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岳彬,男,汉族,1983年10月出生,老家在江西上饶,是个党员,读了博士,2011年7月开始工作。
陶岳彬,男,汉族,1983年10月出生,老家在江西上饶,是个党员,读了博士,2011年7月开始工作。
他从小读书就挺厉害,2002年考上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又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读博士,研究的是半导体光电子学,2011年拿到理学博士学位。
这学历放在哪儿都算得上高材生,但他没留在实验室搞科研,反而一头扎进了基层,从广西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干起,一步步走到今天。
刚参加工作时,他进了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在信息化推进处干了五年。
这期间,他从普通干部升到主任科员,后来又当上副调研员。
2015年,组织上派他去基层锻炼,到田阳县五村镇挂职党委副书记,还当了陇华村的第一书记。
那时候村里条件差,连宽带网络都没有,他带着大伙儿搞通信基础设施扶贫,硬是把宽带通到了村里,让老百姓也能用上网络。
这段经历让他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
2016年,他调到广西工信委无线电管理局当副局长,分管无线电监测和频谱管理。
这工作听着挺专业,说白了就是管好无线电信号,别让各种设备互相干扰。
比如手机信号塔、广播电台这些,都得协调好,不能乱套。
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两年,直到2018年调岗。
2018年2月,他离开工信系统,到德保县当县委副书记,分管党建和脱贫攻坚。
德保是广西的山区县,脱贫任务重。
他带着干部们抓产业、找路子,帮着老百姓种桑养蚕、发展特色农业,还引进企业搞加工,让县里的经济慢慢有了起色。
2020年7月,他又被调到百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当局长,还兼任市铝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
百色是广西铝产业重镇,但过去技术落后、污染大。
他带着企业搞转型升级,推广节能技术,把铝产业往高端方向带,算是给当地发展踩了脚“油门”。
2021年6月,他调到南宁市邕宁区,先当代区长,一个月后正式当选区长,还兼着邕宁新兴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
邕宁区靠近南宁市区,这些年重点发展新兴产业。
他上任后提出“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简单说就是既要搞产业园区,也要保护环境,不能光顾着赚钱把绿水青山毁了。
比如园区里引进企业得先过环保关,厂房周围还要留出绿化带。
这两年邕宁的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慢慢起来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不用再跑外地打工。
要说这人有什么特点,大概就是“能文又能武”。
一个北大博士,放着科研路子不走,偏要下基层搞扶贫、管工业,还能干出成绩,确实不容易。
他待过工信委,管过无线电,抓过脱贫攻坚,现在又主政一方,每段经历都踏踏实实。
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就是“上面有政策,下面有落实”的干部。
他自己也常说,读书时学的是物理,现在干的是“社会物理”——怎么把政策、资源和老百姓的需求拧成一股绳,这才是真学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不是传播任何负能量,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等不良引导。
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并做出整改。
来源:月影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