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曦初露,阳光轻柔地洒在莒县刘官庄镇东李家楼村。村民张祥怀揣着满心期待,早早来到土地规划现场,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可算盼到土地划分这一天,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这片曾经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困扰村民的土地,正一步步转变为承载希望的“希望田野”。
晨曦初露,阳光轻柔地洒在莒县刘官庄镇东李家楼村。村民张祥怀揣着满心期待,早早来到土地规划现场,脸上洋溢着藏不住的喜悦。“可算盼到土地划分这一天,心里的石头总算是落了地!”这片曾经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困扰村民的土地,正一步步转变为承载希望的“希望田野”。
自去年“三资”清理工作开展以来,东李家楼村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村“两委”干部对合同到期的土地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同时紧密结合耕地保护政策,对那些需砍伐树木的土地妥善开展整理工作,经过多方齐心协力,成功整合出80多亩土地资源。
然而,土地回收、清理之后,如何让这些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首要难题。“土地要不要统一分配,具体该怎么划分,实施过程中又该注意些什么?”这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成了村干部们一段时间以来每晚都要思考的问题。去年年底,村“两委”利用每月25日“议事·学习日”,广泛征求全体党员对土地划分工作的意见建议,初步拟定了方案,获得全体党员的一致通过。
今年年初,土地划分工作正式启动,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村党员干部、公益岗人员全部投身其中。
两个月的时间,村“两委”干部每天穿梭于田间地头、走街串巷,工作人员拿着土地划分方案,挨家挨户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最终,全村1300多口人达成统一,为土地划分工作的顺利推进扫除了障碍。
在田间地头,另一番火热的景象正在进行。挖掘机轰隆隆作响,奏响了土地整理的“奋进曲”。树桩、残留的地膜、杂草被一一清除,高低不平的坑洼被仔细填平。除了土地修整,村“两委”还修建了6000多米的排水沟渠以及3000米的田地路。
“之前这些地没有排水沟渠,每到雨季,大量的积水无法及时排出,种植的农作物大多数都会被涝死。因为旱涝无法保证,所以部分村民选择种树也是无奈之举,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村集体投资40000余元用于完善此地块的基础设施”东李家楼村党支部书记李亮田介绍,此次土地划分工作,重新梳理了全村人口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对划分的土地进行精准丈量,只为做到严谨公平、公正透明的分配。
从前期清理树木、土地平整,到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再到具体土地分配,村“两委”考虑得细致入微,各项工作都提前筹备到位。历经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土地划分的关键一天。
在土地划分现场,村民通过公平抓阄确定土地分配顺序,该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包村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亲临现场指导,为土地划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经过一整天的紧张工作,所有土地顺利划分完毕,整个过程顺畅。除此之外,村里还特意预留了10余亩土地,用于村庄规划储备用地,为村庄的长远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刘官庄镇一级主任科员于国志说:“本次东李家楼村分地虽然人均仅有4厘地,但这些地化解了村民土地多年来不均、不公的问题。通过本次土地划分工作,不仅提升了该村村党支部的号召力,更改善了民风,改善了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
如今,走进东李家楼村,村班子更加团结,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幅提升,村民对干部的信任度直线上升。“以前村里土地管理有漏洞,大家心里都有怨气,现在村干部做事公平公正,我们打心眼里支持他们工作。”村民李志田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
阳光照耀下,土地熠熠生辉,每一寸都承载着东李家楼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凝聚着镇党委、政府与村“两委”化解矛盾、推动乡村振兴的心血。
来源:直播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