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大部分小麦已进入灌浆期,有朋友反映自家小麦前期长势挺好,突然出现了枯白穗,而且拔下的根系腐烂呈酱油杆,到底什么原因?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茎基腐病,现在正是灌浆初期,再等上几天,这种现象可能会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那么该怎么办呢?有没有补救的方法?今天一
当前大部分小麦已进入灌浆期,有朋友反映自家小麦前期长势挺好,突然出现了枯白穗,而且拔下的根系腐烂呈酱油杆,到底什么原因?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茎基腐病,现在正是灌浆初期,再等上几天,这种现象可能会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小麦产量,那么该怎么办呢?有没有补救的方法?今天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其实每年小麦灌浆期都会出现枯白穗的情况,至于为何出现这个问题,首先由于连年种植小麦玉米,田间最不缺的就是病原菌,而且茎基腐病的病原菌会以菌丝形态常年潜伏在土壤、种子以及秸秆中,一旦达到发生条件就会开始集中感染。
此外,这种病菌特别顽固,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依然能够生存,所以如果田间密度特别大且湿度大的情况极容易感染茎基腐病。
其次连年过量使用劣质肥料,比如氯离子超标也会造成土壤盐渍化,同时还会造成土壤板结等,从而导致小麦出现枯白穗。
最后就是年前抢墒播种,未浇冻水,播种比较早,而且播种量比较大,再加上去年冬季又是暖冬,年前旺长根系不发达,年后来了寒流就会冻伤根系,同样会出现枯白穗现象。另外,年前打野麦子药剂过量也容易造成小麦枯白穗。
其实小麦枯白穗和品种也有关,例如大穗早熟且播种较早的,这种品种抗冻性差,也会冻伤小麦根系,从而造成枯白穗。当然,不管年前还是年后,只要伤害到小麦根系,到后期(小麦)就会出现枯白穗。
1.枯白穗发生严重的地块,一定要进行深翻,深翻的目的就是将土壤中的病原菌翻到深层。
2.造墒播种,浇水后再播种,而且建议适当晚播。为何适当晚播?因为往后天气逐渐变冷,病原菌也开始不活跃,至少说年前病原菌不会侵染小麦根系。然后年后第一水再适当晚浇,可在春分后清明前浇,过了春分后,地温开始陆续上升,茎秆也变得粗壮,抵抗病原菌的能力也变强了。
3.这种地块建议增施有机肥和菌肥,可有效改善土壤中有益菌的含量。另外一定要拌种,最好选以杀菌剂为主的拌种剂。
4.小麦返青起身期喷施一遍防治根部病害的杀菌剂,间隔一周再喷一次进行巩固,效果更好。
其实小麦茎基腐病基本都是在拔节前侵染,因为拔节前不需要水肥,显示不出明显症状,而当小麦进入灌浆期,需要大量水肥的时候,根系运输水分受阻,就会造成枯白穗的发生,所以要及时喷施杀菌剂,间隔7天再喷一次。
对于当前已经发生茎基腐病地块还要不要管理?针对这种情况个人认为没有管理的必要,已经形成定局,再怎么打也无济于事,反而浪费财力人力。当然这个时期可以喷施高端叶面肥,通过叶片向麦穗中补充养分,尽可能地将损失降至最低。
记住!茎基腐病一定要提前预防,一旦发生再想防治很难,所以小麦茎基腐病并不是打一种药剂或只使用一种肥就能彻底防治,提前预防才是关键。
来源:肥仔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