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烟庄街道后十里铺村位于县城东郊,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肉羊养殖历史悠久,肉羊养殖加工在助力村民增收致富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后十里铺村聚焦强化联农带农、实现共同富裕,以冠县烟庄街道后十里铺经济合作社为中心,立足传统肉羊养殖,构建了集规模化
作者:田威孔 王兆烂 侯云霞 张仰斌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烟庄街道后十里铺村位于县城东郊,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肉羊养殖历史悠久,肉羊养殖加工在助力村民增收致富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后十里铺村聚焦强化联农带农、实现共同富裕,以冠县烟庄街道后十里铺经济合作社为中心,立足传统肉羊养殖,构建了集规模化养殖、集约化屠宰、产业化经营、多元化销售于一体的现代肉羊经营体系(见下图)。
一、集合共性需求,强化联合合作,发挥规模效应
1.能人返乡创业,组建农民合作社。后十里铺村党支部书记李正伟在外经商多年,曾为北京市海淀区10多所高校的羊肉供应商。2005年,李正伟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以“兴办产业”为要,与村“两委”班子认真讨论、反复研究,决定立足村庄基础和优势,发展肉羊养殖特色产业。2010年3月,由村党支部牵头、村“两委”干部为成员,成立冠县后十里铺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后十里铺合作社”),先行先试养殖肉羊。合作社成员积极外出学习,率先示范高架养殖技术,其他养殖户看到高架养殖在空间利用、疾病防控、管理便捷等方面的优势后,纷纷主动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在市场监管部门备案成员7个(包括冠县烟庄街道后十里铺经济合作社),实有成员231个,几乎覆盖全村养殖户,成员出资总额5000万元。
2.强化联农带农,抱团实现降本增效。后十里铺合作社坚持发展绿色养殖,为成员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兽药使用指导,统一为牲畜接种疫苗,提供的生态饲料每吨可为成员节省成本200~300元。注重政策宣传,积极争取贷款利息补贴、担保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同时,为实现规模效应、避免恶性竞争,后十里铺合作社与冠县雨森羊业专业合作社、冠县穆萨畜牧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冠县后铺养羊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统一了产品质量标准,提升了议价能力,实现了降本增效。目前,合作社肉羊养殖规模达上万只,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60万元,全村形成“比着养、赛着养,谁家羊多谁本事大”的氛围,肉羊养殖成为后十里铺村的经济“命根子”、致富“摇钱树”。
二、践行绿色发展,健全配套服务,催生集聚效应
1.建设现代化屠宰线,改“私屠滥宰”为高效规范屠宰。“街头血水流,苍蝇乱碰头,味道直冲天,街人捂鼻走”,这曾是后十里铺村的真实写照,肉羊养殖规模的扩大带来屠宰量的提升,传统的屠宰方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此环保部门亮出了“禁止个体屠宰”的“红牌”。李正伟意识到要想继续做大做强羊产业,必须算清“三笔账”,建设标准化屠宰场。一是算“生态账”。环保是大势所趋和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统一屠宰和开展污水处理,才能实现环保达标。二是算“经济账”。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屠宰户,屠宰处理1只羊也需要20分钟;而屠宰线1分钟就能屠宰处理8只羊,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三是算“口碑账”。口碑和品牌是市场主体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统一屠宰,可以树立产品的“金字招牌”。为此,2017年,后十里铺村集体以土地和管理作价占股51%、130多户村民出资占股49%,创办了冠县穆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穆德公司”)。穆德公司投资建设现代化屠宰线,提供检验检疫服务,年屠宰肉羊80余万只,每只羊为养殖户平均节省屠宰费用15元,通过统一销售羊皮、肠衣等下货每只羊为养殖户增收10元以上。
2.村企合力整治“脏乱差污”,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穆德公司着眼绿色发展,注重环保设施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干清粪便和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提高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水平。穆德公司建立日处理能力1000吨的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屠宰血水污水的处理难题;建设自动化生物有益菌生产车间,将养殖户的羊粪转化为有机肥。为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后十里铺村成立村庄保洁队伍,细化完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源头减量、集中处理,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实施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村庄实现了从“脏乱差污”到“宜居宜业”的转变。
3.延伸产业链条,围绕肉羊养殖拓展新产业新业态。在做大做精肉羊屠宰加工的同时,后十里铺村积极发展种羊供应、食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实现了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在种羊供应方面,穆德公司实施“外联内育”策略,成立“驻外办”,从外部引进优质羔羊;建设种羊繁育基地,自行选育优质种羊。在食品加工方面,村集体出资成立冠县穆德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从事肉羊分割,生产羊胶(采用羊皮熬制而成的胶块,类似阿胶)和酱卤、熏烤、腊制等羊肉预制菜产品,2024年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收入1.2亿元。针对肉羊屠宰过程中产生的生鲜血开发利用率较低问题,穆德公司积极对外合作,开展羊血制品加工生产,年销售生鲜血500吨左右,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增加了公司和养殖户的收入。2024年,依托穆德公司的强大实力,后十里铺村成功吸引京东物流供应链(冠县)产业基地前来落户,建设8000平方米京东云仓、500平方米冠县特产馆、2000平方米电商直播运营中心,搭建物流仓储系统,有效助力冠县肉羊、酥梨、灵芝等农特产品走向全国。
三、谋求创新赋能,建强经营体系,激发乘数效应
1.注重技术开发创新,优质产品生产能力持续提升。穆德公司先后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聊城大学等单位签订合作协议,进军高端、绿色、健康产品市场。聘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团队长期驻村指导,改善喂养方式,创新“温棚养山羊”模式,培育“雪花羊肉”,打造高端羊肉品牌;依托冠县“灵芝之乡”的禀赋,发展“灵芝仙草羊”产业,注册“穆德灵芝仙草羊”商标。此外,穆德公司还与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制中药生态饲料,以提高肉羊的免疫力,喂养该饲料、不使用抗生素和添加剂的羊称为“药膳羊”,引领了有机、健康羊肉消费新潮流。
2.依托金融扶持政策,肉羊产业补链强链更有底气。为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冠县研发上线“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推出具有地域产业特色的“肉羊养殖贷”“肉羊产业链贷”等产品,养殖户通过线上比较各家银行贷款产品的利率、额度,选择最合适的贷款产品。后十里铺村获得“整村授信”贷款额度1.5亿元,建立“收集、汇总、提报、指导、借贷、增收”六步金融服务机制,由2名“金融专员”负责宣传金融政策、牵线搭桥,村集体为金融机构推荐符合条件的养殖主体,累计帮助218个养殖主体获得贷款6752万元。2024年,后十里铺合作社获得“鲁担惠农贷”270万元,担保费由财政全额补贴,财政补贴后的利率降至1.1%;合作社利用贷款,联合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在周边乡镇实施10万只肉羊规模养殖场“牧光互补”项目,投产后预计为村集体带来每年500万元的收益。
3.各类主体分工协作,现代肉羊经营体系初见成效。后十里铺村各类经营主体找准自身优势和定位,围绕肉羊特色产业构建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了肉羊全产业链提档升级。其中,养殖户是肉羊生产的基本力量,通过加入合作社,实现了科学高效养殖;后十里铺合作社发挥纽带作用,紧密联结养殖户、企业和市场;穆德公司等企业持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市场,引领产品创新;村集体注重村庄环境改善,带头出资、帮助融资,为各类主体优化经营环境和提供要素保障。目前,后十里铺村成为山东省最大的肉羊集散基地,全村养殖肉羊1000只以上的养殖户有177户,羊存栏量25万只,年出栏量80万只,年综合产值3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
《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