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芯片在纳米尺度雕刻未来,北京青年榜样、海淀青年榜样郭虎,以海淀青联委员的责任担当,用九年光阴证明,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芯”火,终成燎原之势!这位85后芯片工程师带领团队打破技术垄断,在实验室熬过多个长夜。 现在炎黄国芯的芯片在浩瀚九天之上为卫星保驾护航,
当抗癌小勇士平安
用清脆童声喊出“谢谢妈妈”,
当《好风起》的歌声
激荡起少年凌云志,
海淀青年用行动证明:
在时代最动人的叙事中,
青春力量从未缺席。
5月9日,
“领潮向善”2024“感动海淀”
年度文明人物(集体)颁奖典礼上,
一群年轻人的身影格外耀眼:
他们让硬核科技破冰前行,
让 “中国芯” 跳动强劲脉搏,
为卫星锻造隐形翅膀,
让机器听懂人类语言,
用志愿担当诠释青春最美的模样......
这场属于海淀的感动盛会,
正见证着新时代青年如何以奋进之姿,
书写城市文明的青春篇章。
01
硬核突破者:
在科技世界书写中国青年的志气
当芯片在纳米尺度雕刻未来,北京青年榜样、海淀青年榜样郭虎,以海淀青联委员的责任担当,用九年光阴证明,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中国“芯”火,终成燎原之势!这位85后芯片工程师带领团队打破技术垄断,在实验室熬过多个长夜。 现在炎黄国芯的芯片在浩瀚九天之上为卫星保驾护航,助力火箭、导弹、雷达、战车等国防重器,成为捍卫国家安全的关键力量,也进入民生基建之中,成为国家电网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心脏。在他看来,这不只是硅片,更是中国青年科技突围的勋章!
面对卫星电推进系统被西方“卡脖子”的困局,“星青年” 王红霞以青春为刃,向科技深水区发起冲锋。她 潜心钻研创新发明商用阵列式真空弧电推进与霍尔电推进系统,创办遨天科技推动成果在商业卫星领域落地生根,这位“星青年”用青春热血浇筑航天梦想,让海淀创新的星光璀璨夺目。
黄伟 是一位让机器“听懂”人类需求的拓荒者,他用十余年光阴写下答案,冷硬的算法也有温度,语音智能同样能成长为“国之重器”。“科技工作者的勋章,是让中国百姓触手可及的便利。”他是机器的知音,让机器“知音”。
这群年轻人将实验室当作星辰大海的起点,在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生命科学等科技领域硬核突围。
02
青春守护者:
以凡人之躯擎起生命之光
特警杨菁的故事让全场屏息:在一次救援行动中,他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下跳楼轻生的少年。“ 人民的盾牌,就要比刀锋更快!”这位退役特种兵的话,诠释了何为青年血性。
03
向善而行者:
以柔软力量重塑生命温度
她让公益之花 绽放在海淀的每个角落,用一名当代大学生的故事,诉说着青春当与奉献同行的道理。从一线服务的志愿者,到项目的策划人,王洋洋推动部门形成了“金晖行动”“青苗行动”和“团聚行动”三大志愿服务板块,覆盖海淀区多个街道下属的近百个社区。她将427小时的志愿服务时光倾注在一场场温暖的社区活动中,用行动回应初心,为海淀区的基层治理与社区和谐贡献青春力量。
她是一位用8年时间与命运抗争、 为脑癌患儿撑起一片晴空的“抗癌妈妈”。当大屏幕上播放骆静怡寒风中送外卖、烈日下擦皮鞋的画面,当9岁的小平安说“谢谢妈妈”时,全场观众无不动容。这位30岁的母亲用2980个日夜的坚守,诠释了“为母则刚”的内涵,也以善行点亮了海淀这座科技创新之城最温暖的人性之光。
深耕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王瑞以专业力量筑牢区域青少年心理防线。率先开通区域心理热线,协调配备143名心理副校长、实现中小学心理委员全覆盖,用 “一对一” 热线咨询与实地走访守护学生心灵。她以 “安全员” 的姿态,将青春期的迷茫转化为成长的契机,为三十多万心灵点亮一盏灯。
感动不是刹那烟火,
而是持续燃烧的火种。
这些青年正将感动转化为行动,
让善意的涟漪
扩散至城市每个角落。
当我们为抗癌小勇士落泪,
为生死一线的英雄震撼,
还应看见:
在海淀这片创新热土上,
无数青年正以科技为笔、
以担当为墨,
绘就新时代的文明图景。
他们证明,
青春不仅是年龄的刻度,
更是永远向潮头立的精神姿态。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