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据调查,5月11日,确认博主孙某并未自杀。孙某因一时冲动,故意编造“自杀离世”虚假信息发布至网络,并冒充亲友在评论区自导自演跟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孙某的行为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调查。 (5
□肖铖权(西南科技大学)
5月13日,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据调查,5月11日,确认博主孙某并未自杀。孙某因一时冲动,故意编造“自杀离世”虚假信息发布至网络,并冒充亲友在评论区自导自演跟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孙某的行为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公安机关已依法立案调查。 (5月13日 《北京日报》)
事实上,类似网红孙某的虚假摆拍事件并非个案。近年来,近年来,网红圈“卖惨摆拍”现象屡见不鲜。从“点读机女孩发库存视频炒作病情博流量”到“阿姨博主卖惨求打赏”,部分短视频创作者和不良MCN机构在“注意力经济”的驱动下,为追逐流量不择手段,将严肃的生命议题扭曲为了牟利工具。与此同时,部分平台对高流量仍然拥有盲目崇拜,使得这类虚假内容凭借算法推荐能够获得高曝光,形成了“越摆拍越获利”的不良示范。在短视频创作者与平台的资本合谋下,使得这类以“自杀”博流量的视频仍然能够大范围传播。
自杀本是严肃的生命议题,却在流量追逐中成为了欺骗公众善意的消费品。当公众一次次为“离世博主没离世”的反转剧情错愕,当善意一次次被证明是“狼来了”的游戏,这将耗费着人们对真实苦难的接受能力,让真正身处困境者反而得不到援手,社会互帮互助的情感基础也将持续遭到冲击。
遏制此类网红乱象,仍需要多方协同发力。网红与部分机构应明白以消费生命为话题的短视频不仅违背公序良俗,更可能触犯法律红线。短视频创作者应多致力于创作积极、富有启发性的内容,以真诚表达获得公众认可;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需建立严格内容审核机制,同时优化算法机制,为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创作者提供更多曝光;此外,监管部门也应依法加大对虚构摆拍的事实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专项立法,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朗。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生命尊严更容不得亵渎。当“眼泪”成为流量筹码,当“死亡”被包装成吸睛道具,社会信息交流中最珍贵的信任根基正被一点点蚕食。唯有让流量回归真实价值的轨道,网络空间才能真正成为滋养精神文明的家园,“狼来了”的流量游戏之风当休矣。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