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昆明 | 烟火升腾处 春城夜未央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09:43 1

摘要:夜幕垂落,滇池的晚风裹挟着炭火香气,掠过昆明的大街小巷。霓虹与星光交织处,摊主的吆喝声、食客的谈笑声、油锅的滋啦声此起彼伏——春城的夜,在烟火气中苏醒。

夜幕垂落,滇池的晚风裹挟着炭火香气,掠过昆明的大街小巷。霓虹与星光交织处,摊主的吆喝声、食客的谈笑声、油锅的滋啦声此起彼伏——春城的夜,在烟火气中苏醒。

今年“五一”假期首日晚,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昆明夜间经济,强调要打响特色夜间经济品牌,更好促进文旅消费。此刻的昆明,不仅承载着老舍笔下“昆明静秀可喜”的闲适,更在光影流动间,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绽放出新时代的璀璨光华。

在游客眼中,昆明夜市是多元文化的“博物馆”:非遗传承人用紫陶汽锅蒸出“零加水”的土鸡汤 ,归侨摊主操着缅语、老挝语招呼食客,乐队驻唱与百年书店比邻,年轻人捧着鲜花饼、舂鸡脚,在古色老宅前打卡 。

游客在夜市上购买糖人

“凌晨1点的双桥夜市,烧烤摊主会给常来的老客多撒一把折耳根;文林街的小酒馆里,老板会为失意的旅人调一杯‘滇红威士忌’。”在武汉摄影师王磊的镜头里,夜市不仅是交易场,更是情感联结的纽带。

大观夜市

当游客挤进双桥夜市的人潮时,距此20公里的斗南花卉市场正迎来一天中最魔幻的时刻。深夜11点,来自泰国、越南的客商与本地花农激烈议价,成捆的玫瑰、百合在推车间飞速流转,空气中翻涌着新鲜切花的清甜。

游客在斗南花卉市场选购鲜花

这里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全球每10枝鲜花中有7枝经此流向世界——2024年,斗南花卉交易量达141.76亿枝,交易额突破115.74亿元,连续25年蝉联全国第一。

夜间的斗南花卉市场人头攒动

“白天赏花,晚上买花,这才是昆明夜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来自杭州的游客林晓雯头戴花环,怀抱一束9.9元的洋桔梗。她的身后,花商正通过直播将香槟玫瑰发往上海消费者的窗台——云舍花卉等企业的年销售额已突破5亿元,直播间里每4秒便成交一单。而传统交易区依然延续着“对手交易”的烟火气:花农将刚采摘的鲜花铺满摊位,采购商用手指轻弹花瓣检验新鲜度,议价声与扫码声交织成独特的交易交响曲。

游客手中捧着大把鲜花

这座“亚洲花都”的传奇始于1983年。当第一株剑兰在斗南村民的菜地里绽放,没人想到它会催生出全云南千亿级鲜花产业。如今,呈贡区4.65万居民从事花卉相关工作,3300多家企业构建起从育种到物流的完整链条。在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900多个交易席位上,电子大屏实时滚动全球买家竞价,日均706万枝鲜花以“降价式拍卖”找到归宿,最快24小时便能抵达东京主妇的案头。

夜间的昆明老街

夜已深,仕林街的烧烤摊升起炊烟,斗南花市的灯光依然璀璨。来自西伯利亚的海鸥早已回归,但“花屿生活节”的夜场音乐会才刚刚开场——非遗瓦猫化身花艺装置,百年老宅里飘出鲜花饼的酥香,游客们捧着9.9元20枝的满天星,在星空下跳起左脚舞。以“夜间经济”为消费支点,从花卉盛宴到非遗焕新,从深夜花市到古渔村时光穿梭,全面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场景。

昆明城市夜景

这座城市的夜晚,既有20元实现“鲜花自由”的年轻背包客,也有守着拍卖钟声的跨国花商;既有百年传承的紫陶汽锅鸡,也有花卉基因实验室里的育种专家。

这里升腾的不仅是烧烤的烟火,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力、包容力与创新力。

这背后,是每一个平凡夜晚的相遇与温暖,是春城以烟火气,写给世界的情书。

撰文:任翊翔

摄影:杨艳辉 刘凯达 赵伟 周密

编辑:范志强

校对:艾建林

审核:姚丹苹

终审:达娃梅朵

来源:昆明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