该直播间单场流量突破10万+,以“流量密码”探索乡村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
另一边,湄潭县兴隆镇的蔬菜种植基地,主播小李拿着一颗挂着泥土的白菜对者手机描述手里的着一颗“鲜”:“家人们,看过来!这棵刚从土里拔出来的火锅白,叶片翠绿饱满,咬一口清甜脆爽,满满都是阳光和土地的味道!”
湄潭村播中心的主播们手持镜头,将沾满晨露的蔬菜从田间采收的全过程,实时传递给屏幕另一端的万千网友。我们的蔬菜都是现采现发,新鲜直达!” 主播们边采收边与网友热情互动,详细介绍种植过程和营养价值。
这边直播忙卖菜,那边采摘、打包忙,不断涌现的订单,让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根据客户订购需求,工人们分工合作,进棚采摘、打包装袋、装箱,再将一个个蔬菜礼包装车运往客户手中。“生产即销售、田间即直播间”的场景,让各种特色小众农产品在全国范围“被看见”。
把直播间搬到田间,“互联网+农产品”的销售模式发挥了新兴电商模式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巨大潜力。通过网络平台“面对面”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全方位、多角度为直播间观众展示园区内丰收景象,加速农产品流通速度,进一步实现消费者与田间地头的农产品精准对接。
种植者摇身变成种销者,搭乘直播专车,贵州越来越多优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真正为“好产品”插上“云翅膀”,不断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乡村经济蓬勃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悦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梁圣
三审 赵勇军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