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陡山乡大庙村四季红专业合作社的育秧棚里,10多米长的流水线和输送带上架着送土机和播种机,工人们正往空盆里填入营养土,播种、覆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省时又省力。
育秧如筑基,苗强粮可期。当前正值育秧繁忙时节,孝昌县各地正抓紧进行中稻育秧工作,为粮食丰产增收打下基础。
在陡山乡大庙村四季红专业合作社的育秧棚里,10多米长的流水线和输送带上架着送土机和播种机,工人们正往空盆里填入营养土,播种、覆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省时又省力。
“机械化操作平均一个小时可育秧500至600盘,这种机插秧的出芽率达到90%以上,亩增产15%以上,跟普通的人工相比,既节省了人工成本,又提升了亩产量,而且机插秧的免疫能力、抗病虫害能力比传统手插的要好得多,更便于集中管理。”孝昌县四季红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建初说。
为探索和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满足公司自家中稻用秧的同时,四季红专业合作社还可以为周边种植户提供育秧服务。这种育秧输送带的自动化操作,让种植户告别“弯腰时代”,大大减轻农户育秧工作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育秧的工作效率和标准化程度,节约稻种。
“自去年基地用上了自动化育秧设备后,在人力、物力、时间和季节方面都有很好的把握,今年干旱我们育秧遇到困难,这里可以帮我们解决后顾之忧,而且提供种子、农药和技术一条龙服务,对我们帮助很大。”陡山乡大庙村种植大户韩少明说。
在大棚的另一边,一排排整齐的育秧盘映入眼帘,嫩绿的秧苗从盆中探出“脑袋”,大棚内一片绿意盎然。去年7月,胡建初投资新建了1280平方米的智能化育秧大棚,在大棚内部,配备有先进的温控系统和灌溉设备,能够精确控制棚内温度和湿度,为秧苗的生长提供最适宜的环境。
“我们育秧基地一共可培育秧苗5000亩,流水线机插秧从播种到机插秧大概需要20至25天,比传统育秧节省了5到10天的时间。启用智能喷灌系统和降温设备后,喷洒更均匀,能够有效地调节室内温湿度,使得秧苗生长更加整齐、健壮,为后续插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孝昌县四季红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建初说。
据胡建初介绍,2024年,合作社总共销售了近1200亩的秧苗,带动周边120余户农民增产增收。今年,合作社秧苗订单不断,将在5月中旬迎来出苗高峰期。
近年来,孝昌县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兴农、科技助农,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丁珂 于德鑫
一审: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来源:孝昌县广播电视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