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实力背后的系统博弈,中国凭什么让美国关税大棒抡空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08:18 1

摘要:就在老爷子离开不到一个星期,中国就系统性突破美国关税封锁,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签署,宣告中国以"91%关税互免+24%暂停加征"的硬核战果,完成对2018年贸易战的历史性超越。

01

别过于关注所谓的搭便车问题,当车头开车对美国是有益的”。

这是《软实力》理论提出者约瑟夫·奈的名言,也曾经是美国经贸和外交政策的主要方向。

但很显然,现在的美国不仅忘记了这套理论,还想给每个乘客多收费。

就在老爷子离开不到一个星期,中国就系统性突破美国关税封锁,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签署,宣告中国以"91%关税互免+24%暂停加征"的硬核战果,完成对2018年贸易战的历史性超越。

中国为什么能打赢关税战?

我和大家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以及“垂直系统化”两个角度,分析中美关税的博弈密码。

02

先聊聊约瑟夫·奈和他的“软实力”理论。

在5月6号,哈佛大学的约瑟夫·奈教授去世了,这个老爷子可不简单,当过美国助理国务卿、助理国防部长,还做过驻日大使,妥妥的美国外交圈的“老炮”。

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理论“软实力”。

软实力理论当年是美国的“顶流”,1991年写进了政府文件,1996年克林顿政府直接把它列为外交三大支柱之一。

很多人觉得软实力就是文化输出、生活方式这些虚的,但老爷子的定义很实在:

“让别人主动把你的目标当成自己的目标,不用靠拳头硬逼,也不用靠金钱利诱,靠的是影响力让别人自愿认同你、跟着你干。”

硬实力包括人口、物产、武力、经济等传统权力资源,这些资源的价值现在在降低,而软实力包括文化、跨国公司、市场、信誉、价值观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软实力,在当今和未来社会将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就像交朋友,不是靠拳头让对方服你,而是让人家觉得你的想法靠谱,愿意主动跟你组队,约瑟夫有句特别直白的话:“要是能让别人想要你想要的,那么,棍棒枪炮和胡萝卜可乐都可以省了。”

这跟我们老祖宗说的“君子和而不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是强迫别人跟自己一模一样,而是用价值观吸引。

但老爷子特意强调过,软实力的前提是“你得有对等的硬实力”,包括军事、经济、技术、资源这些硬条件,而“威望”就是你的信用、国家形象这些软东西。

就像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你得既有钱有技术,又得让人觉得你靠谱、讲义气,别人才愿意跟你长期合作。

老爷子在2023年最后一本书《软实力与中美竞合》里说得很透:

中美现在是“竞合关系”,既要竞争也要合作,不可能回到冷战,因为经济、生态这些领域绑得太紧,硬拆只会两败俱伤,美国必须要发挥自己的软实力去吸引中国和周边国家。

但特朗普政府并没有在乎这套理论,在去世前两个月,约瑟夫还吐槽特朗普政府根本不懂软实力,不要过于关注所谓的“搭便车”问题,当车头开车对美国是有益的。

他还夸中国的软实力进步快,传统文化、经济成就,调解冲突都给中国加分不少,好像中国才是软实力理论的最佳实践。

03

我们再来看中国能打赢关税战的第二点,垂直整合系统化。

从最近的巴印军事冲突,就能看到中国垂直系统化的实力。

在巴印空战中,巴基斯坦凭借中国提供的歼-10CE战机、ZDK-03预警机、Link-17数据链,构建了“雷达-导弹-指挥”三位一体的作战体系,创造了“系统整合>装备堆砌”的经典案例。

如果对军事关注不多,我们可以从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战略颠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来看。

在三月,比亚迪推出一大堆黑科技,5分钟补能400km、极速300km/h、零百加速2秒、e平台3.0等等。

前几年,我对超级e平台不怎么理解,它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我觉得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续航长、环保就行了。

在我深入研究发现,e平台就是一个车载版软硬结合的华为鸿蒙系统,或者是苹果的iOS系统。

因为比亚迪发现随着用户对电动汽车高安全、长续航、智能化要求的提高,单一的零部件优化无法解决复杂的系统性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度的系统创新。

比如新能源车直接影响续航水平的能耗问题,就涉及电机、电控效率、整车阻力、热管理系统多方面的系统性优化。

看上去是电池和电机的技术,其实是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问题,工程师完全站在电动汽车角度从0到1重新设计,比亚迪可以说在电动化、智能化重新把汽车做一遍。

10多年前,比亚迪推出的e平台1.0,电机、电控、加速器还是独立的,电池包也是不规则的。

到了e平台2.0和3.0,比亚迪开始尝试把整车控制和电池管理创新集成,这里面涉及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需要解决机械、电、磁、力、热、声多方面问题,最终超级e平台集成创新,把被保护的电池与车身深度集成,让刀片电池成为车身传力、受力的一部分,还有原地掉头、应急浮水的易四方技术,让车蹦迪的云辇技术。

这种垂直整合战略的系统化和中国军工如出一辙,从导弹射程、飞行员素养,到预警机-数据链的体系协同,才有了印巴空战的碾压级表现。

这种垂直整合系统化还体现在多个领域,像在2018年第一波关税战中,中国的手机、电脑芯片、操作系统依然被卡脖子,但今天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实现了弯道超车的突破。

在2025年春节,Deepseek大模型横空出世,补上中国人工智能缺失的一环。

在基础的制造业体系,中国用"全球最大工业门类体系"(41个大类、512个小类)实现了广东服装产业3天完成改款、深圳手机产业链百公里的闭环,更通过"双循环战略+一带一路市场替代",将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的贸易占比推升至34%。

相比于单项领先,综合能力构建的“系统护城河”更具抗风险性和长期投资价值,也印证了中国企业从“市场换技术”向“技术定义规则”的跨越

当然,以特朗普反复无常的个性,关税战的胜利绝非终点。

特朗普在自传书中《交易的艺术》有商业谈判的四步骤:

首先漫天要价,接着大肆宣传,给对方制造压力,随后频繁改变谈判条件来扰乱对方节奏,最后在极限施压之下,达成次优结果

145%的漫天要关税、扰乱对方节奏后达成次优结果,这是特朗普的套路,但中国用"硬实力为盾、软实力为剑"持续接棒前行。

在3月比亚迪发布会,最后播放了一个“接棒视频”让我看得人热血沸腾。

中国新能源车企一棒接一棒往前冲,其实就是中国发展的缩影:

从“两弹一星”、到航母、五代机、六代机;

从40年前的来料加工到中国制造;

从华为的“鸿蒙生态树”、比亚迪的“超级全家桶”、腾讯阿里的“数字基建网”、TikTok、黑神话悟空的文化传播,中国人搞技术真就是“一棒接一棒,代代往前冲”。

这些才是新时代的“两弹一星”,无数"接棒者"正在将硬实力与软实力熔铸为新型实力,这种能力既包含41个工业大类的软硬实力,也承载着"和而不同"的现代文明智慧。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来源:单仁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