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是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11次访问俄罗斯,也是时隔十年再次出席这一重要历史纪念活动。在当前国际局势深刻演变、地缘政治紧张加
当地时间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并共同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是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11次访问俄罗斯,也是时隔十年再次出席这一重要历史纪念活动。在当前国际局势深刻演变、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的背景下,中俄高层互动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两国关系将如何影响世界格局?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一起深入解读这次高规格外交行动背后的战略考量与深远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 孙壮志 摄影/杨楠
【访谈实录】
中国网:孙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节目。
孙壮志:您好,主持人。
中国网:请您先为我们梳理一下此次习近平主席访俄的主要成果和亮点有哪些,释放了什么信号?为什么说这是一次“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外交行动?
孙壮志:这次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应该说从访问的日程安排到特殊的时间节点,到取得的一些成果,都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看这次在一个特殊时间节点和背景下到俄罗斯去访问的。因为这次除了国事访问以外还有参加俄罗斯在红场举行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庆典。实际上今年因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所以会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同时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这次是开启了今年一系列庆祝活动的非常重要的一次外交活动。所以,它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另外,我们看到这次习主席访问俄罗斯日程相对来说拉得比较长,从7日到10日,一般来说访问一个国家不需要这么长时间,这次为什么这么长时间呢?一个是安排的行程非常密集,外交活动非常丰富,既有双边的会谈,还有两国领导人之间的这种茶叙,另外当然也要出席庆典活动。同时因为有其他的一些国家也参加了庆典,所以还有配套的一些双边的会晤,除了跟俄罗斯的领导人会晤以外还要会见一些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所以,整个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但是行程非常密集。
三个联合声明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份量,表明了两国除双边关系以外,对一些重大的国际问题和地区问题,甚至是全球的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一个非常鲜明的共同的政治立场。另外还有20多个双边文件。所以,成果非常丰富。
我认为,这次访问不仅对中俄关系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起到把锚定向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未来若干年都有特殊影响。我们这次看到双边关系涉及到了政治、经济、人文、安全各个领域,同时这次是对当前特别是在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之下怎样推动全球治理、怎样维护好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怎样推动世界多极化包括国际关系民主化都有非常明确的一些阐述。这次无论是外交上的成果,包括领导会晤中表达的强烈意愿都能够对中俄关系的重要性有非常好的诠释。
中国网: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生物安全、投资保护、数字经济、检疫、电影合作等领域。中俄经贸合作近年来持续升温,但外界也有声音担忧双方经济互补性是否足以支撑长期合作。您如何看待当前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与潜力?
孙壮志:中俄经贸关系确实在这几年发展非常快,不断创历史新高,去年双方贸易额已经达到2440多亿美元,是历史最高的纪录了。我们经常强调中国连续15年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全球经济都处在一个相对比较低的状态中,中俄经贸合作叫逆势增长,确实发展非常快。
不仅有数量上的增长,同时也有质量上的提升。我们看经贸合作,一是领域非常多,既有一些传统的合作领域,能源、贸易、投资,包括交通、农业,取得非常多的成果。二是在特殊的背景下,不断推进金融合作、本币互换,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且中俄贸易大部分是用本币来结算的,这也是一个鲜明的特色。三是在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也在不断开展合作,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电子商务,这方面发展都非常快。所以可以看得出来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确实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而且直接惠及到两国的经济增长。
同时,我们也看到经贸合作当中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去克服。这个现在谈得比较多的是贸易结构、商品结构不是很合理,需要做一些调整。现在俄罗斯方面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在讲,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都是一些战略资源,石油、天然气包括一些原料、农产品这些相对来说比较低级的资源类、原料类的产品;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基本都是机械产品、电子产品,相对来讲附加值比较高。而且这次普京也讲了,现在俄罗斯是中国汽车最大的进口国。所以,俄罗斯觉得现在它在贸易中,虽然现在贸易额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贸易结构需要做一些调整。
另外,我们看到在各个领域开展贸易活动的时候,也会有一些不平衡,包括俄罗斯不同地区之间也会遇到一些不同的问题。还有现在从中方来说大家反映比较多的还是俄罗斯的投资环境,现在怎样加强投资保护。两国经贸合作,因为发展速度比较快,可能相关的一些配套措施包括法律法规建设没有及时跟进,所以,这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未来随着双方逐渐从政府到民间都重视这些问题逐步会得到改善,而且未来的经贸合作还是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做客中国网演播室 摄影/杨楠
中国网:此次会谈后发布的两份联合声明中,涉及全球战略稳定、二战史观、核不扩散等议题,为什么这个时候发出这样的声明?您认为这些内容反映出中俄在哪些方面形成了更紧密的战略协同?
孙壮志: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就是我们要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变化,考虑到时代发展的一些新的特征。因为现在时代变了,国际形势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合作的内涵也需要做出一些调整。这次声明当中就体现了我们对现在这种包括百年变局、包括大国博弈、包括全球都面临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世界怎么发展,现在各种各样的潮流,既有全球化的也有逆全球化的,所以不同的选择在相互碰撞。这种情况下,我觉得中俄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回答。
声明当中既要回答中俄下一步合作怎么深化的问题,同时也要表明中俄两国对于未来世界怎么发展,包括怎样解决全球问题和地区问题要给出一个答案。所以,我们看到在声明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关于全球问题、地区问题。这可能也是当前变局当中现在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课题,面临的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这种情况下,中俄作为两个世界上主要的大国,两个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要肩负起更多责任,体现出大国担当,这方面在文件中有特别充分地展示。
另外我们看到,对怎样去推动多边合作,怎样去发挥这些多边框架的作用,也有一些非常具体的阐释。比如关于上海合作组织怎么发展,关于金砖国家怎么样去发挥更好的作用,都有专门的部分去强调。这个过去可能在中俄双边的联合声明当中不会写得这么细。另外我们看到,应该怎样去尊重联合国在国际事务当中的核心作用,另外一个就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对现在《国际法》原则的一些强调。所以,这些都体现出我们现在在一个特殊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中俄这种合作既要解决两国关系的问题,同时我们要为世界的和平、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中国网:习近平主席此次访俄,不仅聚焦两国自身的发展,也谈到面向世界的“特殊责任”。联合声明中,中俄重申维护联合国权威和战后国际秩序。在当前单边主义抬头、集团对抗加剧的背景下,中俄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如何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引领作用?又会如何影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孙壮志:首先我们要看到现在这个世界确实面临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全球性的挑战包括一些威胁其实是在上升的。所以,我们国家领导人也在讲,现在我们面临的时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确实我们现在面临很多现实的困难。这种情况下中俄需要拿出我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去克服这些困难,应对这些挑战。全球治理为什么现在这么重要呢?一个是现在全球问题确实很多,百年变局、大国博弈、地区冲突再加上各种全球问题,气候变化、恐怖主义、难民问题……相互累积叠加确实给世界的稳定、世界的安宁带来非常大的冲击,非常大的困扰。另外就是美国了,搞单边主义,一个是对俄罗斯搞单边制裁,另外就是对其他国家肆意地发动所谓关税战,使世界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相互之间正常的经济交往,包括产业链供应链遭到破坏,这样其实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困扰。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全球治理中拿出更好的方案。
但是现在又面临一个现实问题,现有的一些全球治理的机构,包括联合国、世贸组织,包括全球治理的一些机构又处在停摆的状态,它其实也是受到一些大国的干扰,没有办法真正发挥作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中俄怎样去发挥好比如说上海合作组织、发挥好金砖国家机制在这方面的作用,更好地去代表“全球南方”争取一个平等发展的权利。金砖国家在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阵,中俄在怎样完善全球治理方面有我们的想法,有我们的方案,这次中俄也是在这方面有非常明确的规划。这对现在的全球治理来说是非常紧迫的一个任务。为什么治理这么重要?因为治理关乎到发展。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发展。但是现在我们看到无论是《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在现代化的过程当中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这种情况下中俄需要替发展中国家去发声,所以,我们有这个责任,有这样一个义务。另外我们也希望更好地利用联合国这样一个平台,让联合国发挥作用,让《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另外希望全球治理的这些机制,包括一些制度规则的建设能够得到相应的尊重,而不是少数国家采取非常自私的方式,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其他国家贫困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的基础上。这个肯定会使世界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这个是不利于世界发展的。我们还是希望通过全球治理让人类有一个更好的明天,能够实现中国提出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一个非常宏大的目标。
中国网:中俄成功探索出一条相邻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和相邻国家关系的典范。在当今充满地缘政治对抗和阵营化分裂的世界中,中俄关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珍贵。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使得中俄关系能够长期保持高水平运行?其成功经验对全球治理和国际秩序有何启示?
孙壮志:我觉得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顺畅,一个因为这次正好是80周年,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历史,能够从历史当中去总结经验教训。所以,中俄两个大国,确定了一个非常好的相处之道,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适合两国的相处之道,就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元首外交,两国领导人之间个人的友谊,包括他们作为非常成熟的、非常伟大的政治家对一些时局的把握,对全球问题非常清晰的判断,确实自上而下推动了两国关系的不断地稳定向前发展。所以,我们说元首外交在中俄关系中发挥了战略引领的作用,这是功不可没的,这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三,中俄现在关系的发展,当然还是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首先它具有平等互利的性质。这种合作它不是服务于某一方,比如中苏关系时期两国关系也很好,但那时候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那时候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中国也要服从苏联的利益,现在不是,现在中俄这种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这种关系的发展就是通过不断地提升,反而使得两国的关系不仅能够更加密切,也能够使两国的战略利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这个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所以,这个对双方的关系能够保持稳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现在国际形势的这种变化叫百年变局,世纪初年,从全球金融危机到乌克兰危机,而且很多危机是在中俄的周边地区发生的。所以,这也给这两个大国加强战略协作,加强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上的协调创造了条件。
第五,现在两国都面临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的任务,就是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俄罗斯也有一个自己的大国梦,复兴的梦想。所以在这方面目标是一致的,两国是现代化道路或者强国道路上的同路人。所以,我们经常讲虽然两国有不同的战略,我们可能在一些具体的利益或者具体的一些政策上是有差异的,但是并行不悖,比如我们的“一带一路”,俄罗斯提的大欧亚伙伴,这次文件中也专门强调了“一带一路”和俄罗斯的大欧亚伙伴叫做并行不悖。我们在落实推进我们的一些战略目标的时候,相互之间是能够配合,如果有差异的话我们也能够尊重这种差异。包括在文化上、文明上,我们相互之间的这种交流,如果双方纠结在这些差异上就会出现西方人讲的文明冲突,但中俄之间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两国经过历史的沉淀,经过长期的磨合,找到了一个正确处理两国关系、正确发展两国关系的道路。
中国网:未来我们期待两国以更加持续和紧密的发展来为全球的繁荣发展注入更大的推动力。感谢孙所长为我们带来您的精彩解读。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