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有不少患者因牙龈肿痛出血、嘴唇起水疱前来门诊就医,他们认为这些症状都是换季“上火”所致,需要吃些败火药。其实,这些症状与季节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口腔健康出了问题。
冯㛃
最近,有不少患者因牙龈肿痛出血、嘴唇起水疱前来门诊就医,他们认为这些症状都是换季“上火”所致,需要吃些败火药。其实,这些症状与季节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口腔健康出了问题。
牙龈出血是牙菌斑在捣乱
●症状识别
刷牙出血;啃苹果留下血色牙印;牙龈颜色暗红,像熟透的杨梅;口腔有铁锈样的腥味等。
这些都是牙龈出血的症状,其元凶并不是“上火”,而是牙菌斑。在口腔中,牙菌斑以牙菌斑生物膜的形式存在。牙菌斑生物膜是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为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
牙菌斑生物膜的建立、成熟需要经历3个阶段。首先,唾液中的营养物质吸附在牙齿表面,构成肥沃的“土壤”,即获得性薄膜。这个过程在刚清洁过的牙面上数分钟内便可形成,1-2小时内迅速增厚。“土壤”可吸引细菌定居,同时为细菌提供营养。经过一段时间,菌斑便会成熟,众多细菌聚集在一起互相提供营养物质,并汲取唾液中的养分,大量增殖以共同抵抗外界干扰,这时仅仅通过漱口是无法清除细菌的。
众多细菌长期盘踞在牙龈边缘,细菌产生的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质会刺激牙龈,导致毛细血管出血,若不加控制,可发展为牙周炎,严重时导致牙齿松动、脱落。此外,暴力刷牙或用硬毛牙刷横向猛刷也会加重牙龈出血,患有糖尿病、血液疾病及孕期激素变化均能使牙龈降低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变成容易受伤的“娇气包”。
●应对方案
1.避免使用过硬的牙刷,同时用巴氏刷牙法(45度角轻颤牙龈沟)进行牙齿护理。
2.在正确刷牙的基础上,每天配合使用牙线、牙间隙刷或者冲牙器清理牙缝。
3.每半年到医院口腔科进行牙齿检查及清洁。
智齿冠周炎需及时消炎治疗
●症状识别
后牙区的牙龈红肿热痛,像含了颗“小火球”,张嘴时颞颌关节“卡壳”,脸颊肿成“包子脸”,按压患处有脓液溢出,口臭程度加重。
出现以上症状,极大概率是因为出现了阻生智齿(指智齿在牙槽骨内无法正常生长、咬合不良或被邻近牙齿挡住无法顺利生长的情况)。原本,智齿的萌出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在发育过程中,部分智齿位置不正或者阻生,其表面会被牙龈部分或全部覆盖。
当人体免疫力较低时,如熬夜、感冒后身体“战斗力”减弱,那些横着长、斜着长,无法完全萌出的智齿与表面的牙龈之间形成“口袋状”的盲袋,而牙刷难以触及盲袋深处,食物残渣就会在此处滞留,细菌借机疯狂繁殖。细菌会引起牙冠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使患者出现牙龈肿痛、颌面部充血水肿、吞咽困难、张口受限等症状。如果拖延不管,轻者可能影响咀嚼,重者可能会引发败血症进而危及生命。
●应对方案
1.及时前往口腔门诊或急诊进行专业的局部应急处理,并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切不可自行用牙签掏挖智齿形成的盲袋,以免加重感染。
2.消炎后,建议尽早拔除“作祟”的智齿,以免复发。
唇疱疹易在免疫力低下时发作
●症状识别
嘴唇边缘先发痒,而后出现簇集性小水疱,水疱破溃后结黄痂形似火山口,可能伴低烧、淋巴结肿大。
唇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人是单纯疱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该病毒存在于患者或健康带菌者的水疱疱液、唾液及粪便中,传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亦可通过被唾液污染的餐具间接传染。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和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其中,Ⅰ型主要引起除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口腔黏膜)和器官(脑)感染。从临床经验来看,90%的成年人都携带HSV-Ⅰ型疱疹病毒。平时,病毒潜伏在神经节里,当熬夜、感冒、发热、疲劳、处于月经周期、压力大时,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就会被激活,沿着神经爬到皮肤搞破坏,引发唇疱疹。
●应对方案
1.在黄金72小时窗口期,出现刺痛感立即涂抹阿昔洛韦、喷昔洛韦等抗病毒软膏,可有效缩短病程。同时,可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患处止痛。
2.如果病情较重,可口服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口炎清)和抗病毒西药(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但建议在口腔黏膜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3.切记不要挤破水疱,防止病毒扩散传播。患者更不能亲吻婴幼儿,以免引发对婴幼儿而言致命的疱疹性龈口炎。此外,民间偏方中提到的牙膏敷嘴不可信,会加重刺激。
总之,口腔健康不容忽视,牙龈肿痛出血不是“上火”,嘴唇起水疱也不是“排毒”,当自己无法判断病因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