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这部积压8年的60集历史剧卖200元,比电影票还贵10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04:27 1

摘要:它既没有在电视台播放也没有选择流媒体,而是选择在一个叫元码的平台独播,并且该平台也只有这一部电视剧,更是明码标价200元全集售卖!这价格,比 优惠的电影票贵了接近7倍。

最近影视圈又引起一阵热议,那就是据说投资2.3亿,积压了8年的历史巨制《忽必烈》,居然不走寻常路了。

它既没有在电视台播放也没有选择流媒体,而是选择在一个叫元码的平台独播,并且该平台也只有这一部电视剧,更是明码标价200元全集售卖!这价格,比 优惠的电影票贵了接近7倍。

那么小编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这部“天价剧”背后的故事。

这部剧在2017年杀青,拍了近7个月的时间,原计划是100集,后面删减到60集。

导演黄健中曾拍出《过年》《我的1919》这样的经典之作,按理说作品质量是有保障的,可不巧的是碰上了当时的“限古令”,再好的剧也得乖乖“躺平”。

我们不妨看看同期命运的历史剧:《大秦赋》就明白了,在多重删减后艰难播出;而张若昀父子的《霍去病传奇》也是改名《风起大漠》,压了近8年才拿到了许可证。

再看这部剧的制作阵容,也是十分豪横!在正蓝旗1:1复刻元上都遗址,光金莲川幕府建筑群就砸了4800万,光手工烧制的青砖就用了近8万块;为了还原南征场面,拉来2000多名蒙古族骑手和500多匹战马。

编剧葛健,既是投资人,又是内蒙古仕奇集团董事长,妥妥的“金主爸爸”。但当年高喊“同等质量价格更低”挑战海外品牌的他,为啥在卖剧这事上,却开出高达200元的价格?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这部剧一开始肯定是想卖给电视台的,结果“限古令” 收紧,电视台对质量要求更高,这部剧也因为某些原因被pass掉了;

转战流媒体,又被“侮辱性”报价劝退。拖到现在,再不上线真成“古董”了,干脆自建一个APP,自产自销,卖剧的同时还能带货酒、肉、奶粉,顺便宣传家乡文旅,把剩余价值榨得干干净净。

拍历史剧最怕什么?最怕一不小心就触碰民族感情的敏感线。忽必烈作为元朝缔造者,重用汉臣、取国号“大元”,确实促进了民族融合,但他统治下的“四等人制”,又实实在在埋下了王朝覆灭的种子。

还有文天祥、崖山海战这些历史事件,该怎么拍?文天祥宁死不降,陆秀夫背着幼帝跳海,10万军民投海殉国,这些悲壮的历史画面,要是拍不好,分分钟被骂上热搜。

拿2004年的《成吉思汗》对比,同样是讲草原民族历史,这部剧评分 8.8,靠的是专业历史顾问加持,在服饰、礼仪、战争场面上力求还原。即便如此,也免不了对部分情节进行艺术加工。

那《忽必烈》呢?连看都看不到,咱也不敢妄下定论,但就冲这200元的定价,没点真本事,怕是很难让观众买单。

花200元看一部积压8年的历史剧,搁谁心里都得掂量掂量。影视行业总说 “内容为王”,但《忽必烈》这波操作,让人忍不住想问:到底是对内容太自信,还是把观众当冤大头?

历史剧要想成功,既要尊重史实,又得兼顾艺术创作,还得平衡好民族情感。希望《忽必烈》不是靠噱头博眼球,而是真的是一部经得起推敲的历史佳作。毕竟,观众愿意为好内容掏钱,但绝不会为“智商税”买单。那么你看过这部卖价200 元的历史大剧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聊聊!

来源:五点电视节目放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