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一年办5个宴席收礼,结果50岁大寿没一人参加,他做了个决定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23:03 1

摘要:徐国强是镇上出了名的“宴席大户”,他精于计算每一份人情背后的价值,把感情变成账本上冰冷的数字。

在一个小镇上,人情往来如同流水,有人借此攫取利益,有人因此深陷其中。

徐国强是镇上出了名的“宴席大户”,他精于计算每一份人情背后的价值,把感情变成账本上冰冷的数字。

他坚信人情就是一场无声的交易,谁也别想逃脱这张精心编织的网。

他从未想过,当人情变成纯粹的交易,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东西就会悄然消失。这是一个关于失去与重获的故事。

01

徐国强站在镇上最好的酒店大堂里,手里拿着一叠烫金请柬,脸上带着满意的微笑。这是今年他办的第三场宴席——侄女徐佳大学毕业宴。前几个月,他已经为儿子徐志明的晋升和妻子刘兰芳的生日各办了一场。

“老板,这次还是按上次的标准,十五桌,每桌十二个人,酒水都要最好的。”徐国强拍了拍酒店经理的肩膀,语气熟稔。

回到家,徐国强小心翼翼地从书柜深处取出一本厚厚的账本,这是他多年来精心记录的礼金簿。每一场宴席,每一位宾客,每一笔礼金,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上面。

“老徐,你又在忙那个?”刘兰芳端着一杯茶走过来,语气中有些无奈。

徐国强头也不抬:“这能不记清楚吗?要是哪家有事少送了,将来有人问起来多难看。”

刘兰芳叹了口气,轻声道:“可你这一年到头光办宴席,亲戚朋友会不会有负担?”

“这叫什么话?”徐国强放下笔,不满地看着妻子,“我这是给他们机会表达心意!再说了,咱们家条件好,办宴席是给大家长脸,谁会有负担?”

第二天,徐国强照例去老街的茶馆打麻将。一进门,几位老朋友就招呼他。

“老徐来了!听说又要办宴席啊?”王老五笑着问道。

徐国强坐下来,得意地说:“侄女大学毕业,总得表示表示。”

李大头搓着麻将牌,笑道:“你这一年得办几场?我记不清了。”

“算上年底的大寿,今年五场吧。”徐国强倒了杯茶,“这有什么,礼尚往来嘛。”

“五场?”张三摇摇头,“我要是办这么多,老婆非跟我闹离婚不可。”

徐国强哈哈大笑:“你们不懂,这是投资!上次志明晋升宴,净赚两万三。我算过,办一场宴席,成本一万出头,礼金至少三万,怎么算都赚。”

几个朋友面面相觑,李大头小声道:“老徐,人情不是这么算的吧?”

“怎么不是?”徐国强认真地说,“我这账本记了二十年,清清楚楚。谁家出了事,送多少,我都记着呢。三年不办宴,人情就凉了,这是规律。”

周末,徐志明从城里回家。他刚进门,徐国强就兴冲冲地拿出一沓请柬。

“儿子,你看,这是你晋升宴的照片册,做得不错吧?我让人特意做了二十本,你带几本去单位发发。”

徐志明皱着眉头接过来,没有翻开:“爸,我都说了不想办这个宴席。单位同事都笑话我呢。”

“笑话什么?”徐国强不解,“这是长脸的事啊!你看单位领导不是也来了吗?”

“他们是给您面子才来的,”徐志明放下照片册,疲惫地说,“现在年轻人不兴这一套了。”

徐国强脸色一沉:“什么叫不兴这一套?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你在城里待久了,忘本了是不是?”

饭桌上,徐国强又提起了宴席的事:“志明,听说你女朋友家条件不错?等你们定亲,宴席得办大点。”

徐志明放下筷子:“爸,我跟小雨才交往几个月,您这就想到宴席了?”

“早做准备嘛!”徐国强兴致勃勃,“我已经看好了市里的五星级酒店,比咱镇上的档次高多了。”

“我不想办!”徐志明突然提高了声音,“每次回家都是宴席宴席,您就不能关心关心我的工作、生活吗?”

02

下午,徐国强的妹妹徐小燕来访。她是镇上小学的老师,为人温和,很少与人发生冲突。

“哥,听说你又要办宴席?”徐小燕一边帮嫂子择菜,一边问道。

徐国强得意地说:“是啊,刚买了新车,总得请亲朋好友吃顿饭。”

徐小燕放下手中的菜,认真地说:“哥,我想跟你说句实话。镇上人都在议论你一年到头光办宴席收礼。”

“议论就议论,”徐国强不以为然,“他们是嫉妒我风光!”

“不是嫉妒,”徐小燕摇头,“大家都觉得你太功利了。宴席可以办,可一年办五场,亲朋好友的负担有多重,你想过吗?”

徐国强脸色一变:“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请客是看得起他们!再说了,我家宴席规格高,他们也有面子!”

“哥,人情不是这么算的,”徐小燕语重心长,“真正的亲情友情不在乎这些虚的。”

“你懂什么?”徐国强不耐烦地说,“你自己结婚都不肯办宴席,让全家人多没面子!要不是我帮你办,你在学校能抬得起头吗?”

徐国强去建材店的路上,经过理发店时,听到里面有人在谈论他。

“徐国强家又要办宴席了,这已经是今年第四场了吧?”

“可不是,我这礼金都快送不起了!”

“听说他有本账簿,专门记录谁送了多少钱,到时候一分不差地还。”

“那还不如直接借钱呢,至少不用吃那顿饭!”

几个人哄堂大笑,徐国强脸上火辣辣的,快步走开了。

傍晚,徐国强经过老中医白玉堂的诊所。白玉堂正好送走最后一位病人,看见徐国强,招手叫住他。

白玉堂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国强啊,人这辈子,攒的不该是礼金,而是情分。礼金再多,到头来也是身外物;情分深厚,才是真正的财富。”

徐国强心里不以为然,嘴上却说:“白老教训得是,我记住了。”

徐国强忙着派发侄女毕业宴的请柬,没注意到镇上人们收到请柬时的表情越来越复杂。

周晓芳是徐小燕的同事,拿到请柬后,第一时间跑到徐小燕的办公室抱怨。

“小燕,你哥又发请柬了,这是今年第四次了!我这工资才多少,哪负担得起?”

徐小燕尴尬得无地自容:“对不起,我哥他...”

“我知道不关你的事,”周晓芳打断她,“可你得管管你哥呀!镇上人都快被他逼疯了!”

放学后,徐小燕去菜市场买菜,听到几位大妈在议论。

“听说徐国强今年又要办大寿宴了,五十大寿,肯定要大办特办。”

“可不是,这家人一年到头就知道办宴席收礼,腻不腻啊?”

“我家老头说了,这次无论如何也不去了,随个红包意思意思得了。”

徐小燕默默走开,心里又气又难过。哥哥什么时候变成了镇上人人避之不及的人物?

03

徐志明带着女朋友林小雨回家,本想给父母一个惊喜。刚进家门,就看到徐国强正在书房里研究酒席菜单。

“爸,我们回来了。”徐志明喊道。

徐国强抬头,看到儿子身边的年轻女孩,立刻露出热情的笑容:“哎呀,这是小雨吧?快进来坐!老婆,儿子带女朋友回来了!”

林小雨礼貌地叫了声叔叔阿姨,坐下来。徐国强上下打量着她,越看越满意。

“志明,你这眼光不错啊!小雨家是做什么的?”

林小雨有些局促:“我爸是大学教授,妈妈在医院工作。”

“好啊,好啊!”徐国强眼睛一亮,“条件这么好,那订婚宴至少得办二十桌!”

徐志明和林小雨面面相觑。徐志明赶紧说:“爸,我们还早呢,才交往几个月。”

“早做准备嘛!”徐国强兴高采烈,完全没注意儿子的尴尬,“小雨,你们学校的领导得请吧?你爸妈的同事也得请。这样下来,礼金肯定不少...”

晚上,徐志明送林小雨去镇上唯一的宾馆住下。路上,林小雨欲言又止。

“志明,你爸爸他...”

徐志明叹气:“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他就这样,把人情世故看得太重了。”

林小雨小声说:“可他一见面就谈礼金,让我有点不适应。”

刘兰芳整理老宴席的礼金簿,发现很多曾经亲密的朋友近年来都渐渐减少了往来。她试着向丈夫表达担忧。

“老徐,你看这礼金簿,李家三年没来往了,王家两年没消息了。是不是我们办宴席太频繁,大家有负担?”

徐国强头也不抬:“那是他们不懂感恩!我们家办宴席,档次高、面子足,他们应该感谢我们给他们机会!”

刘兰芳犹豫了一下,又说:“可是最近派请柬,总觉得大家不太热情了...”

“那是你多心了!”徐国强打断她,“等我五十大寿那天,你看谁敢不来!那可是场面最大的一次,我要让全镇人都看看我徐国强的排场!”

晚上,刘兰芳独自坐在卧室里,看着梳妆台上的全家福,那是十年前拍的,徐国强笑得灿烂,儿子还小,全家人其乐融融。现在想想,那时候他们虽然没有现在富裕,却比现在幸福得多。

徐志明的儿子出生了,徐国强高兴得不得了,立刻张罗着办满月宴。这是今年的第五场宴席,徐国强特意挑了镇上最大的酒店,预订了十五桌。

宴席当天,徐国强穿着崭新的西装,早早地站在门口迎客。可到了预定时间,只来了不到十桌人,其中还有很多是徐志明从城里请来的同事。

敬完酒,徐国强回到主桌,脸色铁青。徐志明察觉出不对劲,低声问:“爸,怎么了?”

徐国强压低声音,怒气冲冲:“你看看,王老五他们那桌,礼金才五百!上次他女儿结婚,我送了一千二!这不是欺负人吗?”

徐志明皱眉:“爸,今天是给小陈庆祝满月,您怎么还惦记礼金啊?”

“这怎么能不计较?”徐国强理直气壮,“人情债,比什么都重要!”

徐志明忍无可忍,站起身来:“爸,够了!今天是我儿子的满月,不是您的收礼现场!”

他的声音不小,周围几桌的客人都听到了,场面一时尴尬至极。徐志明红着脸,拉着妻子和抱着孩子的保姆,匆匆离席。

04

社区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老年健康讲座,徐国强陪妻子去听。一进门,他就注意到氛围有些不对。

以前,他一出现,总有人上前打招呼,恭维几句。今天,大家明显地回避着他的目光,就连往日热情的张大妈,也只是远远地点点头。

讲座结束后,社区主任组织大家做游戏。以往,徐国强总是积极参与,今天却没人找他组队。他站在一旁,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

回家路上,徐国强闷闷不乐。刘兰芳小心翼翼地问:“老徐,你怎么了?”

“没什么,”徐国强硬撑着,“就是觉得那些人太没礼貌了!以前我办宴席请他们,他们来得多高兴啊!现在见了面,理都不理我!”

刘兰芳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实情:“老徐,你没发现吗?最近这两年,咱们家办宴席,来的人越来越少了。”

“那是他们不懂感恩!”徐国强气呼呼地说,“等我五十大寿那天,我要让全镇人都看看,谁敢不给我徐国强面子!”

徐国强为自己的五十大寿做了空前的准备。他预订了县城最好的五星级酒店,定制了烫金请柬,甚至请来了县里有名的歌手表演。

“老徐,你看这请柬怎么样?”刘兰芳拿着样品给丈夫看。

徐国强接过来,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就是有点贵。一个八块,两百个就是一千六百。”

“要不少印一些?”刘兰芳小心地建议,“两百张是不是太多了?”

“一个都不能少!”徐国强坚决地说,“这次我要把所有人都请来,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徐国强的排场!”

徐国强亲自去县城考察酒店,预订了最豪华的宴会厅,确定了十五桌的规模。酒店经理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建议他可以考虑一些特色节目。

“徐先生,我们可以安排歌舞表演,还可以准备幻灯片回顾您的人生经历,这在寿宴上很受欢迎。”

徐国强一口答应:“都要!越隆重越好!还有,酒水全部用最好的!”

徐小燕收到哥哥的请柬,心里很是纠结。作为亲妹妹,她当然应该去参加哥哥的大寿。可这些年,哥哥越来越沉迷于办宴席收礼,让她很是无奈。

周晓芳看到她桌上的请柬,忍不住说:“又是你哥?这都第几次了?”

徐小燕尴尬地笑笑:“五十大寿,总要去的。”

周晓芳压低声音:“你知道吗?全镇人都在讨论如何避开这场宴席。有的说身体不舒服,有的说出差,有的干脆准备一个红包,让人带过去就完事了。”

徐志明接到父亲的电话,不情愿地答应出席,但拒绝帮忙张罗。

“爸,我就带小雨和孩子过去,其他的真帮不上忙。单位最近太忙了。”

徐国强有些失望,但没多说什么:“那行吧,你们务必准时到。我订了县城最好的酒店,很有面子的!”

挂了电话,徐志明对妻子说:“我爸又在筹办大寿宴,这次更夸张,去了县城最好的酒店。”

林小雨小声说:“你爸这样,会不会有点太...”

“我知道,”徐志明无奈地说,“可我劝不动他。这么多年了,他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05

宴会前一天,酒店经理打来电话确认最终人数。徐国强自信满满地回答:“就按原计划,十五桌,每桌十二人。”

挂了电话,刘兰芳忧心忡忡地说:“老徐,你确定会有这么多人来吗?我看回复的不多啊。”

“那是他们不好意思直接说,”徐国强满不在乎,“放心吧,到时候肯定都会来的。咱们这么多年的人情网,谁敢不给面子?”

刘兰芳看着账单上的数字,心里一阵发紧。光定金就付了一万,最终结账至少要三万多。如果来的人少,岂不是亏大了?

徐国强似乎看出了妻子的担忧,拍拍她的肩膀:“别担心,这次肯定赚!我算过了,按照往年的经验,每人至少随五百,十五桌就是九万。扣除成本,至少能赚五万!”

晚上,徐国强熬夜整理座位安排,把每一位宾客的位置都仔细规划好。他特意把那些关系好、预计礼金多的宾客安排在靠前的位置,把关系一般的安排在后面。

大寿当天,徐国强一大早就起床,精心打扮好,穿上新买的深蓝色西装,领口别上金色的寿星胸针,看起来精神抖擞。

“老婆,怎么样?我看起来像不像成功人士?”徐国强对着镜子转了一圈,得意地问。

到了酒店,一切布置得很完美。宴会厅挂满了红色的气球和彩带,舞台上有“徐国强五十华诞”的大字,每张桌子上都摆着鲜花和寿桃。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快到宴席开始的时间了,宴会厅里依然空荡荡的。

徐国强站在门口,急切地往外张望:“怎么还没人来?都几点了!”

又过了半小时,只零零散散来了几个人——几位不太熟的远房亲戚,两个老同学,还有徐小燕一家。

徐小燕带着歉意的礼物,有些尴尬地说:“哥,祝你生日快乐。李明有急事来不了,让我代他向你问好。”

又过了一个小时,徐志明打来电话,说公司有急事走不开,只能让妻子带着孩子过来。徐国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最终,在豪华的宴会厅里,十五桌只坐了不到两桌人。全部到场人数不足十人,与预订的十五桌形成鲜明对比。徐国强打了十几个电话,得到的答复都是“抱歉,有事来不了”。

徐国强看着空荡荡的宴会厅,突然感到天旋地转。

徐国强面对几乎空荡的宴会厅,情绪急剧崩溃。他先是指责刘兰芳:“都怪你!请柬没发好!”

接着,他又怒斥服务员:“你们把宴会厅安排在这么偏僻的位置,客人都找不到!”

服务员委屈地解释:“先生,这是我们最大、最好的宴会厅啊...”

徐国强不听解释,继续发泄:“菜品准备得太慢了!人都等不及了!”

在场的亲友都低着头,不敢说话。气氛尴尬至极。

突然,徐国强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坐在主桌旁。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空荡荡的桌椅,是亲友们尴尬的表情,是妻子忧虑的眼神。

这一刻,他仿佛明白了什么,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下来。

“为什么?为什么没人来?我对大家不够好吗?我办的宴席不够隆重吗?”

徐国强猛地站起来,推开想要安慰他的徐小燕,踉踉跄跄地冲出宴会厅。这一幕被恰好路过的镇民用手机拍下,很快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视频中,徐国强狼狈地跑出豪华酒店,脸上挂着泪水,背影显得异常落寞。

06

徐国强躲在酒店楼梯间痛哭,突然听到两位服务员从楼上走下来,正在小声议论。

“那个徐先生真可怜,订了十五桌,结果没几个人来。”

“可不是,听说他在镇上是出了名的'礼金大户',一年到头光办宴席收礼。”

“哦,原来是他啊!我表姐就住那个镇上,说镇上人都避着他呢,都说'徐家宴席,十年不去'!”

“这么夸张?为什么啊?”

“听说他有本账簿,专门记录谁送了多少钱,将来好一分不差地还。把人情世故搞得跟做生意似的,谁还愿意来往啊?”

徐国强听到这番话,如遭雷击!他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这么多年来追求的“面子”,到头来竟是如此虚无。为了这些虚无的东西,他失去了多少真实的亲情和友谊啊!“徐家宴席,十年不去”这句话像一把尖刀,深深刺入他的心脏。

他突然回想起过去几年的种种迹象:亲友们敷衍的笑容,躲闪的眼神,推脱的借口...原来不是他们不懂感恩,而是他把人情变成了交易,让大家不堪重负。这么多年来,他自以为是的“人情投资”,在别人眼里竟是如此不堪。

宴席结束后,徐国强没有回家,独自一人来到镇边的小河边。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他坐在河边的石头上,回顾自己的人生。从小,他就看重人情世故,相信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情就寸步难行。

结婚后,他开始办宴席,起初是为了庆祝生活中的喜事,后来渐渐发现,每次办宴席都能收到不少礼金。于是,宴席越办越多,礼金簿也越来越厚。

想到这里,徐国强苦笑了一下。他以为自己很聪明,把人情世故玩得炉火纯青,结果却适得其反,把亲情友情变成了一场交易。

河面上飘过一片落叶,徐国强看着它慢慢远去。他突然明白,自己苦心经营的“人情网”,其实就像这片落叶,看似漂亮,实则空虚,终将随波逐流,不留痕迹。

回到家,他发现家里空无一人。桌上放着一张纸条:“老徐,我去志明家住几天。你冷静冷静吧。——兰芳”

徐国强给儿子打电话,想问问妻子的情况,电话响了很久都没人接。最后,是儿媳林小雨接的电话,告诉他妻子已经睡了,但他知道这明显是在撒谎。

挂了电话,徐国强坐在沙发上,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多年的婚姻中,这是第一次没有妻子在身边。他这才明白,自己这么多年来,追求的“面子”,到头来竟是如此虚无。为了这些虚无的东西,他失去了多少真实的亲情和友谊啊!

第二天一早,徐国强给妻子打电话,想让她回家,却被告知刘兰芳还在睡觉。

他只好独自一人在家吃早餐,这还是结婚几十年来第一次。以前,每天早上都是刘兰芳早早起床,为他准备好一切。他从未想过,没有妻子的日子会这样不便。

正当他笨手笨脚地煮着面条,门铃响了。他打开门,看到妹妹徐小燕站在门外,手里提着早餐。

“哥,我给你带了早餐。”徐小燕的语气有些生硬,但眼神中充满关切。

“兰芳嫂子去哪了?”徐小燕打破沉默。

“去志明家了。”徐国强低着头,声音很低。

徐小燕叹了口气:“哥,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徐国强抬起头,眼中满是困惑和痛苦:“我不明白,我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经营人情网,为什么到头来...”

“因为你把人情变成了交易!”徐小燕打断他,“哥,你知道镇上人都怎么评价你吗?'礼金徐'!'徐家宴席,十年不去!'这些外号你知道吗?”

徐国强脸色煞白,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些绰号。

“哥,你这些年一心扑在办宴席收礼上,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东西——真情实意。你的礼金簿记得再清楚,也换不来真正的感情。”

就在这时,徐国强的手机响了,是儿子打来的。他赶紧接起来:“志明?妈妈还好吗?”

电话那头,徐志明的声音充满失望:“爸,你知道吗?您大寿的视频在网上传开了,我同事都看到了。我在单位都抬不起头来!”

“爸,我不是怪您。我只是觉得,这么多年来,您太看重面子,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可您有没有想过,家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徐国强沉默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这么多年来,不仅失去了朋友,更正在失去家人。

“志明,对不起...”他哽咽着说。

“爸,道歉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您得真正改变。妈妈这几天会住在我这里,您好好想想吧。”

挂了电话,徐国强瘫坐在沙发上,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和绝望。

07

一周后,徐国强去徐小燕家做客。这一周,他经历了人生中最低落的时期:妻子没有回家,儿子也很少联系他,镇上的熟人见到他都绕道走。

“小燕,”徐国强开口,声音沙哑,“这些年,我错了。”

徐小燕愣住了,没想到倔强的哥哥会主动认错。

“我这辈子,最在意的就是面子,就是让别人羡慕、尊重我。我以为办宴席收礼是证明自己成功的方式,却没想到,这恰恰让我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亲情和友谊。”

徐国强的眼睛湿润了:“昨天,我翻看了礼金簿,发现里面记录的都是冰冷的数字,没有一丝真情。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大寿那天没人来了。不是他们忘恩负义,而是我把人情世故变成了一场交易,让大家感到厌烦和压力。”

“你知道吗?这些天,兰芳没回家,我才发现家里的一切都是她在操心。我从来没有关心过她的感受,只顾着让她配合我办宴席,应付客人。志明从小就看不惯我这套,我却以为他不懂事,现在想想,是我不懂事啊!”

徐小燕走过去,轻轻抱住哥哥:“哥,知错能改就好。”

“我该怎么办?小燕,我该怎么办?”徐国强抓住妹妹的手,恳切地问。

徐小燕思考了一会儿,说:“哥,你需要的不是嘴上的道歉,而是实际行动。你得证明,你真的变了,不再是那个只顾面子的'礼金徐'了。”

“我明白,”徐国强点点头,“我想好了,我要做些改变。”

“什么改变?”徐小燕好奇地问。

徐国强深吸一口气:“我决定关闭建材店,用积蓄开一家小型养老院。这些年,我看到很多老人被子女忽视,孤独终老。我想为他们做点事,也算弥补我对社会的亏欠。”

刘兰芳回来了,带着一些疑虑和期待。徐国强把自己的想法详细告诉了她:关闭经营多年的建材店,用积蓄在县城边缘开设一家小型养老院,专门服务那些被子女忽视的老人。

“老徐,你真的想好了吗?建材店经营了这么多年,就这样放弃?”刘兰芳担忧地问。

徐国强握着妻子的手:“兰芳,我想明白了。这些年,我一直在追求错误的东西。开养老院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面子,而是想做点真正有意义的事。”

刘兰芳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那里有她多年未见的真诚和热情。她慢慢点头:“好,我支持你。”

接下来的日子,徐国强开始着手准备。他找了家里积蓄,盘点了各种资源,甚至去县城考察了几家养老院,学习经验。

他还去拜访了白玉堂,请老人给予指导。

“白老,我想开一家养老院,不知道您有什么建议?”徐国强恭敬地请教。

白玉堂上下打量着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国强,你变了。”

徐国强苦笑:“白老,大寿那天的事,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白玉堂点点头:“开养老院是好事,但不容易。要有耐心,要有爱心,更要有恒心。你确定自己能坚持下去吗?”

“我会的,”徐国强坚定地说,“我想做些真正有意义的事,不再只为面子活着。”

徐志明接到父亲的电话,有些惊讶。带着妻儿回家后,听完父亲的计划,他沉默了很久。

“爸,你是认真的?”徐志明终于开口。

“我从没有这么认真过,”徐国强看着儿子,眼神坚定,“我知道,这些年我让你们失望了。现在,我想做些弥补,不只是对你们,也是对社会。”

徐志明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最后点点头:“好,我支持你们。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两个月后,“徐家乐龄院”开业了。这是一家小型养老院,位于县城边缘,环境清幽,设施虽不豪华,但干净整洁。

开业那天,徐国强没有大操大办,只是简单地剪了彩,请了几位老人入住。

白玉堂来为老人们看诊,看到徐国强忙前忙后的身影,满意地点点头:“国强,你真的变了。”

徐国强擦了擦汗水,笑道:“白老,是您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刘兰芳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负责养老院的伙食和日常管理。她发现,丈夫变得比以前更细心,更有耐心了。

一天,一位新来的老人不小心打碎了碗,害怕地躲在角落里。徐国强不但没有责备,还安慰老人:“没关系,碗可以再买,您的安全才最重要。”

徐志明带着妻儿来探望,看到父亲的转变,惊讶不已。

“爸,您...”徐志明不知道该说什么。

徐国强摸了摸孙子的头:“志明,人总要学会改变。以前的我,太看重面子,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东西。现在,我想弥补一下。”

养老院的工作并不轻松,徐国强每天早起晚睡,照顾老人,处理各种问题,但他从未抱怨过。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他找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尽管徐国强的转变是真诚的,但镇上人对他的改变持怀疑态度。有人说他是因为生意不好才改行做养老院,有人说他是在“洗白”自己的形象,还有人说养老院条件差,服务不好。

这些流言蜚语传到徐国强耳中,让他感到既痛苦又无奈。但他决定不辩解,用时间和行动证明自己。

几位镇上的老朋友来养老院参观。徐国强热情地接待他们,带他们参观各个设施,介绍养老院的理念和服务。

“老徐,说实话,我们都很惊讶,”李大头直言不讳,“你以前那么在意面子,怎么突然甘心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徐国强苦笑:“是啊,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但大寿那天的事,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面子再大,也不如内心的踏实。”

王老五观察着徐国强的表情,慢慢点头:“看来你是真心实意的。不过,你知道镇上还有很多人不相信你的转变吧?”

徐国强叹了口气:“我知道,这也怪不得他们。这么多年,我给大家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第二天,一个年轻人来到养老院,自称是周刊记者,要写一篇关于养老院的报道。一周后,报道出来了,标题是《“礼金徐”的转型:诚意还是作秀?》。文章虽然客观地介绍了养老院的情况,但对徐国强的动机提出了质疑,暗示他开养老院可能是为了“洗白”形象。

看到这篇报道,徐国强很受伤,但他没有发火,也没有辩解。他只是默默地继续自己的工作,照顾好每一位老人。

08

养老院里,徐国强照顾着一位无儿无女的老教师卓老先生。卓老身体不好,需要特别照顾。徐国强经常陪他聊天,帮他洗衣服,甚至在他半夜发病时,亲自开车送他去医院。

一天深夜,卓老病情突然恶化。徐国强二话不说,抱起老人就往车上跑。刘兰芳赶紧准备医药费和换洗衣物,跟了上去。

到了医院,医生告诉他们,卓老的情况不容乐观,需要手术,至少要两万元。徐国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没问题,马上安排!”

住院期间,徐国强几乎天天去医院,有时甚至通宵守在床边。他亲自为卓老喂饭,擦身,换衣服,丝毫不嫌麻烦。

卓老感动不已:“徐院长,你对我这么好,我这辈子都记得你的好...”

可惜卓老的病情持续恶化,终于到了弥留之际。徐国强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握着老人的手。

“徐院长,”卓老微弱地说,“谢谢你...这段时间...我很幸福...”

徐国强眼泪流下来:“卓老,您坚强点,会好起来的...”

卓老摇摇头,艰难地说:“你是个好人...比我那些...从不来看我的学生...都好...”

说完这句话,卓老闭上了眼睛,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徐国强抱着卓老的身体,放声大哭。这一刻,他流的泪,不是为礼金,不是为面子,而是为这份来之不易的真情。

一年过去了,徐国强完全沉浸在养老院的工作中,不再在意外界的评价。养老院运营良好,老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徐院长”。

这一天,养老院来了一位新住户,是白玉堂介绍来的。老人姓李,是前镇长,退休后孤独一人。

“徐院长,你好,”李老伸出手,“听白老说,这里环境不错,服务也好。”

徐国强热情地握住他的手:“李镇长,欢迎您来。我们会尽力让您住得舒心。”

李老环顾四周,点点头:“看得出来,你很用心。这和我听说的'礼金徐'不太一样啊。”

徐国强笑了:“人总会变的,李镇长。我现在明白了,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礼金,不是面子,而是内心的平安和满足。”

晚上,徐国强和刘兰芳散步回家,路过老茶馆,里面传来熟悉的声音。

“你们知道吗?徐国强那个养老院真不错!我姨妈住在那里,说徐院长对老人特别好!”

“是啊,谁能想到啊,'礼金徐'也有今天!听说他完全不收那些没钱的老人的费用,全部自己贴!”

“你们还记得他那个五十大寿吗?那场面,啧啧...”

“别提了,人家现在改过自新了,咱们就别揭人家的老底了。”

徐国强听着,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他拉着妻子的手,继续往前走。

“老徐,你听到了吗?镇上人对你的评价变了!”刘兰芳高兴地说。

徐国强点点头:“听到了。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老徐,你明天就五十一岁了,有什么打算吗?”刘兰芳突然问道。

徐国强想了想,说:“什么打算也没有,就和家人一起吃个饭吧。”

刘兰芳笑了:“不办宴席了?”

徐国强摇摇头:“不办了。这一年来,我明白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多少人来恭维你,而在于身边有几个真正关心你的人。”

09

一天,徐国强收到一封特别的邀请函。养老院中最早入住的几位老人联合举办一场“感恩宴”,答谢他一年来的照顾。

聚会那天,老人们每人带了一道拿手菜,在养老院的院子里摆了一张大桌子。酒过三巡,张爷爷站起来,举起杯子:“徐院长,我代表大家敬您一杯。您知道吗?一年前,我们刚来的时候,都听说过您的'大名'——'礼金徐'!说实话,我们对您有些偏见。但这一年来,我们亲眼见证了您的改变。今天,我们想告诉您,您已经不再是'礼金徐',而是我们敬爱的'徐院长'!”

在徐国强51岁生日这天,他决定不办任何宴席,只与家人简单庆祝。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去养老院工作,照顾老人们,处理各种事务。

傍晚,他准备下班回家。刘兰芳打来电话,说家里停电了,让他晚点回来。徐国强也没多想,就在养老院多待了一会儿。

回到家时,院子里黑黑的,徐国强有些担心。他推开门,突然,灯光亮起,一群人齐声喊道:“生日快乐!”

徐国强惊呆了。院子里挤满了人——养老院的老人们、徐小燕和她的同事、徐志明一家、白玉堂和一些镇上的邻居都来了。刘兰芳笑着解释说这不是什么宴席,只是朋友们想来看看他。

没有豪华的酒席,没有精心的安排,大家带着自制的家常菜,围坐在院子里的大圆桌前。席间没有人提及礼金,只有真挚的交谈和笑声。

这一刻,徐国强突然明白:他追求了一辈子的“面子”,远不如此刻朴素的“里子”来得充实。

正在气氛最融洽时,徐国强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养老院打来的,说有位老人病危。他二话不说,向大家道歉,然后匆匆赶往养老院。

当他专注地照顾老人、不顾形象地四处奔走寻医时,院子里的亲友们透过窗户看到这一幕,彼此相视一笑——徐国强终于找到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虽然来得有些晚,但总算没有错过。

来源:清风唏嘘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