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S1M2拍鸟实战 & S1二代选购建议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4 10:56 1

摘要:刚刚,松下又推出了两款全画幅微单:S1M2和S1M2E。其中,S1M2搭载了“部分堆栈式CMOS”,支持无裁切4K60p视频与最高70FPS超高速连拍,性能卓越;而S1M2E继承了旗舰产品的操控体验,保留了LUMIX的精华。

大家好,我是ET,欢迎来到相机笔记。

刚刚,松下又推出了两款全画幅微单:S1M2和S1M2E。其中,S1M2搭载了“部分堆栈式CMOS”,支持无裁切4K60p视频与最高70FPS超高速连拍,性能卓越;而S1M2E继承了旗舰产品的操控体验,保留了LUMIX的精华。

▲ S1M2、150-600 DG DN + TC-1411

730mm | F9 | 1/200s | ISO-4000

▲ S1M2、150-600 DG DN + TC-1411

840mm | F11 | 1/50s | ISO-6400

▲ S1M2E、S 85/1.8

85mm | F1.8 | 1/200s | ISO-100

本次样片拍摄使用了至誉科技ELEMENT PRO 512GB CFe 4.0存储卡。至誉科技多款UHS-II SD卡、CFexpress B型存储卡已通过松下LUMIX认证,并在全国松下影像体验中心门店展示。

松下S1M2(S1II)和S1M2E(S1IIE)发布于2025年5月13日,它们和之前发布的S1RM2(S1RII)拥有几乎相同的机身设计,标志着松下LUMIX S1产品序列完成了全面更新。

海外定价为S1M2 3199美元(约合人民币2.23万元)、S1M2E 2499美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国内价格会在稍晚公布。作为参考,S1RM2海外定价3300美元、国内官方定价23999元、首发优惠价20999元。

我一直都很期待LUMIX系列能用上这块部分堆栈式传感器,因为松下肯定能充分发挥它的视频潜力。更让我意外的则是S1M2E,松下实现了水平无裁切的6K 60p 2.4:1拍摄,真可谓是“IMX410 Extreme了”。

S1二代依旧是“三驾马车”的产品策略:S1M2E、S1M2、S1RM2分别对应进阶拍摄、高速度/高感光、高分辨率的应用场景。稍有些意外的是叫S1M2而不是“S1HM2”,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 目前三款产品都是兼顾照片/视频的混合型相机。考虑到目前影像产品,特别是专业视频产品的进化方向,我相信S1H的后续机型应该会在机身设计和拍摄功能更偏向于视频特化(比如方盒子或者无取景器的平顶)。

那么S1二代应该如何选择呢?首先追求高分辨率的朋友肯定优选S1RM2,松下已经明确表示会为S1RM2追加包括城市运动检测、UVC/UAC、蓝牙时间码在内的众多新特性。然后,主要拍摄视频的朋友推荐S1M2,无裁切的60p视频与更少的果冻效应,在当前应用场景下肯定还是要更实用一些。

最后,如果您对分辨率和速度的要求都不是很高,那么S1M2E具有比S5M2/S5M2X更好地取景、操控体验。当然眼下S5M2、S5M2X国补后的价格也很有竞争力,大家可以都纳入到考虑范围中。

与S1M2/S1M2E同期发布的还有一款新镜头:LUMIX S 24-60mm F2.8(S-E2460)。它的尺寸紧凑,长度约为99.9mm,相比LUMIX S PRO 24-70mm F2.8短了约30%;重量轻便,约为544g,相比LUMIX S PRO 24-70mm F2.8轻了约40%!

海外定价899美元(约合人民币6500元),这个价格还是非常香的!

24-60mm F2.8配备双相线性马达和新型光学编码器,具有约0.19m的最近对焦距离,并能在30mm端实现约0.3x的最高放大倍率。在这款镜头上,松下还加入了可自定义的功能按钮;对焦环也可在相机上自定义为其他功能(比如光圈、快门速度、裁剪变焦、白平衡等)。

和其他LUMIX S镜头一样,24-60mm F2.8也具备防尘防溅结构,可以胜任多种户外拍摄场景。

与其他厂商的入门级F2.8恒定光圈变焦镜头相比,松下24-60mm F2.8既有24mm广角端,又有2.5倍变焦比。结合松下相机的混合变焦功能,可以覆盖更多拍摄场景,让拍摄者可以轻享大光圈、高画质。

▲ S1M2、 S 24-60/2.8

24mm | F2.8 | 1/10s | ISO-400

进一步了解

机身

S1RM2、S1M2、S1M2E三款机身采用完全相同的机身,包括圆形目镜罩的约576万点EVF、3.2英寸四轴旋转液晶屏与内置散热风扇。这不仅能降低研发生产成本,还有助于手柄、兔笼的附件的兼容性。

传感器

三款相机的最大区别在于传感器,进而影响到有效像素、感光度、宽容度、连拍与视频能力。其中,S1M2采用了兼顾性能与成本的部分堆栈式结构,大大提高了数据读取速度,为高速对焦、高速连拍、高动态视频记录提供了硬件基础。它的第二挡原生ISO为ISO 800、V-Log下则能达到ISO 5000,可以媲美松下VariCam专业电影机。V-Log和动态范围扩展功能相配合更能提供高达15级动态范围,不惧弱光也能从容应对大光比拍摄。

自动对焦

三款相机都采用相位/对比度混合检测,也都能识别人物、猫/狗/鸟等动物、汽车/摩托车/火车/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S1M2和S1M2E在人物识别中新增加了城市运动识别,对跑酷、滑板等运动做了优化 —— 我相信这个新特性会通过固件升级给到S1RM2。

其实从S5M2开始,松下相机已经能在不少场景下拍摄野生鸟类了(我在海南、尼泊尔都做过野拍体验)。得益于更快速度的传感器,S1M2的识别能力和对焦速度有了进一步提升,达到了LUMIX家族的最好水平,让我可以更放心的使用被摄体检测AF和H+高速连拍。但必须承认,松下S1M2和尼康Z6III等产品还有一些差距,具体体现在AF-S合焦不够果断、不支持多种被摄对象的自动识别、不能在4K120p或对应慢动作视频拍摄时开启被摄体检测。

进步空间还很大,未来可期。

▲ S1M2、150-600 DG DN + TC-1411

400mm | F6 | 1/250s | ISO-3200

▲ S1M2、150-600 DG DN + TC-1411

472mm | F8 | 1/200s | ISO-1000

连拍

三款相机在普通连拍模式下的情况基本相同:

- H有实时取景,H+和SH没有实时取景;

- AFS/MF比AFC速度快一些;

- 选择速度优先比画质优先快一些。

区别是S1M2的SH超高速连拍也可以选择画质优先的14bit RAW(此时连拍速度约为60FPS),而S1RM2和S1M2E的超高速连拍只有12bit RAW一种情况。

在持续连拍能力上,好消息是选择14bit RAW或12bit RAW并不影响缓存大小,都是180张(包含预拍摄时间的张数);坏消息是缓存满后的写卡速度依然很慢,需要不少时间才能完全回血。希望松下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或给SH超高速连拍提供不同速度选项,提升持续连拍时间。

视频

在视频记录格式上,松下绝对做到“能给的都给了”。以S1M2为例,NTSC、MOV文件格式下的记录选项多达114种!涵盖了16:9、17:9、3:2、4:3等多种比例。说到比例,S1M2和S1M2E这次新增加了Cs4K,即4096×1728的2.4:1记录格式(Cs = Cinema Scope)。此时,S1M2E也能实现无裁切的60p录制,可说是激发了IMX410的全部潜能。

而S1M2则凭借部分堆栈式传感器的高速读取,可以在绝大多数格式下都能实现无裁切的60p记录,并且果冻效应更少。

注意:松下相机内的等效焦距是基于对角线计算的。即使水平无裁切,画面比例从照片的3:2裁切到2.4:1也会让等效系数大于1,这一点比绝大多数厂商要更严谨。

我这次主要使用5.9K格式拍摄,在增稳、二次构图后也能获得足额的4K高分辨率。远摄焦距不够时会用到点对点裁切的4K,而在使用1.33x变宽镜头时则会用到6K 3:2 OpenGate。

值得一提的是,松下S1M2在拍摄常规视频时(包含声音,回看为常速),可以选择全画幅、4K120p,此时等效系数约为1.23x,裁切比例比采用近似传感器的尼康Z6III要小。但如果要拍摄4K120p的慢动作视频(不含声音,回看为慢动作),则需要在S&Q下选择APS-C画幅。

其他改进

S1M2和S1M2E上还引入了不少软件功能,这些都会通过固件更新加入到S1RM2上。

- 可通过秘钥解锁ArriLogC3

- 兼容蓝牙时间码、蓝牙连接DJI稳定器

- 支持UVC/UAC

- 支持将CFe卡、SD卡拍摄素材备份到USB SSD

- 支持镜头对焦环的自定义调整*

* 除了新发布的24-60mm F2.8镜头外,其他镜头也会陆续得到固件升级(首批为20-60mm、24-105mm、50mm F1.4)

▲ S1M2、20mm T1.8 1.33X

20mm | F1.8 | 2s | ISO-6400

▲ S1M2、150-600 DG DN

600mm | F6.3 | 1/30s | ISO-2000

▲ S1M2、150-600 DG DN + TC-1411

840mm | F9 | 1/200s | ISO-2000

▲ S1M2、150-600 DG DN + TC-1411

840mm | F9 | 1/400s | ISO-1600

▲ S1M2、150-600 DG DN

438mm | F3.2 | 1/250s | ISO-1600

▲ S1M2、150-600 DG DN

408mm | F6.1 | 1/160s | ISO-800

▲ S1M2、150-600 DG DN

600mm | F6.3 | 1/400s | ISO-2500

▲ S1M2、150-600 DG DN + TC-1411

840mm | F9 | 1/100s | ISO-3200

▲ S1M2E、S 85/1.8

85mm | F2 | 1/200s | ISO-100

来源:溢图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