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自编自导“自杀” 靠谎言堆砌的流量终将崩塌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22:51 2

摘要:深夜,一条写着“活着真的好累”的微博突然出现在百万粉丝网红主页,配图里散落的药片、凌乱的窗台,瞬间刺痛无数网友的心。评论区里,安慰的话语刷屏,甚至有粉丝心急如焚地联系警方。然而,当人们焦急等待后续时,剧情却急转直下,警方通报证实,这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杀”戏

深夜,一条写着“活着真的好累”的微博突然出现在百万粉丝网红主页,配图里散落的药片、凌乱的窗台,瞬间刺痛无数网友的心。评论区里,安慰的话语刷屏,甚至有粉丝心急如焚地联系警方。然而,当人们焦急等待后续时,剧情却急转直下,警方通报证实,这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杀”戏码,只为收割流量。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这场自编自导的闹剧,撕开了网络生态的一角。公众对生命的悲悯、对弱者的共情,成了某些网红眼里的流量密码。该网红通过编造被勒索、遭受网暴等情节,在短时间内掀起舆论狂潮,账号数据也随着网友的担忧与愤怒一路飙升。

这种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一方面,严重浪费了公共资源。警方为核实情况,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影响对其他真正需要帮助的案件的处理。另一方面,虚假的“自杀”信息极易误导公众,让大众对网络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削弱公众对网络内容的信任。长此以往,当真正的自杀求助信息出现时,可能会被大众忽视,导致悲剧发生。

而且,此类行为传递出不良价值观,若不加以制止,可能引发更多人效仿,破坏网络生态。

网络并非法外之地,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社会秩序,已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此次事件中,警方迅速行动,对涉事网红立案调查,给其他妄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博眼球的人敲响警钟。

遏制此类现象,平台、监管部门和创作者都应承担起相应责任。而公众在面对网络信息时,也需保持理性和谨慎,不盲目跟风、轻信,多一些思考和判断,让网络空间多一些真实,少一些闹剧。

编辑: 朱声波

责编: 赵歆

来源:看看新闻Knew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