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这个词大家都听过,很多人也会觉得「这还不简单?我每天都听到这个词,我知道什么是项目。」但是,在组织里,很多时候其实容易搞混这个词,我一会儿会说到。
项目,这个词大家都听过,很多人也会觉得「这还不简单?我每天都听到这个词,我知道什么是项目。」但是,在组织里,很多时候其实容易搞混这个词,我一会儿会说到。
项目是一个临时的、一次性的行动。
A project is … a temporary, one-time, coordinated undertaking
它有清晰的目标,有彼此相关的依赖关系、任务和活动,而且时间是有限的。
A project
• has a definable goal
• has interrelated and dependent activities and tasks
• is finite in duration
项目有起点,也有终点。它不会无限地进行下去。
在组织里的日常工作,是循环往复、持续进行的,而项目就不是。
虽然有些项目看起来怎么都做不完,好像自己长了生命一样一直拖着,但它终究会完成。而且通常来说,每个项目多少都有点独特性。
说到项目和日常流程的区别,我们稍微展开一下。组织里的日常流程,是那些每天都要重复做的事情。比如说,账单流程。像电力公司,每个月都得给你寄账单,可能是纸质的,也可能是电子的。这是一个反复执行的过程。你付钱,他们也有一个流程来收这个款,可能是通过网络,也可能是纸质票据。同样地,供电也是一种流程。你开灯的时候,灯亮了,那背后就是一整套流程在运行。
这些就是日常运营流程,而不是项目管理的范畴。这更属于流程改进的范畴。
如果企业想进行一些改革,例如希望利用六西格玛方法来改善一个流程,那就是一个项目了。一个六西格玛项目是需要走一个项目的全整流程的,例如要有项目目章程,定义目标、范围、起始和结束时间、团队成员等。
而我们要说的项目管理,是有明确起止的,是为实现某个具体目标而存在的。我们有一套流程来执行项目,也有一堆工具来帮我们搞定它们。
项目的核心约束有四个:范围、质量、成本和时间。
范围(Scope):这个项目到底要干什么?包括什么内容?质量(Quality):成果要达到什么标准?哪怕是家里的一个小项目,比如刷墙,我同事的标准就是随便滚一遍、碰到门框就算刷到了、靠近天花板就算够了,拿个滚筒一蘸漆就开始刷,到后面根本没漆了还在刷。他刷完会问我:“你怎么刷得比我好那么多?”其实就是标准不同,质量要求不一样。成本(Cost):范围定了、质量定了,那要花多少钱来实现?这就得算清楚。时间(Time):要花多久来完成?我们可以把这四个元素画成一个简单的图。在项目开始前,我们先设定好——要达到什么质量,预计会花多长时间,需要多少钱。
所有人都得懂这个。就算只有五分钟教大家项目管理,也要讲这个。项目经理、客户、团队成员、老板、高管,全都得理解这个概念。
它表达的意思就是:做一个项目,达到某个质量标准,需要这些时间和预算。项目需要人来干活,要花时间,人要拿工资,还得买材料,这就是现实。
项目不能脱离物理定律。项目经理不是巫师,挥根魔法棒就能变出成果来。项目启动前,我们得大家一起确认:是的,这个项目在这个时间内,以这个质量,花这么多钱,是能做到的。
你不可能搞一个全公司最大型的项目,要求行业顶尖的质量标准,还想下周二下午就完工,花两百五,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项目途中有什么变化,比如有人说,“哎,我们发现得加点内容。”可以加,没问题。不需要抓狂,也不需要逃跑。
我们就说:“没问题,咱们看看怎么调整。”接着回头再看那四个因素——范围、质量、成本、时间,改一个,或改两个,有时候全都得动。它们是绑在一起的,不能只改一个不动其他的。
后来,项目管理协会(PMI)在他们最新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里,把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这四个基本要素,再增加了两个:风险和资源。新图就变成六边形了。
不过优思学院认为,风险和资源,其实很多时候就是成本和时间的延伸。
来源:优思学院六西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