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丨不知白
编辑丨栗子
也就在大概2023年左右,一位常常发布关爱老年人生活的博主,来到了成都的某位老人摊位前,
博主的视频让我们又一次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这样一位倔强的老人身上,每天推着小小的餐车,摆摊卖到凌晨。
这一幕本该成为我们关怀老人和困难人群的锚点,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得到关怀,反而是对她满满的指责。
最开始小编也是觉得,人老了就总有不中用的时候,如果是因为做的不好吃那真的没必要和老人过不去,但事后才发现,网友真没骂错。
在很久之前,我们能在街头上看到这样的一位老婆婆,她嘴里跑着本地的土话,推着一个小餐车到成都的街头上,卖蛋烘糕。
蛋烘糕是一种在成都这边十分常见的小吃,它的历史能追溯到清朝道光年代,是一位老汉发明的,至今已经流传了数百年,
就性质上来说和煎饼果子一样,但可能是因为做法比较简单的原因,并没有传播出去,但优势上可以甜咸口兼容,要肉夹肉,要菜夹菜。
所以在成都上不光店里,路边摊都能看到这样的小吃,这位婆婆也在其中。
这位婆婆姓薛,节目上人称薛婆婆,曾经的她头发尚未花白的时候,就能见到她在成都街头上卖着蛋烘糕,
那个时候的她还是很热情大方的,平均7元左右的蛋烘糕夹着满满的料,她也是豪爽,少了就多加料,那时候的她可以说东西卖的好,人也实在。
这也是她一开始能爆火的基本原因,因为她一开始也确实是实在,靠真材实料一片心意挣钱,
也别说是网友了,左邻右舍的也肯定会偶尔来照顾照顾老人嘛!
但后来她慢慢的走红了,来买东西的网友也渐渐发现,这蛋烘糕怎么越来越贵也越来越难吃了呢?
一看这糕点,好家伙,饼是热的,热到表皮都糊了,馅却凉了。
这个时候如果你敢去问她是什么情况,她必然会给你来一顿臭骂说道,“爱吃不吃,不吃滚”,或者卖都不卖跟你吵半天,
骂人的中间顺便泼洒一大堆口水到人脸上,或者食材上,这才是真正的“口若悬河”,
或者你站错了位置,挡到了这个小吃车的广告牌了,就会被她喊不哑的嗓子来撵人,
提个意见啥的,她直接和你打起来了口水战,一时间还以为是客人在赚她的钱呢!
最荒唐的是东西的价钱,当年“狗不理”包子为何能称为当初有口皆碑的天津著名小吃呢,是因为哪个老佛爷哪个皇上来吃吗?
还是因为本身价格上亲民啊,在那个年代,想要百姓记住你的好并不需要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只需要让老百姓吃到便宜好吃的东西,蛋烘糕理论也是如此。
而这位老婆婆还真就深得“狗不理”的传承,7元的蛋烘糕升到了10元、又从10元升到了12元,
最后这个蛋烘糕最低的已经是12元了,最贵的有17元,这蛋烘糕馅是金子做的,还是皮是金子做的呢?
答案是都没有,是口水和剩菜剩饭做的,根据网友和邻居的发言称,这位老婆婆平时吃饭的时候就这样,把吃剩的饭菜拿来做了馅,所以就会说你买的是她吃剩的。
问到为什么这么贵,她还会埋汰你说这都嫌贵,然后看到那些凉了的牛肉,很容易让人无语。
什么样的东西都往里堆,但到这里其实还是可以说,不好不买就可以了,但有些可真不是不买就不行的问题了,因为这是卫生问题。
薛老太太真的很不讲卫生,像是一些要入口的,熟了的食材,她直接上手,偶然的截图也看到她本人实在是非常不注重卫生。
擦桌布也是夸张,用来擦桌的擦桌布不是别的东西而是摇裤,好家伙,好歹狗不理贵是因为馅里真有鲍鱼肥牛啊,
而就这样的卫生条件,用着吃剩的菜,然后收着一大碗牛肉面一样的价格,甚至还不听劝。
而这位薛婆婆的小吃摊现在还在开着,提到当年家庭贫困,卖小吃给儿女还债这回事,恐怕早已经过去了,
如今的她按照自己的话说,就是单纯想要干下去。
而近些日子,网上也出现了不少夸奖她的视频,说她并没有网上说的那么的夸张,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5月10日左右,一位博主来到了她的摊前,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她的打扮也还是和平常一样,
但再一看,就发现她的摊位上工整了许多,完全不是之前视频那样乱,脾气看着也好了不少,
而且这时候她再做蛋烘糕的时候,居然也不是端上了一个糊了的,莫非她真的是改好了吗?
而评论区的舆论告诉了我们,没用的,不仅是因为网友不相信博主,也不会再给这位老婆婆第二个机会了,
博主的视频评论区里也全是在唱反调的,她的坏印象已经深入人心了,尤其是当网友的同情心,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消费之后,
至于那些想要为这位老太太说话的博主们,他们有些时候也要多多考虑一点,就是网友们是否原谅了这样的老太太呢?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Sasha健身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