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日落幕的第二届“湾区乐龄”合唱艺术周暨第16届“永远的辉煌”合唱艺术展演中,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参赛的三支中老年合唱团全部获得混声组金奖,占此组别20支金奖团队的15%,成为全场焦点。其中,成立仅四年的招商街道采桑子合唱团以混声组第八名的佳绩蝉联金奖,并受
在近日落幕的第二届“湾区乐龄”合唱艺术周暨第16届“永远的辉煌”合唱艺术展演中,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参赛的三支中老年合唱团全部获得混声组金奖,占此组别20支金奖团队的15%,成为全场焦点。其中,成立仅四年的招商街道采桑子合唱团以混声组第八名的佳绩蝉联金奖,并受邀登上深圳大剧院音乐厅颁奖音乐会舞台,彰显基层老年文艺团队的“深圳速度”。
合唱艺术展演。
三金闪耀:从“新苗”到“标杆”的跨越
据悉,本届赛事吸引了全国80支团队参加,角逐混声组奖项的团队61支,竞争激烈程度为历届之最。招商街道三支团队凭借扎实功底脱颖而出。
采桑子合唱团连续两届斩获金奖,并连续两届受邀参加颁奖音乐会演出。四海情合唱团连续两届获得金奖,星光合唱团则由上届的银奖晋级金奖。三支团队共同实现“三金满贯”。
合唱团参与艺术展演。
值得一提是,采桑子合唱团自2020年成立以来,年年有进步,2022年参加第七届“深圳老有才”决赛获铜奖;2023年参加大湾区合唱艺术周合唱比赛获金奖;2024年参加首届“湾区乐龄”合唱艺术周暨第15届“永远的辉煌”合唱艺术展演获混声组金奖第五,并受邀参加颁奖音乐会的演出;此次则蝉联金奖;被誉为“南山快速成长合唱团”。
科学管理:“四层梯队”+“四步进阶”,锻造“速成采桑子”
采桑子合唱团的快速成长,源于该团创新的“双轨管理”与专业化培养体系。
参与艺术展演的合唱团。
南都记者了解到,合唱团采取管理双轨制,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周春虎(深圳市合唱协会副主席)主导艺术创作与声部训练,以团长牵头的行政团队负责后勤保障与品牌传播,实现“专业+效率”双驱动。
建设人才四梯队,即构建“导师-骨干-主力-后备”人才链,通过定期考核动态优化,确保团队活力。
采取教学四步法,即“个人视唱-群组互评-分声部磨合-全团合成”进阶模式,让合唱爱好者系统提升。
“我们不少团员合唱基础并不好,但通过科学的‘阶梯式成长’,现在能完成一些高难度曲目。”采桑子合唱团指挥周春虎表示,团队中有声乐专业的退休人员、从交响乐团合唱团退伍的合唱骨干、大批合唱多年的爱好者,还有资深的退休企管人员负责策划与宣传,多元背景成员碰撞出独特艺术火花。
街道赋能:让高雅艺术成为“中老年必修课”
招商街道的“文化养老”实践,打破了传统中老年活动“唱歌跳舞”的刻板印象。
据了解,在政策引领方面,将“学习型养老”纳入街道民生工程,每年通过“幸福老人”“民生微实事”等项目投入资金支持中老年艺术团队。
在资源整合方面,联动市区长青老龄大学、市合唱协会等文化专业机构,为团队提供大师课、大师工作坊等进阶资源。
此外,在模式创新方面,在传统活动中植入交响乐伴奏、诗歌朗诵等跨界元素。
合唱艺术展演。
“让中老人在艺术追求中找到价值感,比单纯健身更有助于身心健康。”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群众性合唱活动蓬勃开展,通过规律排练与舞台实践,使参与者身心状态显著改善,促进了街道和社区的基层建设。
行业启示:基层中老年文艺如何破圈
基层中老年文艺如何破圈?南都记者注意到,招商街道样本揭示,中老年艺术团体的高质量发展需破解三大痛点。
其中,在专业化方面,为避免“老年大学式松散教学”,需引入职业艺术家制定系统训练方案。
在可持续性方面,通过梯队建设与赛事参与,形成“老带新、传帮带”的良性循环。
在社会认同方面,以高质量演出反哺社区,如采桑子合唱团每年数次举办公益音乐会,带动辖区艺术氛围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来源:南都N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