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是的,你没看错,那个在地铁上戴着老花镜、手指笨拙滑动屏幕的中年妇女,那个被同事嘲笑“土气”的阿姨,正沉浸在《闪婚老伴是豪门》《保洁老妈无极归来》的狗血剧情里无法自拔。
文 | 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霸总剧迷”
我今年48岁,白天是写字楼里沉默的会计,晚上是手机屏幕上痴迷的“霸总剧迷”。
是的,你没看错,那个在地铁上戴着老花镜、手指笨拙滑动屏幕的中年妇女,那个被同事嘲笑“土气”的阿姨,正沉浸在《闪婚老伴是豪门》《保洁老妈无极归来》的狗血剧情里无法自拔。
01 当“老霸总”成为流量密码,中年人的孤独无处遁形
2024年的短剧市场,年轻人的“甜宠”退潮,中老年人的“霸总”却异军突起。《闪婚老伴是豪门》抖音话题量超26亿,《保洁老妈无极归来》播放量破5亿,40岁以上用户贡献了近五成流量。这些剧的主角不再是20岁的鲜肉小花,而是45岁的单亲妈妈、50岁的保洁阿姨、被子女嫌弃的退休工人。
剧情千篇一律:女主被生活虐得体无完肤,突然天降一位“隐藏身份”的霸总——他可能是修空调的工人,也可能是路边摊的老板,但最终一定会亮出“董事长”“世界首富”的身份,用钞能力摆平所有苦难。屏幕外的我们,明知是套路,却忍不住为那一句“我护你周全”热泪盈眶。
为什么?
因为中年人的世界,早就没了“逆袭”的幻想。房贷、子女教育、职场边缘化……我们像齿轮一样运转,却很少被问一句“你累不累”。短剧里那些浮夸的“打脸”情节,恰恰填补了现实中的无力感,有多少人沉溺短剧中无法自拔。
02 在虚拟的“爽感”里,我们偷偷补偿人生**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中年人的危机是“自我完整”与“失望”的博弈。年轻时,我们也曾幻想过轰轰烈烈的爱情,但生活最终教会我们妥协。短剧里的“霸总”,与其说是爱情对象,不如说是对遗憾的补偿——
- 被看见的渴望:剧中的保洁阿姨被霸总捧在手心,而现实中,我们可能是子女口中“啰嗦”的父母、公司里“可有可无”的老员工。
- 尊严的捍卫:当女主被恶毒亲戚羞辱时,霸总一句“她是我的女人”瞬间翻转局面。这何尝不是我们对职场PUA、家庭冷暴力的无声反抗?
- 未完成的青春梦:年轻时没穿上的婚纱、没敢表白的初恋,在剧中被一键重启。
一位退休教师说:“我在《闪婚五十岁》里,看到了自己离婚后独自带娃的影子。剧里女主逆袭了,我好像也赢了一次。”
03 狂欢背后:被围猎的银发族与失语的亲情
然而,这场“隐秘狂欢”代价沉重。
- 金钱陷阱:短剧以“1元试看”为诱饵,层层设置付费关卡。一位老人为追剧累计充值近4万元,直到刷爆银行卡才被子女发现。平台利用虚拟货币、自动续费等复杂规则,让许多中老年人“无意识消费”。
- 情感绑架:剧情刻意放大婆媳矛盾、子女不孝,让观众在代入痛苦的同时,对现实关系更加敏感。有观众因沉迷剧情,开始指责伴侣“不如剧里体贴”。
- 健康代价:熬夜追剧、长时间盯着小屏幕,让本就脆弱的中年视力雪上加霜。
更令人唏嘘的是,许多子女对此一无所知。当我们抱怨父母“沉迷手机”时,却未曾想过:他们的孤独,或许正是我们缺席的证明。
04 救赎不在屏幕里,而在生活缝隙中
短剧的爆火,撕开了中年群体的情感荒漠。我们需要的不是批判,而是理解——
- 对平台:少一点套路,多一点责任。简化付费规则、设置消费提醒,莫让“造梦”变成“割韭菜”。
- 对子女:陪父母聊一集短剧,或许比买保健品更能疗愈孤独。一位网友发现父亲充值后,没有责备,而是陪他看完大结局:“原来我爸不是爱霸总,而是羡慕有人能替他撑腰。”
- 对自己:承认脆弱并不可耻。若短剧是暂时的避风港,那就允许自己偶尔躲一躲。但别忘了,真正的“霸总”该是那个在现实中咬牙坚持的自己。
结语
中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我们在霸总短剧里寻找的,不过是一丝被理解的慰藉。或许终有一天,当现实中的爱意足够充盈,我们便能放下手机,笑着对屏幕说:“谢谢你的陪伴,但这次,我想自己当主角。”
后记
如果你也有一位沉迷短剧的父母,今晚回家时,请放下手机,听他们讲讲剧情。
因为再狗血的故事,也藏着一颗渴望被看见的心。
-The End-
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来源:走不进欢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