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折点》序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2 22:23 1

摘要:我会选择现在就着手进行这个作品,也是考虑到“quickening of time”(时间正在加速)的现象。这个现象,我相信你也注意到了,也就是人类面对的改变步调正在不断加快。

我会选择现在就着手进行这个作品,也是考虑到“quickening of time”(时间正在加速)的现象。这个现象,我相信你也注意到了,也就是人类面对的改变步调正在不断加快。

我会在《唯识:新的意识科学》和《必要的创伤》还没出版就紧接着开始这本书,所考虑的也就是除了前两本书所带来的整合,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层面是一样重要,而让我认为需要再用一本书来延续前两本书“颠倒”的探讨。

假如你要完全面对真实,而完全接受是意识为主、意识优先、只有意识是真的,那么,早晚你要面对人间这个层面的事实——

其实,你对物质和人类所看重的一切的认知,包括文化、文明、价值、历史、甚至科学,全部都会是颠倒的。

至于你点点滴滴活出来的这一生究竟颠倒到什么地步,或许你到现在还无法想象。就算我为你一一指出来,你也不见得会相信。

我想指出来的,其实还不到从唯物到唯识这种观念上全面而彻底的颠倒,而是光站在“有”的角度、就在这人间相对的范围,你从刚懂事、到上学、到今天所学到的一切,都是颠倒的。

这一点,你可能根本就没有想过。

然而,这种人间层面的颠倒,可能让你从观念、从认知、从思考全面地重新起步。你突然体会到这种颠倒,也可能自然会进一步去追求“全部生命系列“所谈的从唯物到唯识的颠倒的关系。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而它在认知层面的切入跟《唯识:新的意识科学》和《必要的创伤》在逻辑层面和情绪层面的整合,是完全可以搭配的,而且是三面一体。

举例来说,你现在可以接触到的信息量是不可思议的丰富,管道也是过去难以想象的便利。人类随时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共享同一个全球性的数据库。而且这种共享是双向的,你不光是可以去取得信息,而你所产生的信息也随时能够被别人取得。这种方便,自然而然会为你的脑海带来一种全新的整合,甚至带来一种重新起步的作用。

除了信息的便利不断加快改变的脚步,接下来,我认为还会有一些重大的发生,也许是太阳系或行星层面自然的变化,也许是这个世界免不了的天灾和各种人为的伤害。这些发生,也同时在催促人类整体要提升意识、要往统一的意识前进。

就像我在《必要的创伤》提到的,正是透过这种难以避免的对立、摩擦和冲突,你我才可能把样样都当作个人转变的出发点或恩典。

但愿到那个时候,“全部生命系列”(其实也就是一系列探讨唯识的作品)包括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个指南针,引导你我度过最艰难、最阴暗的时刻,让你我可以完成这一生意识转变的旅程。

至于这本书的书名“转折点”,所想表达的也只是——在人间,早晚会有一个时点,人类(当然包括你)会突然得到一种天翻地覆的转变。你会发现,过去所知道、所体会的全部都是颠倒。这种认知上的转变,会为你带来一个瞬间的同步或谐振,而让你突然明白,过去以为的颠倒,其实才是理所当然。

这种转变,即使还没深入到从唯物到唯识的颠倒,但它本身已经带来一个转折点、一个让你再也无法回头的点。

到这个时候,你才落到意识的门户,而接下来只可能进入唯识的真实。

这当然是我个人的期待。是这样,我才会用那么多作品走到这里。

其实,这本书本来也可以称为“重新起步(Reset)”或是“人类的实验(The Human Experiment)”。不同的书名,所强调的切入点多少会不同。至于能不能一一深入,也就看个人是不是有足够的条件和精力可以着手。在这里,让我借用这本《转折点》先简单囊括其中几个相关的观念。

此外,希望你不会介意我再一次选择这种对话式的写法。其实,要谈人间层面的转折点,是有许多根据和文献可以引用。但我总觉得这些可以参考的纪录在时间上的跨度都很短,也只能做有限的引申;至于我想谈的主题,不光是时间的跨度很长而不可能有什么文献可以参考,我也不认为有任何文献纪录是正确的。是这样,我才会选择用这种方式,和你直接对话。

用这种对话的方式来写作,也让我可以更放松地涵盖多个主题,而不需要守住一个小题目来钻牛角尖。我想,在这个时点,你会想知道的是整体,而倒不是整体某一个角落表面上很精确的细节。

毕竟,我的出发点最多也只是希望带来一个触媒,催化你个人意识层面的转变,而倒不是再带出一套完整而详细的知识去探讨某一个小小的层面。过度强调知识层面的完整性,非但跟意识层面的转变不相关,甚至反而会带来反效果。是这样,我也就不采用一般科学或信息类书籍常用的体例。

尽管不求细节的详细与完整,但我很有把握,有一天(也许一、两年,几十年或几百年后),这本书所谈的都会得到证实。

来源:王者无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