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并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着力点,为经济大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坚持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并深刻阐明经济大省挑大梁必须把握好的着力点,为经济大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广东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拥有产业体系积累的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挑大梁有使命、有机遇、有基础、有行动。广东省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引导广大委员自觉投身凝心聚力、决策咨询、协商民主、国家治理第一线的具体实践,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挑大梁必须坚持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我们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好“四个凝聚”工作,助力广东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挑大梁不仅要在体量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质量上示范引领。实现经济量质齐升,关键是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打头阵”责无旁贷。广东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主题从“再造一个新广东”到“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再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以贯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的新广东。近年来,广东省政协引导委员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求,聚焦制造业当家、科技自立自强等议题深入协商建言,形成一批建设性意见,为广东省出台“制造业当家22条”“降低制造业成本十条”“科技创新条例”等提供了重要参考。今年,我们重点瞄准服务广东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围绕加快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低空经济、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等深入调研协商,推动广东传统动能焕新升级、新动能积厚成势。我们充分发挥委员中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众多的优势,引导委员立足岗位、发挥专长,围绕产教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科技人才支撑等重点,以“短平快”的方式报送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助力打通教育、科技、人才三者良性循环的卡点堵点,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更好无缝对接。
挑大梁必须坚持统筹增强内生动力和深化开放合作,我们锚定改革开放的重点领域做好“四个凝聚”工作,助力广东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需要更宽广的国内国际纵深。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断释放发展潜能、增厚发展优势;只有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才能在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拓展新空间、开辟新境界。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靠的就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对于改革开放这个“推动力”的体会格外深刻。当前,新一轮改革进入深水区,难啃的硬骨头更多;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我国对外开放面临多重考验,更需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勇气和决心。今年,广东省政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省委部署的具体改革任务,围绕“十五五”规划、城乡融合发展、营商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协商建言,助力推动广东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以制度供给增创先发优势。针对中美贸易新形势,我们以第137届和138届“广交会”、跨境电商发展等为小切口开展跟踪调研,动态研判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冲击,为广东打好“五外联动”主动仗献计出力。我们充分发挥广东毗邻港澳、粤籍海外侨胞众多等优势,立足政协实际,深入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智库外交,向世界传播坚持合作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好声音。
挑大梁必须坚持统筹走在前列和服务大局,我们紧扣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好“四个凝聚”工作,助力广东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经济大省不仅指经济块头大,更意味着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的责任大,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有更大的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6次亲临广东,殷切寄望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赋予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广东省委深刻领会总书记、党中央战略意图,紧扣“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推进大湾区建设,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携手港澳建设世界级的大湾区、发展最好的大湾区,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广东省政协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越往纵深推进,越彰显出强大的牵引带动作用,今年着重围绕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这个先导,以加快推动大湾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建设大湾区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推动大湾区内涵式发展等为题开展调研协商,以推进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十五运会”为契机开展专题视察,促进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优势资源整合、深化协同发展中更好实现珠联璧合,全面提升大湾区整体实力;发挥全省各级政协港澳委员众多的优势,引导港澳委员发挥“双重积极作用”,支持港澳委员跨界别、跨专委会参加履职活动,深化开展“港澳委员湾区行”“港澳青少年爱国行”等考察交流活动,提高大湾区建设共识度,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不断助力大湾区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际双循环的功能、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建设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质的国际一流湾区。
挑大梁必须坚持统筹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我们持续聚焦“百千万工程”做好“四个凝聚”工作,助力广东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广东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做法,结合实际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统筹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破解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平衡难题,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积极探索实践。我们始终把助力“百千万工程”作为履职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百千万工程”成体系化地开展系列协商议政、民主监督,聚焦产业强县、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等议题连续两年召开常委会会议专题议政,就乡村产业振兴、美丽圩镇建设、县域生态治理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开展民主监督,提出了一批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许多被吸收进广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行动方案中。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我们专门研究制定助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方案,在以县域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常委会会议专题议政等重点工作基础上,把年度各项调研协商工作都与助推“百千万工程”结合起来开展,做实调查研究、谋深建言质量;同时,既着眼当下,推动解决紧迫问题,也选择“小切口”,深入研究投融资体制机制、县镇村管理体制改革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为广东省谋划“百千万工程”五年取得显著变化、制定“十五五”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我们充分动员省市县三级政协、全省近4万名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加力支持、实质推动更多资源要素投入“百千万工程”,以实实在在成果助推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进展。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