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轮房价暴涨什么时候开始!专家这样说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23:08 1

摘要:你发现没?现在朋友圈里晒房本的人少了,中介发的房源信息下点赞的也寥寥无几。

最近很多人(投资客)在问房价暴涨还会不会来!

你发现没?现在朋友圈里晒房本的人少了,中介发的房源信息下点赞的也寥寥无几。

前两天在小区门口遇到张大爷,他拉着我就问:"小王啊,你说我儿子婚房到底该不该现在买?"这已经是本月第三个问我同样问题的人了。

专家们倒是信心满满,说2026到2032年会迎来新一轮房价上涨。

这话听着耳熟不?十年前他们就预测过"黄金十年",结果呢?我邻居老李2018年在燕郊买的房,现在每平米还亏着八千块。

先说说他们这个"十年周期论"。

2005-2010年那波确实猛,我表哥当年花60万买的北京三环老破小,现在挂价680万。

可那时候什么光景?农村青年揣着铺盖卷进城打工,城里人刚听说"商品房"这个词,就跟现在年轻人抢限量球鞋似的疯狂。

到了2013-2018年那波,我亲眼见过温州炒房团横扫杭州。

当时西湖边有个楼盘开盘,有人带着POS机现场刷定金,跟菜市场买大白菜似的。

可如今再去钱江新城转转,晚上亮灯率还不到三成。

专家说的两个前提挺有意思。

先说"钱多"这事,现在银行利率都快跌破2%了,可你去看看售楼处,销售比看房的多。

上周陪朋友去某楼盘,销售小哥追着我们送了五杯星巴克,最后愣是没成交。

再说"接盘侠",95后现在人均负债12万,00后还没毕业就背上助学贷款。

我表妹去年毕业,在深圳租着10平米的隔断间,天天念叨:"买房?不如攒钱去鹤岗养老。

"这话听着心酸,却是现实。

说到城市分化,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上个月去成都出差,高新区的新盘还要摇号。

可转头到隔壁某三线城市,开发商直接打出"首付5%送车位"的横幅。

这差距,比火锅的微辣和特辣还夸张。

关于新房和二手房的区别,最近体会太深了。

同事老刘把住了15年的学区房挂出去,半年降了三次价还没卖掉。

反倒是他新买的"第四代住宅",阳台能停直升机的那个盘,开盘当天就抢光了。

说到"好房子"政策,我倒想起个趣事。

某开发商为了符合新规,把3米层高称作"呼吸式空间",把小区绿化叫"森林氧吧"。

结果购房者真吃这套,单价愣是比周边贵了1万2。

人口问题最扎心。

我家娃今年上幼儿园,全班28个孩子,比我们当年少了整整12个。

开发商还在拼命盖楼,有次去远郊踩盘,看见新小区对面就是荒地,野兔子比住户都多。

现房销售这事挺有意思。

去年某知名房企搞"所见即所得"营销,结果购房者发现实体样板间的窗外风景是LED屏。

现在要求现房销售,估计开发商得把"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距再缩小点。

刚需客现在真是进退两难。

我发小为了孩子上学,咬牙买了老破小学区房。

结果装修时发现墙里塞的都是报纸,现在每天在业主群里骂街。

可你说能怎么办?学校通知下周就要交房产证了。

改善型客户也别太乐观。

朋友花了800万买的"科技住宅",结果全屋智能系统三天两头死机。

上周他家马桶突然自动播放《最炫民族风》,维修工来了都憋不住笑。

最后说点实在的。

要是丈母娘逼着买房,就挑个地铁口的二手次新房。

至少不用赌期房会不会烂尾,还能省下装修钱。

要是为小孩上学,先查清楚政策,别像隔壁老王买了房才发现学位被统筹了。

投资客们听我一句:现在冲进楼市就像在火锅里捞西瓜——不是那个味儿了。

有这钱不如去考察社区食堂,我家楼下那个天天排队,比卖房子靠谱多了。

记住,房子终究是拿来住的。

当年抢购日本马桶盖的那批人,现在都在闲鱼上半价转手。

别让钢筋水泥困住了生活,有时候租个带院子的房子,种点花花草草,比当房奴舒坦多了。

来源:无常有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