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场独具创意与活力的“天府甲鱼村·极限48小时创作赛”在金堂县竹篙镇激情上演。此次赛事以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聚焦当地特色甲鱼产业,吸引了四川师范大学、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等10余所高校踊跃参与,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创意与蓬勃活
近日,一场独具创意与活力的“天府甲鱼村·极限48小时创作赛”在金堂县竹篙镇激情上演。此次赛事以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聚焦当地特色甲鱼产业,吸引了四川师范大学、四川传媒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等10余所高校踊跃参与,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创意与蓬勃活力。
多元主题聚焦产业全链
多场景拍摄展现乡村新貌
赛事精心设置了“科技新农人”“青年返乡直播助农”“甲鱼创新消费场景”“甲鱼供应链”“甲鱼创新美食”“生态向未来”等10个拍摄主题,全面覆盖甲鱼产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以及乡村振兴涉及的多元维度。10支高校团队通过抽签确定创作主题后,迅速开启创作征程,奔赴成都双楠伊藤洋华堂、成都味道·三缺一餐厅、竹篙镇天府甲鱼村、金堂县中医院、金堂观岭高尔夫球场、金渊甲精品甲鱼门店、金堂千家渡火锅店等多个特色场景展开拍摄。
学生们以镜头为画笔、光影为颜料,从不同视角勾勒天府甲鱼村的产业活力、乡村振兴成果以及甲鱼创新消费场景。四川师范大学的拍摄团队在竹篙镇天府甲鱼村采访时,养殖户们满脸自豪地说:“我养甲鱼好多年了,现在村里搞这个活动,还有这么多大学生来帮我们宣传,我觉得甲鱼产业以后肯定越来越好!”团队成员也感慨道:“通过和当地养殖户们的交流,我们更深入了解了甲鱼养殖的不易和产业发展的潜力,也更有动力把甲鱼村的故事拍好。”
48小时极限创作
深度记录乡村发展脉络
在紧张的48小时创作时间里,学生团队深入乡村基层,与村支书、养殖户、技术员、餐饮从业者等进行面对面交流。他们完整记录了甲鱼从田间养殖、捕捞运输,到餐厅加工、端上餐桌的全过程,生动捕捉返乡创业者在乡村热土上拼搏奋斗的身影。
四川传媒学院团队在采访餐饮从业者时,餐饮业的工作人员说道:“咱们这甲鱼宴讲究原汁原味,每道菜品都融入了传统烹饪技法与创新理念,希望食客们能通过舌尖感受乡村产业的魅力 。”团队导演表示:“这次拍摄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发展,更是传统与创新碰撞的鲜活故事,我们会用镜头把这份烟火气与奋斗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学生们运用综艺化、沉浸式的表现手法,将甲鱼产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以及传统农业与城市生活的深度融合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养殖基地,学生们记录下智能监测设备对甲鱼生长环境的精准把控;在餐厅,他们拍摄到甲鱼创新美食的独特制作工艺和精美呈现。最终,10部各具特色的作品诞生,从生态养殖的绿色坚守、科技赋能产业升级的实践,到城乡联动共富的成功经验等多个维度,深刻诠释了“天府甲鱼村”的发展魅力。
强大评委团多维评分
全网发布扩大赛事影响
此次赛事的评委团阵容强大,由文旅专家、高校导师与行业代表共同组成。文旅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参赛作品的质量都很高,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天府甲鱼村的特色和乡村振兴的成果。而且这种极限创作的形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意和潜力,对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人才很有意义。”评委们从主题契合度、叙事感染力、技术水准、传播潜力等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评分,确保评选结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10部作品后续将通过官方媒体和短视频平台进行全网发布,结合专业评审结果与平台数据,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单项奖。获奖团队将获得证书和奖品,这不仅是对他们创作成果的肯定,也将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关注乡村、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校地企协同共融
探索乡村振兴长效模式
本次“天府甲鱼村·极限48小时创作赛”以“校地企协同、产城景融合”为核心,是深度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活动通过推动甲鱼产业全链条升级,展现了产业振兴的新高度;借助“高校创意赋能 + 消费场景破圈”的双向联动,探索出“校地企”深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竹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高校师生的创意和活力为甲鱼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把天府甲鱼村的品牌打得更响,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乡村的发展潜力。”
记者/ 滕海丽
来源:生活小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