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霸凌霸道只会孤立自身。中方决定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并适时扩大对地区国家覆盖范围;为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发展,中方将向拉方提供660亿元信贷资金额度
► 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风险交织叠加。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霸凌霸道只会孤立自身。中方决定首批向拉美和加勒比地区5个国家实施免签政策,并适时扩大对地区国家覆盖范围;为支持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发展,中方将向拉方提供660亿元信贷资金额度。
► 财经头条App:新疆库尔勒富民村镇银行近日调整部分人民币个人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其1年期存款利率(2%)已经高于5年期利率(1.95%)。在年初招商银行出现“存5年不如存1年”现象后,利率极致倒挂现象再度出现,且首度发生在中小银行身上。
► 证券时报:有传闻称,业内正计划由硅料行业排名前六厂商来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且某头部厂商提议减产挺价,并设置了挺价的目标区间。业内人士称确有头部硅料厂商提出了减产挺价的方案,但方案能否成行尚是未知数。
宏观经济
1、央视新闻:中国和巴西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如下,双方重视不断发展更加紧密、更加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两国元首认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及农业科技、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富有活力,重申将长期致力于推动这一关键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2、商务部:2024年,中拉贸易额5184.7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0%。1-3月,中拉贸易总额1183.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657.3亿美元,进口525.8亿美元。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流量147.1亿美元。
3、深圳金融监管局:刊发《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积极向总行争取科技金融业务授权,在深设立科技金融中心,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探索构建相对独立的科技金融管理机制。
4、央视新闻:2024年共有1724个外国投资项目落户德国,同比微降2%。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热度不减,项目数量达199个,仅略低于美国和瑞士。
5、证券时报:多家上市银行及地方农商行发布收购村镇银行的有关公告,这意味着又有一批村镇银行因吸收合并而走向终局。2024年有将近100家村镇银行解散。一季度已有超过40家银行退出市场,而村镇银行占比较大。
地产动态
1、浙江省杭州市:5月13日出让3宗钱塘区涉宅地块,最终均以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约25.73亿元。其中,建发和东部湾新城建设联合体以17.6亿元拿下东部湾新城单元地块,成交楼面价17255元/㎡。
2、财经头条App:2024年,净利润排名前10位的房企分别是华润置地、中国海外发展、龙湖集团、保利发展、招商蛇口、建发房产、滨江集团、绿城中国、中国金茂和越秀地产,其中超过百亿元的仅有3家房企,分别是华润、中海和龙湖。
3、华润置地:4月公司及附属公司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约173.0亿元,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约59.5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减少18.7%及30.4%。
4、新城控股:4月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17.61亿元,同比减少52.46%;销售面积约22.83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5.19%。
股市盘点
1、周二,上证指数报3374.87点,上涨0.17%,成交额5066.09亿。深证成指报10288.08点,下跌0.13%,成交额7849.41亿。创业板指报2062.26点,下跌0.12%,成交额3682.30亿。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1.29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69亿。盘面上,港口、光伏设备、环氧丙烷、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军工、商业航天、轨交设备、小金属等板块跌幅居前。
2、周二,恒生指数跌1.87%,报23108.27点。恒生科技指数跌3.26%,报5269.66点。国企指数跌2.02%,报8386.21点。盘面上,苹果概念股领跌,高伟电子、舜宇光学科技、比亚迪电子均跌超7%。科技股下跌,光伏板块冲高回落,生物医药股逆市走高。南向资金净买入22.6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8.3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15.72亿港元。
3、截至5月1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66家,当日新增1家。总市值8016.92亿元,成交金额346.74亿元。
4、两市融资余额:截至5月12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9097.9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5.74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8819.7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39.23亿元;两市合计17917.7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44.97亿元。
5、北京金融街服务局:拟定了《北京市西城区关于加强资本市场生态建设和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支持北交所持续丰富产品体系,研究推出公开发行可转债。支持符合条件的北交所上市公司依规在港交所上市。
6、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印度股市自5月8日起连续第16天出现净买盘。5月8日全球基金净卖出9340万美元印度债券,全球基金净买入2.86亿美元印度股票。
7、京东集团:一季度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长15.8%,创下近三年来的最高同比增速。其中,带电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7.1%,日百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4.9%。一季度的季度活跃用户数实现连续6个季度同比双位数增长,增速超过20%。
8、京东物流:一季度营收469.7亿元,同比增长11.5%;净利润4.510亿元,同比增长89%;非国际财务准则盈利7.515亿元,同比增长13.4%。
9、腾讯音乐:一季度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8.7%;调整后净利润22.3亿元,同比增长22.8%。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8.3%至1.229亿,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ARPPU)从2024年同期的10.6元增长至11.4元。
10、诺诚健华:一季度营收3.81亿元,同比增长129.92%,净利润179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原因是核心产品奥布替尼销售收入增长以及与Prolium达成授权许可协议的首付款。
11、沪电股份:公司近两年已加大对关键制程和瓶颈制程的投资力度,预计下半年产能将得到有效改善。此外,公司正在推动沪士泰国生产基地从试生产到量产,并尽快达到预期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争取在第二季度全面加速开启客户认证与产品导入工作。
12、山东钢铁:铁矿石市场将呈现“供强需弱”特征,长期看价格下移为大概率事件。
13、中荣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黄焕然被中山市公安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目前,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董事会运作正常。
增减持
14、浙江荣泰:股东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93%股份。
15、密尔克卫:三股东计划合计减持不超过2%公司股份。
16、海南华铁:拟2亿元-3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5.95元/股(含),将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财富聚焦
1、证券时报:4月,尽管A股的震荡颇为剧烈,但伴随着国内政策加码预期增强,私募机构的风险偏好反而出现了上升。有974只私募产品的净值创下历史新高;证券类私募产品合计备案1170只,连续3个月增长。
2、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东莞农商行、唐山银行、兴银理财等机构纷纷发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公告,部分产品基准调整幅度超过100个基点,利率下限低于2%。低利率下的银行理财“双降”,150只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机构降费留客。
3、中新网:受国际金价跳水影响,5月13日国内多家金店足金饰品价格下调至千元以下。其中,周大福、周六福足金饰品下调至992元/克,较前日每克下跌16元,两天每克共下跌30元。
4、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深圳市在校中小学生流感疫苗免费接种项目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复星雅立峰中标三价流感疫苗(0.5ml),中标价为8元/支,数量共计160万支。该价格再创公费三价流感疫苗中标价新低。
行业观察
1、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近日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
2、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
3、央视新闻: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表示,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起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不仅未能限制中国科技发展,反而让中国在芯片制造等领域实现了全速发展。
4、央视财经:4月初到现在,美国订单经历了从暂停到不断回归的过程,很多美国客商宁愿涨价也要进口中国商品。
5、财新网: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锂电行业对美出口或迎来转机。当前美国对华车用锂电池关税下调至58.4%,非车用锂电池关税下降至约41%。业内人士称比预期的低,是重大利好。
6、央视财经:当前,我国夏季粮油的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冬油菜开始收获,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进入高峰。在东北地区,目前春播粮食已近三成。
7、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小龙虾消费逐渐进入旺季。1-4月,小龙虾全国批发价格最高达到超70元一公斤,5月38元一公斤接近腰斩,接下来价格还会下降。
8、中新网:近三年,香薰、潮玩、棉花娃娃等和情绪相关的笔记发布量同比增长超过400倍。2024年,为情绪价值和兴趣买单成为年轻人消费的首要理由。近5年来,“解压”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超过1.1万家,其中近1年内注册的超过3100家。
9、陕西发布:5月12日,“金属镁冶炼工业精准脱硝技术”科技成果在“世界镁都”府谷县发布。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镁冶炼行业尾气脱硝技术的空白,属全球首创。 陕西是全球最大金属镁产地,镁产量已连续10多年位列全球第一。
10、中国石化:部署在四川盆地普光地区的铁北1侧HF井试获日产31.45万立方米工业气流。该井垂深超过5300米,水平段长达1312米,刷新了中国页岩气井垂深纪录。
公司要闻
1、界面新闻:据悉,苹果正在权衡是否上调秋季推出的新款iPhone售价。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与蒂姆·库克进行了通话。特朗普并未提及苹果潜在的涨价计划,而是强调他认为库克最终将在美国扩大投资计划。
2、IDC:第一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为852万台,华为占据34.5%市场份额,稳居第一;Apple、小米、荣耀、联想位列二至五位。
3、三星电子:基于GAA晶体管结构的3nm和2nm节点良率分别超过了60%和40%,在工艺良率有起色的背景下正努力争夺先进制程订单。晶圆代工预计将很快进入英伟达GPU和高通移动端AP项目对2nm工艺性能评估的最后阶段。
4、奥维:2023年开始Vidda电视已杀入国内线上电视市场销量前五名,到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进入前二名。
环球视野
1、美国:4月核心CPI同比增长2.8%,预期2.8%,前值2.8%;环比增长0.2%,预期0.3%,前值0.1%。CPI同比增长2.3%,预期2.4%,前值2.4%;环比增长0.2%,预期0.3% ,前值-0.1%。
2、新华社: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本周将访问中东三国。美国国务院已批准向特朗普此行目的地之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售超过14亿美元武器;另一方面,美方代表正与阿联酋一家人工智能(AI)企业商谈向后者出售数以十万计美制芯片的订单。
3、美国:4月新车平均售价(ATP)上涨至48699美元,环比增长2.5%,增幅较大;新车销量为1730万辆。
4、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申诉,提议对在美国制造并运往印度的一些产品征收关税,以对抗华盛顿对亚洲第三大经济体生产的钢铁和铝产品征收的关税。
金融数据
国内
1、中期协:4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为8.09亿手,成交额为70.1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49%和23.69%。成交额排名前三的品种分别为上期所的黄金、白银、铜。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影响,黄金和白银期货环比增长101.36%和36.66%。
2、新三板:5月13日,合计挂牌6068家公司,当日增加0家,成交金额1.94亿。三板成指报761.68,涨0.25%,成交额1.36亿。
3、国内商品期货:截至5月13日下午收盘,多数收涨,苯乙烯涨停,涨幅6%,BR橡胶、集运欧线涨超5%,对二甲苯、瓶片、PTA、20号胶、塑料涨超2%,橡胶、燃料油、棉花涨超1%。玻璃跌近2%,菜籽粕、沪金、液化气、苹果跌超1%。
4、国债:5月13日,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S2509上行0.19%至102.516,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2506下行0.01%至105.955,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2506上行0.03%至108.715。10年期国债利率跌1.76BP,至1.67%;10年期国开债利率跌2.34BP,至1.70%。
5、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5月13日,原油期货主力合约2507,以470.5元/桶收盘,上涨4.9元,涨幅为1.05%。全部合约成交139120手,持仓量减少956手至50877手。主力合约成交52260手,持仓量增加863手至24340手。
6、央行:5月13日开展18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因当日有4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2250亿元。
7、Shibor:隔夜报1.4060%,下跌1.60个基点。7天报1.4900%,下跌0.60个基点。3个月报1.6620%,下跌1.00个基点。
8、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6:30收盘,报7.2012,涨0.1664%,人民币中间价报7.1991,涨0.1041%。
9、上海环交所:5月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334151吨,成交额2355.81万元,收盘价70.14元/吨,涨0%。
国外
10、亚洲:日经225指数涨1.43%,报38183.26点。韩国KOSPI指数涨0.04%,报2608.42点。
11、美股:道指收跌0.64%,报42140.43点;纳指收涨1.61%,报19010.08点;标普500收涨0.72%,报5886.55点。
12、欧洲:英国富时100收跌0.02%,报8602.92点;德国DAX30收涨0.31%,报23638.56点;法国CAC40收涨0.30%,报7873.83点。
13、黄金:COMEX黄金期货涨0.96%,报3259.00美元/盎司。
14、原油: WTI 6月原油期货涨超2.77%,报63.67美元/桶。布伦特7月原油期货涨2.57%,报66.63美元/桶。
15、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跌1.84%,报1280点。
· 大厂入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速?·
► 21世纪经济报道:最近,腾讯华为分别与人形机器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具身智能及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研发、多场景应用与产业体系创新,加速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向工业、商业、家庭等场景的规模化落地。巨头提供AI基建,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硬件+垂直场景”解决方案,将是一个“王炸”组合。同时,大厂此前在资源和渠道上的积累,将有助于人形机器人撕开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的口子,更好更快地进入千行百业。
► 民生证券:大模型使人形机器人具备了自然语言和视觉、触觉的多模态交互能力,以及适应多场景的泛化能力,同时大模型的“通用认知性”将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使其拥有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的全面能力,为具身智能提供落地可能性。
► 环球时报:目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正处在从实验室迈向现实应用、逐渐实现批量化的关键突破期,各关键技术都在持续迭代升级,人形机器人的成熟还需要诸多产业链公司的共同努力。当前机器人在硬件轻量化、软件智能化以及软硬件协同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行业内解决方案百花齐放,但技术路线尚未收敛。因此,各企业仍需修炼内功,积极探索不同技术路线,直至将人形机器人推向下一个成熟阶段。
► 德邦证券:预计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超万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2.39亿元,约占全球市场的50%。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提速,关注1、通过股权投资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估值呈现“整机厂>核心部件>材料”的传导效应,化工企业通过参与早期股权投资,可提升自身科技属性,并率先享受标的公司估值增长红利。2、高分子材料,改性后的工程塑料有望针对性满足人形机器人选材需求。3、腱绳材料,正在替代扭力弹簧,成为高自由度灵巧手的主流方案。4、电子皮肤材料,能够通过模仿人类皮肤的感知能力来感应和响应压力、温度和湿度等外界刺激。
来源:财经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