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高管diss吉利“烂车”,为啥车企内卷这么狠?【2025热议】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21:32 1

摘要:流量战争的冰山一角奇瑞营销副总姚飞在车主群diss吉利银河星耀8,称其“二排挤”“音响烂”。这不是个人情绪失控,而是车企在社交媒体时代抢占用户心智的缩影。

中国车企的“互怼”不是掰扯,是内卷到极致的求生战!奇瑞高管一句“烂车一台”点燃舆论,背后却是新能源赛道你死我活的流量与技术博弈。

1. 流量战争的冰山一角
奇瑞营销副总姚飞在车主群diss吉利银河星耀8,称其“二排挤”“音响烂”。这不是个人情绪失控,而是车企在社交媒体时代抢占用户心智的缩影。

2025年Q1,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38%,达260万辆(中汽协数据),但市场集中度CR5(前五车企市占率)已超60%。中小品牌不博眼球,就得被挤出局。就像短视频平台的主播互怼,车企高管“开麦”是为了把用户拉进自己的直播间。姚飞的言论虽翻车,却让奇瑞风云A9的盲订热度涨了12%(抖音数据)。

2. 产品竞争的生死线
奇瑞风云A9和吉利银河星耀8直接对标:

风云A9:插混中大型轿车,盲订价10万+,主打性价比。银河星耀8:电混轿车,限时售价11.58万起,背靠吉利93万+销量(2025年4月数据)。
两者目标用户重叠率超80%,价格战和口碑战已白热化。美国车企如特斯拉靠技术碾压,日本车企如丰田靠供应链稳定,中国车企却靠“嘴炮+产品”双管齐下。

3. 行业规范的阵痛期
奇瑞迅速“封杀”姚飞,吉利高管杨学良“翻篇”回应,展现了大厂风范。但这背后是中国车企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化的必经之路。

过去10年,中国车企靠“模仿+低价”突围;未来5年,品牌力和技术力将成为胜负手。彩蛋互动:你觉得车企高管该不该亲自下场“撕”?评论区告诉我!“车企高管互怼,不是宫斗剧,是新能源赛道的生死擂台!”“奇瑞吉利翻篇了,但中国车企的内卷才刚开始。”“骂对手‘烂车’一时爽,品牌口碑火葬场。”

真相1:高管“失言”是有意还是无意?
姚飞的言论发生在“车主群”,看似私人吐槽,实则精准触达核心用户。

独家信源:据业内人士透露,车企高管常在私域群“带节奏”,以此测试市场反应。姚飞的抖音账号迅速设为私密,说明奇瑞内部早有危机公关预案。避坑指南:想当键盘侠的高管们,记住:互联网有记忆,截图比你跑得快。

真相2:消费者到底买不买账?
用户对“掰扯”既爱看又反感。

数据支撑:热帖显示,52%的网友认为高管diss对手“low”,但73%表示会因此关注两款车的参数对比。生活场景:就像你逛奶茶店,店员A说隔壁B的珍珠Q弹不行,你会生气,但大概率会去B店试试。

真相3:中国车企的未来在哪?
奇瑞和吉利的“握手言和”传递信号:内卷不能只靠嘴炮,技术才是硬通货。

前沿理论:参考“红海战略”,中国车企需从价格战转向差异化创新,比如奇瑞的混动技术、吉利的智能座舱。亚文化梗:车企高管别再“凡尔赛”了,拿出“硬核玩家”的实力,C位出道吧!

中国车企的“互怼”大戏,你站奇瑞还是吉利?还是觉得都该埋头搞技术?
试试这个:打开懂车帝,搜“风云A9”或“银河星耀8”,看看用户真实评价,分享一条你觉得最硬核的吐槽或夸奖给我!

来源:后百科全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