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3日,由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和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川派教育名家”大讲堂活动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顺利举办。活动以“学习新思想,争做教育家”为主题,汇聚全省名师名家代表,通过案例分享、圆桌对话、专家引领多种方式,深度解码教育家精神的
5月13日,由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和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川派教育名家”大讲堂活动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顺利举办。活动以“学习新思想,争做教育家”为主题,汇聚全省名师名家代表,通过案例分享、圆桌对话、专家引领多种方式,深度解码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为教育强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精神领航,筑牢教师成长之基
活动开幕式由四川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何庆主持,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正华为活动致辞,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永刚出席活动并讲话。
四川举办“教育名家”大讲堂活动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举措。冯永刚谈到,全省教师要立足新时代,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坚持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不断锤炼品格、提升能力、自我实现;要着眼高质量,系统推动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转化,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省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突出培根铸魂、赋能提质、尊师重教,搭建教育家精神叙事平台,讲好“四川”教育家故事。
实践探索,解码高质量发展密码
“讲探索”单元,由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党委书记黄敏洁主持,5位讲述人以鲜活案例分享所在学校、地区的教育实践和经验智慧,解码教育高质量发展密码。
生态教育的光合作用。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校长雷春分享了一所普通公立小学从一粒种子变成一片林子,实现文化生长与精神远征的故事。从点燃火种、守护火种到传递火种,他们以“带着体温的远征”生动回答了“教育何为”这一时代命题。
未来学校的治理革命。成都石室联合中学党委书记、集团总校长宋奕云分享了学校以“面向未来的新生态学校”作为愿景,锚定学术引领与师生关系重构,推行“包定导”人事改革和“365”治理体系,实现战略分层、六方协同、五域联动,推动学校在传承中变革与发展。
民族教育的突围之路。四川省雷波中学校党委书记徐华讲述了学校以“深耕、破局、坚守”为路径,在贫瘠中培育希望的故事。深耕课堂,创新“小步子教学法”重塑学生信心;实施“青蓝工程”,以文化浸润凝聚“苦干实干”精神;借成都七中网校直播课堂,摸索“六字法”,破局资源困境;开设艺体班,践行“多元成才”。
区域教师发展的看见哲学。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璀从一所学校的破壁生长、一个区域的层级贯通、一群教育家型教师的知与行分享如何看见教师内心的力量、行动的力量。
特殊教育的生命之光。仁寿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颜志霞讲述了仁寿特校21年坚守“真爱为本”,让每个特殊生命都绽放光彩的故事。
智慧交锋,破译教育现代化核心命题
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罗哲主持圆桌对话环节,7位本土教育名家围绕教育价值追求、教师专业成长、文化传承与创新、县域高中教育振兴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教育价值追求。巴中市巴州区第一小学校党总支书记唐振华提出中国教育需以“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根基,以政策推动教育公平与个性并重、培养有温度的教育家、从知识到素养培育重构课程、让教育回归人的全面发展等观点。四川省广安中学党委书记田秀敏认为遵从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帮助孩子成长为应该的模样,让花成花开艳丽,让树成树育森林,是当代中国教育家的社会担当,是教育家精神的最高境界。
名师集群发展。达州市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党总支书记王仕斌提出把名校长工作室的建设作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一部分,始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武装、以办学实践为阵地,从独善其身到美美与共、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单向输出到多维互动,从自我超越到共同卓越。
文化传承创新。成都草堂小学党总支书记金波以“传承、积淀、创造”为关键词探讨学校历史、文化的教育根脉与时代创新的有机融合;自贡市沿滩区沿滩第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邱良着眼“诗书教育”探讨“文化传承、培根铸魂、心怀天下”的教育思想与实践路径。
县域高中振兴。雅安市田家炳中学党委书记刘远明围绕“县中困境”的破局,探讨目标融合、资源融合、学段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融通培养模式,致力于办家门口好学校;四川省资阳中学校长李智刚聚焦“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提出以三大行动、四大工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资源共享、内涵发展让所有孩子真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理念。
罗哲在总结中提出,对话嘉宾身上体现出“家国情怀、兼容并蓄、知行合一、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四川教育的多样化特征在中国大地上绘制成一幅壮美画卷,无川不成军,无川不成行,“川成军、川成行”就是四川教育名家的共同特性。
理论创新,锚定教育改革未来坐标
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李江源高度评价四川教育名家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中,紧扣教育强国、教育高质量发展、育人方式转变、教育公平正义的脉搏,扎根四川大地,以鲜活教育实践,讲述了川味浓郁的教育故事。他强调四川教育需以“治理创新”为基,以“文化根脉”为魂,以“五育并举”为要,在“公平与质量”的平衡中探索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路径。
第二届“教育名家”大讲堂,正以四川经验为中国教育现代化提供鲜活注脚。正如活动主持人黄敏洁所言:从育人理念到治校方略,从改革探索到精神传承,14位教育名家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人的使命担当,呈现了四川教育创新发展的鲜活案例,彰显了四川省名校长的办学智慧与师者风范。又如一位参与教师所言:“这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份行动指南。‘躬耕教坛、强国有我’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的成长路径。”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教师发展中心、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四川教育电视台)、成都市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领导出席活动。四川省卓越校长工作室成员代表、四川师范大学优秀师范生代表、高新区中小学教师校长代表等160余人线下参与,全省中小学教师校长3.2万人在线观看直播,共同见证四川“教育名家”风采。(鄢春苗)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