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虽说被称为三大宗教。但如果单看信徒人数,佛教的人数还不如印度教,只能排在第四位。但让人奇怪的是,佛教的出现时间却是最早的。从释迦牟尼算起有两千七百年,从龙树建立大乘佛教算起,有两千二百年。远早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虽说被称为三大宗教。但如果单看信徒人数,佛教的人数还不如印度教,只能排在第四位。但让人奇怪的是,佛教的出现时间却是最早的。从释迦牟尼算起有两千七百年,从龙树建立大乘佛教算起,有两千二百年。远早于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但为什么佛教没有成为人数最多的宗教呢?出现得越早,就有越长的传播时间。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信徒,这是正常的逻辑。但佛教却打破了这个逻辑,这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佛教的教义并不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求,至少与其他两大宗教相比。
佛教不提倡战争,且提倡安贫乐道。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如果统治者不是真心信仰佛教,那他会把佛教当成镇压反抗的工具。如阿育王,前半生大开杀戒开疆拓土。后半生想要让被征服者臣服,所以开始提倡佛教。这种我能杀你,当你准备反击时。
我拿出佛教劝你不杀的戏码,很明显没有人会买账。所以统治者想拿佛教当统治工具是做不到的。那如果统治者真心信仰佛教呢?那问题就更大了。更大的原因在于,如果真的严格遵循佛教教义,那这个国家就不会对外扩张,就不会变强,而弱小就要挨打。
你不去打别人,别人会来打你。除非你是一个躲在山沟里,其他国家根本找不到在哪里的国家。否则你信奉佛教的结果,就是被灭国。而灭国之后,大多数情况下,征服者会强制被征服者改信。如此一来佛教就损失了大量的信徒,而且这种事情不止发生了一次。
因此纵使佛教在某个历史阶段拥有大量的信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徒的人数并不是上升,而是在下降。因为战争几乎伴随了整个人类历史,就没有不存在战争的时代。佛教徒在这种世道里,就活得很艰难。其次佛教没能在自己的初始地战胜宿敌印度教。
印度教虽说没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但在印度次大陆的影响力,却是无人可以撼动的。佛教与伊斯兰教先后与印度教交手,结果是佛教被赶出印度次大陆,伊斯兰教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远没有战胜印度教,说起来还是落了下风。伊斯兰教败给印度教倒是没什么问题。
因为伊斯兰教有自己的大本营阿拉伯半岛,没有占领印度次大陆,大不了退回就好。可佛教败给伊斯兰教,就等于在自己的大本营被人赶出去了,这影响力就会小很多。像是被赶出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它的衍生宗教基督教可以发展壮大,犹太教就没那么幸运了。
所以能不能守住自己的大本营,对一个宗教能否发展壮大,还是非常重要的。守不住的话,后果可能非常严重,佛教也许还算是幸运的。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
来源:徐子毅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