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09:11【广州: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债等方式 扩大直接融资渠道】财联社5月14日电,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利好来了!广州印发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附名单…
根据财联社5月14日报道,10:09:11【广州: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产业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债等方式 扩大直接融资渠道】财联社5月14日电,广州市印发《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正式发布《广州市关于促进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银发经济融资支持、跨境金融创新等十大维度推出系统性政策工具,为粤港澳大湾区养老金融改革注入新动能。
广州印发的《措施》提出"全周期、全链条"金融支持框架,核心亮点包括:
1. 支持养老企业直接融资
支持养老企业通过IPO、新三板挂牌、公司债发行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同步依托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建立非上市企业证券流转平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突破6800亿元,但融资结构中债权占比超75%,直接融资空间巨大。
2. 国资引导基金"精准滴灌"养老产业
由市属国企发起设立银发经济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智能护理设备、适老化改造等科技创新领域,首期规模拟达50亿元,通过"投早投小"培育独角兽企业。
参考长三角"智慧养老REITs+供应链金融"模式,该基金未来可探索与基础设施REITs联动,形成"募投管退"闭环。
3. 跨境金融"试验田"
试点养老企业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框架下自主借用外债,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机制,探索发行双币种养老金融产品,吸引港澳资金参与广州养老社区建设。目前大湾区已有45亿元跨境养老贷款落地,服务港澳长者超6800人,广州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大这一效应。
在基础设施REITs领域,广州提出"三个率先"突破:
1、 率先探索养老社区REITs
选取运营成熟、现金流稳定的养老项目发行公募REITs,参考泰康之家北京燕园项目,预计年化分红率可达6.8%-8.5%,显著高于商业地产平均水平。目前全国已运营养老床位中,头部企业入住率超85%,资产证券化条件成熟。
2、率先打通供应链金融ABS
将智能护理床、康复机器人等设备采购形成的应收账款证券化,嵌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全流程追溯,预计可使单床综合成本降低23%,资金周转效率提升40%。
3、率先试点"REITs+长护险"组合产品
探索用长期护理保险金直接抵扣REITs份额收益,形成"投资-消费"闭环,目前深圳已有项目引入AI系统使利润率提升3.7%,为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措施》强调"政银企社"四方联动:
1. 政策工具箱升级
整合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政府性融资担保等工具,对养老企业给予最高50%的贷款贴息,同时将适老化改造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享受专项再贷款优惠利率。
2. 服务场景创新
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养老支付场景应用,试点"养老金融示范区"建设,集聚金融机构、医疗资源和科技企业,打造"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平台。
3. 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养老机构预收费资金存管制度,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对REITs底层资产进行压力测试,同时严厉打击"养老理财"等金融诈骗,切实保护老年群体权益。
接下来,随着《措施》落地,预计到2026年广州养老产业直接融资占比将提升至35%,带动银发经济规模突破万亿大关,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强大引擎。
以下根据公开网络信息,梳理部分名单:
外加:交大昂立
外加:尚荣医疗
来源:御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