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全力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08:07 1

摘要:“我们把以往临时性的志愿服务转变为常态化服务,把被动型志愿服务转化为主动型服务,把单场的志愿服务转化为有具体目标的项目型服务,形成了‘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多元共治、双向奔赴、长效发展’的基层治理格局。”西关街道志愿服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西安市小火柴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志愿者在辅导孩子(资料照片)。

4月24日,全省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走进西安市莲湖区西关街道第一中心社区,开展观摩学习活动。

“我们把以往临时性的志愿服务转变为常态化服务,把被动型志愿服务转化为主动型服务,把单场的志愿服务转化为有具体目标的项目型服务,形成了‘党建引领、精准服务、多元共治、双向奔赴、长效发展’的基层治理格局。”西关街道志愿服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西安市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志愿服务实现标准化、品牌化、项目化、常态化发展。

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

如何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推动新时代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

西安市从小切口切入、重点领域试点着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工作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实现供需双向互动、精准匹配。

去年底,西安青年志愿者助力文博事业志愿服务行动启动。西安半坡博物馆等7所文博机构分别与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结对共建,签署了《西安市文博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文博志愿者团队建设。

5月7日,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城,建立健全‘文博单位+高校志愿者’联动机制,积极促成高校和文博单位共同推进文博志愿者招募、培训和激励保障,确保西安高校学子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活动有机会、有渠道、有载体、有收获。”

志愿服务工作不是一家“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

为了统筹协同推进,联动高效履职,西安市对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工作规则、议事规则,进行重新调整优化,进一步明确细化成员单位职责任务,为构建志愿服务大场景提供更优保障。

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

血压监测、政策宣讲、高龄复审……4月11日,在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崇业社区,专业医疗团队与社区志愿者协同配合,为300余名居民提供了健康和便民咨询服务。社区党委书记侯燕平表示,社区目前有党员、青年、巾帼、退役军人等分别组建的多支志愿者队伍。社区会根据活动主题,召集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西安市积极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职工志愿者队伍、学生志愿者队伍等,鼓励他们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同时,推进各行各业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引导文化文艺志愿者、应急志愿者、法律志愿者、体育志愿者、生态环境志愿者等利用专业特长,为社会作贡献。

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是文艺界践行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渠道。3月31日,西安市文艺志愿者小分队到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街道关家村,为村民带去相声、歌舞、杂技等文艺节目,以志愿服务书写新时代的文化惠民答卷。

西安市未央区徐家湾街道凤凰城社区有一间有爱裁缝铺。在这里,银龄志愿者杨菊花凭借一台缝纫机、一盏台灯、一张操作台,帮社区居民更换拉链、裁剪服装、设计改进家居用品、修理包包手袋等,累计服务300多件次。她常说:“我很乐意为大家做一点小事。”

志愿服务站点贴心守护

社区是志愿服务主阵地、主场景。4月30日,记者在雁塔区电子城街道立丰城社区的“雁翔小哥”能量补给站看到,充电设施、工具箱、应急医药箱等一应俱全,宣传彩页、地图、雨伞等摆放整齐。通过贴心的服务,能量补给站将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志愿服务力量。目前,雁塔区已提升改造89个“雁翔小哥”能量补给站。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阵地就延伸到哪里。

莲湖区红庙坡街道梨园社区下辖5个居民小区,常住5200多户1.1万多人。社区充分结合居民多元需求,建成便民服务空间、儿童游乐空间等6类开放式志愿服务阵地,为居民提供多样化全周期社区服务。

《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志愿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做到有场所、有队伍、有项目、有设施、有制度、有标识,具备需求收集、项目发布、招募培训、活动组织、服务记录、宣传展示等功能,提供常态化服务。注重内涵式发展,丰富站点的精神内核、文化价值。

西安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西安市采取“1+N”卫星式协同建设模式,打造西安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目前已孵化遴选出文化传播、惠民服务、数字赋能等5大类30个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源:陕西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