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如初见》空降开播,三年争议背后的历史剧新编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02:50 2

摘要:5月13日,爱奇艺全网独播的年代传奇剧《人生若如初见》在经历三年波折后正式回归。 这部由王伟执导、李现领衔主演的作品,自2022年首播即遭下架的争议中走来,以“时代转角”版预告与群像海报掀起新一轮历史剧热潮。剧集以庚子国变后的清末民初为背景,通过良乡、杨凯之等

5月13日,爱奇艺全网独播的年代传奇剧《人生若如初见》在经历三年波折后正式回归。 这部由王伟执导、李现领衔主演的作品,自2022年首播即遭下架的争议中走来,以“时代转角”版预告与群像海报掀起新一轮历史剧热潮。剧集以庚子国变后的清末民初为背景,通过良乡、杨凯之等赴日留学生的命运轨迹,勾勒出一幅大时代变革下的青年群像图谱。

2022年7月18日,《人生若如初见》在芒果TV与爱奇艺连更6集后突然撤档,官方解释为“技术原因”,但舆论普遍将其与剧中历史人物改编争议相关联。原作中良乡角色被指暗合晚清保皇派人物良弼,其从“培育新军”到“隐居崛起”的叙事线索,被质疑弱化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导演王伟在2023年接受《影圈视界》专访时首次回应:“我们邀请了晚清史专家贾英华担任顾问,从服装道具到场景光影都力求还原历史质感,但历史剧创作永远在真实与虚构的钢丝上行走。”

复播版本中,良乡与革命党人的直接冲突场景被弱化,转而强化其家族背景叙事。这种调整在5月13日发布的“时代转角”预告中可见端倪:李现饰演的良乡在东京街头凝望革命宣言的镜头,从原版的特写改为中景,背景里杨凯之(魏大勋饰)高呼“推翻帝制”的台词音量明显降低。这些改动折射出创作团队在历史真实与审查尺度间的艰难平衡。

为还原清末留日学生生态,制作团队耗时两年搭建1:1比例的日本士官学校场景。美术指导娄磐透露:“仅良乡的军装纽扣就参考了37份历史影像资料,从铜质氧化程度到编织纹路都必须符合1905年的工艺特征。”这种考据精神在群像海报中达到极致:画面里留学生的汽轮航行于“诡谲风云的大海”,船舷倒影中隐约可见八国联军侵华的战火。

摄影指导周文操独创的“历史光影”技法,通过烛光与雾气的层次变化,再现了清末民初特有的视觉质感。在东京锦华馆的场景中,镜头从革命党秘密集会的和室缓缓平移至窗外樱花,暗合“革命如樱花般短暂绚烂”的隐喻。这种将历史考据与诗意表达结合的手法,在2025年海淀原创舞剧《人生若只如初见》中亦有延续,后者通过纳兰性德诗词重构清代文化记忆的尝试,与剧集形成跨时空对话。

复播后引发热议的“延吉之战”,杨凯之率部力挫日军的历史事件被赋予新的叙事维度。魏大勋在表演中刻意收敛了革命者的激昂,转而通过颤抖的指尖、吞咽口水的细节展现人物在生死抉择前的恐惧。这种“去英雄化”的表演方式,与编剧江奇涛十年磨一剑的创作理念不谋而合:“我们不想塑造脸谱化的革命者,而是要展现那个时代青年如何从迷茫走向觉醒。”

秋红(春夏饰)与杨一帆(周游饰)的情感线在复播版中经历了重构。原剧本中两人在革命集会上的拥吻戏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秋红独自在印刷厂排字的场景。镜头长时间停留在她沾染油墨的手指,与窗外飘落的革命传单形成互文。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意外收获年轻观众好评,在B站剪辑视频中,“油墨手指”成为解读革命者精神传承的热门符号。

《人生若如初见》的命运波折,恰似中国影视行业内容审查与艺术表达的缩影。对比《觉醒年代》,后者通过“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获得口碑收视双赢,其成功秘诀在于将历史人物的神髓与艺术加工的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而《人生若如初见》的跌宕历程,则暴露出部分创作者在历史认知与艺术表达间的认知错位。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人生若如初见》的创作历程已然超越了个案意义。它像一块试金石,检验着历史剧创作的边界与可能,也映射出代际审美转型期影视创作的阵痛。当李现在复播后接受采访时说“良乡的挣扎也是创作者的挣扎”,这句感慨或许道出了历史剧创作者的共同心声:在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天平上,永远需要寻找那个让时代精神与个体命运共振的黄金支点。#人生若如初见今日开播#

来源:伊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