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杜甫造访阆中,千年后舞剧《杜甫》征服南充观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0:28 2

摘要:5月10日晚,南充大剧院,当重庆歌舞团舞剧《杜甫》的大幕拉开,历史的烟云与艺术的灵光在舞台上交织成梦。从“车辚辚,马萧萧”的征夫血泪,到“好雨知时节”的春夜慰藉,杜甫的生命轨迹在舞者的翩跹中化作流动的诗篇,让千年后的观众在泪光与掌声中,触摸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

演出现场。

舞剧《杜甫》在南充大剧院演出。

精彩的舞蹈。

演员精彩的表演。

5月10日晚,南充大剧院,当重庆歌舞团舞剧《杜甫》的大幕拉开,历史的烟云与艺术的灵光在舞台上交织成梦。从“车辚辚,马萧萧”的征夫血泪,到“好雨知时节”的春夜慰藉,杜甫的生命轨迹在舞者的翩跹中化作流动的诗篇,让千年后的观众在泪光与掌声中,触摸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脉络。

舞影诗魂演绎杜甫故事

当晚,南充大剧院内座无虚席,表演现场高潮迭起。

舞台中央,杜甫的扮演者以苍劲的舞姿勾勒出诗人的精神图谱。当《丽人行》的华服云鬓在灯光下铺展成盛唐画卷,金步摇的流光与舞者的水袖相映成趣,却在《兵车行》的铁蹄声中瞬间碎裂——这种极致的美学对比,恰是舞剧《杜甫》最动人的艺术表达:用现代舞蹈语汇解构历史肌理,让抽象的诗意具象为可感的肢体叙事。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饱含热泪、掌声雷动,演员们三次返场谢幕。令人惊喜的是,第二次的谢幕不是惯常的鞠躬答谢,而是全体演员从“绿丝”中走出,带着“春夜喜雨”的希望,以剧中角色为观众陆续献上一段段精彩的个人秀……现场氛围瞬间被点燃,观众迟迟不愿离开。

“从杜甫少年意气风发,中年历经沧桑,到老年回归乡野,于春雨中释然。诗圣的一生,是唐朝从盛到衰的写照。一个人笔下的唐朝,道尽了繁华,写全了悲慨。”一位现场观众评价称,当《春夜喜雨》的群舞化作千万条垂落的“雨丝”,舞者在“雨帘”中舒展的姿态,让“随风潜入夜”的诗意获得了可视化的诠释。诗歌意境转化为舞蹈意象,让第一次观看舞剧的他也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和杜甫共情。

现场,观众们排起长队,拿着开场前购买的场刊等周边产品请主演签名。传统文化IP在当代焕发了强大的生命力,杜甫这位课本中的“诗圣”“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

据悉,舞剧《杜甫》入选《义务教育教科书艺术·舞蹈》等3门教材,曾斩获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等大奖,实现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资助类型“大满贯”,累计在全网曝光量达“40亿+”,已演出207场,30万观众观演……

年轻观众纷纷走进剧院

5月11日母亲节,重庆歌舞团收到了一位南充观众的来信。这位带孩子观演的母亲的话语格外动人:“它播下的种子,或许在未来某天会在孩子心中长成一片文化的森林。”在回信中,重庆歌舞团表示,如果机缘允许,今年他们还将携另外一个获得过“荷花奖”的舞剧《绝对考验》来南充演出,欢迎她带孩子去观演。

南充28岁国企员工刘宇这次也看了舞剧《杜甫》,她的观演之路折射出年轻观众与传统文化的相遇方式:从网络上刷到《丽人行》的惊鸿一瞥,到捕捉到巡演信息的狂喜,再到在剧院公众号反复确认的忐忑,最终在《兵车行》的舞台前热泪盈眶。“背景音乐一直是沉重的脚步声,饰演杜甫的舞者用力地抵抗着车轮前进,但根本抵不住,配合灯光,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她说,这种通过肢体语言构建的历史叙事,更具冲击力。

刘宇的观演启蒙来自2013年偶然在网上刷到的舞剧《孔子》选段《采薇》。“那时我一下就被这种表演形式吸引,一口气看了《孔子》《李白》《昭君出塞》等很多经典舞剧选段。然后,我就萌生了去剧院现场看一场舞剧的念头。”刘宇告诉记者,她读大学时的一档音乐综艺节目《声入人心》,还让她对歌剧、音乐剧这类演出有了更多了解,愿望也从看一场舞剧变成了看一场剧院表演。

刘宇第一次走进剧院是在2021年“五一”去北京旅行时,没遇上《孔子》,便买了一张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演出的门票。后来,她每一年跨年都会去剧场观演,也陆陆续续看了《青衣》《四世同堂》《芝加哥》等剧的剧院演出。

“以前每次想进剧院看感兴趣的演出都需要到一线城市,这是第一次在家门口看上了优质舞剧,特别幸福。希望家乡以后能引入更多优质剧目。”刘宇说。

“这次舞剧《杜甫》到南充巡演,我第一时间就买好了票。从整个舞台表演中,我感受到了杜甫满怀壮志到怀才不遇的一生,之前课本上的内容有血有肉起来。”西华师范大学大一学生田紫杉告诉记者,她第一次走进剧院看的是音乐剧《青城山下》,一场表演下来,就忍不住为台上的演员们鼓掌喝彩。南充也有好剧,她之前曾看过川北大木偶表演,也很震撼。

“隔着屏幕看千遍,不如在剧场哭一次。”南充一中附属小学舞蹈老师钱小云告诉记者,之前经常在网上看舞剧,这是她第一次在现场看。现场的舞台效果、演员的表现力以及观众与演出的互动氛围是透过屏幕感受不到的。“南充之后上演舞剧我不会再错过,还会推荐学生们也来看。”钱小云说,“这样的作品对他们理解历史、欣赏文学作品以及提升艺术素养都有帮助。”

丰富的话剧、舞剧、音乐剧、戏曲,为一个又一个年轻人提供了一片精神栖息地。在这里,他们通过与剧中人、戏中人“对话”,从现实中短暂抽离,穿梭古今中外,触摸文化脉络,感悟人生百态,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生命体验。

跨越千年一场精彩对话

1200多年前,年过五旬的杜甫先后两次来到阆中。他畅游阆中的好山好水,将无限的情思寄托于笔下,留下了包括《阆山歌》《阆水歌》在内的66首动人诗篇。1200多年后,舞剧《杜甫》走进南充,一场跨越千年的时空对话热烈上演,观众真切了解了杜甫的故事。

“在南充大剧院上演的舞剧《杜甫》是我们2025年度全国巡演的首站。杜甫历史上曾来过南充,在南充留下了佳作,为舞剧《杜甫》的巡演埋下深厚的情感伏笔。我们和南充歌舞剧院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未来会有更多剧目走进南充。”重庆歌舞团市场推广中心舞剧营销主管欧阳霖衡说。

巡演首站选择南充,或许是因为这座城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文化生态,为高雅艺术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舞剧《杜甫》的巡演今年是第九年,南充是第207场。《杜甫》这部剧,我们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看他的一生,用他的回忆带我们走进千年前的唐朝。随着现在国潮文化的兴起,《杜甫》渐渐在口碑和审美上也更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口味。”重庆歌舞团舞蹈艺术中心主任、舞剧总监、《杜甫》执行导演李晋说。

如舞剧《杜甫》这般,“爆剧”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经典片段,剧院通过主演签售周边产品、主演见面会等创新形式,增强观众参与感,不断推动高雅艺术“破圈”。

从传统戏剧到话剧、歌剧、音乐剧、舞剧……近两年,在南充上演的文艺精品演出品类越来越丰富。“从《天鹅湖》到《平潭映象》,从德云社到开心麻花,南充的演出市场正在经历‘破圈’蜕变。”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自觉。当芭蕾舞的足尖与川剧的水袖在同一座剧院流转,当音乐剧的唱段与大木偶的绝活在同一片夜空回响,南充正在用“引进+本土”的“双轮驱动”,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消费场景,持续引领观演热潮。

舞剧《杜甫》的火爆,正是这种文化生态的缩影。惠民政策,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推开剧场的大门;战略合作,为未来引入更多重量级作品奠定了基础。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文艺精品,则是文化繁荣的标尺。近年来,南充致力于本土文化市场的深度培育与发展。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我市大力孵化剧场演艺品牌,利用南充大剧院、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剧场、清晖剧社、梨园茶社,差异化打造大木偶展演品牌“博物馆之约”、川剧展演品牌“戏剧周末”,常态化开展剧场演出,培养本地演艺消费习惯,做响“看剧游南充”文旅新IP。

同时,我市持续开拓演出市场赛道,坚持本地演出、市外巡演“双轮驱动”,常态化演出文艺院团保留的经典剧目,引进芭蕾舞剧《天鹅湖》、民族舞剧《梦回红楼梦》等“叫好又叫座”的精品,丰富本地演出市场。鼓励文艺院团向外拓展演出市场,2024年南充歌舞剧院在延安驻场演出《延安延安》,累计650场次;南充市杂技团在成都欢乐谷、重庆武隆驻场演出马戏杂技;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在周边城市开展巡演……

此外,我市还积极创作市场需求剧目。引入市场调研机制,分析游客与市民的观演喜好,优化剧目内容与表现形式,创作出《兜兜奇遇记》《糖果屋的诱惑》《空·悟》等亲子互动剧目。这些充满创意与温情的剧目,不仅丰富了演艺产品供给,更为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带来了独特的观演体验,让高雅艺术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

挖掘市场潜力 打造特色地域文化IP

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肖金平博士:当高雅艺术与地方文脉相结合,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衔接,就能产生持久的“生命力”。南充可打造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IP,让“看剧游南充”成为文旅融合的新名片。同时,增加演出活动,不仅能提升票房收入,还能推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舞剧《杜甫》的火爆上演,展示了南充戏剧市场的巨大潜力,可以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吸引更多演出团队;鼓励地方艺术家与剧团合作,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目;引入更多优质作品与地方剧目结合,进一步增强南充文化影响力,为可持续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另外,现象级剧目吸引年轻观众的趋势表明,可以在学校和社区推广戏剧教育,提升公众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和欣赏程度。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举办互动讨论,拉近观众与艺术的距离,并激发他们对地方文化活动的热情和支持。

记者手记

一场奇妙的文化相遇

从刘宇们在网络上刷到第一个舞剧片段,到钱小云们第一次走进剧场,文化传承都是由无数个“第一次”组成的旅程。

当《杜甫》的舞台灯光照亮南充的夜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精彩的演出,更是一座城市对文化的珍视与拥抱。这种珍视,让千年诗心在现代舞台上重新绽放;这种拥抱,让高雅艺术真正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精神盛宴。

文化的长河从不停息。当南充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更多优质演出,以创新的思维激活传统文化,这座城市的精神年轮,必将在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相遇中,刻下更深沉、更动人的印记。而这,或许就是舞剧《杜甫》带给我们珍贵的启示:文化自信,生长在对传统的深情回望中,孕育在与时代的热情相拥里。

来源:南充文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