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黑龙江某矿山,一辆辆矿车正有条不紊地往反于巷道,将矿料运输到千米之外的站点。而这贯穿地下空间的巷道,构成了井下矿装卸与转运的“交通动脉”,支撑着矿山的高效运作。
在黑龙江某矿山,一辆辆矿车正有条不紊地往反于巷道,将矿料运输到千米之外的站点。而这贯穿地下空间的巷道,构成了井下矿装卸与转运的“交通动脉”,支撑着矿山的高效运作。
这高效运转的背后,是一次次精准测量的默默守护。井下测量作为贯彻井下矿建设与生产全周期的测量工作,有着重要的把关作用,更是巷道准确贯通、安全立交的有力保障。
如今,在如是RS30测量系统的加持下,该矿山井下测量工作正迈向更高的精度与效率水平,为安全高效生产注入了全新动力。
以往,由于测量空间位于地下无信号的各种巷道和采掘场所,只能使用全站仪设备进行测量,工作人员扛着设备步行到每个点位,动辄上千米的巷道,不仅工作强度大,还易受到各类管道、矿车、较暗光线干扰,存在安全隐患,一次测量需要耗费数日,数据成果也不够全面。
现在,工作人员使用如是RS30测量系统扫测井下巷道三维数据,不仅提升了测量效率,生成的三维模型也为智慧矿山的数据底座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井下测量外,在矿物料堆体积量算方面,华测导航的一站式高精度扫测方案也可以解决传统方式效率低、数据不准、成果单一的问题。
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矿山,看看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如何?
该矿山巷道位于地下130米处,没有卫星信号,故需要采集井下10个控制点来获取绝对坐标,保证数据精度。面对设置在巷道天花板上的控制点,工作人员采用如是RS30对中杆测量模式,倒置对中杆并在SmartGo采集软件内输入杆高,轻松采集了所需控制点。
如是RS30配备全新一代三维激光传感器,64万点每秒点频、300米最大测程,作业效率大幅提升,除安全员外仅1人用时30分钟便采集完成了长度约1.3公里的巷道,切实提升了测量效率。为确保数据完整性,在测量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平板画面实时确认数据是否采集完全。
数据采集完成后,工作人员使用CoPre三维数据解算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精化与着色处理,并输出实景三维模型。通过纠正控制点,模型高程中误差约为4公分,符合项目精度要求。
基于模型,管理人员核查了巷道掘进中线、掘进面大小是否符合标准,掌握了矿洞开采进度和避难硐室的内部现状,为安全开拓巷道、测算工程成本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了矿山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在高效完成井下测量后,如是RS30测量系统在矿物料堆体积测量方面也展现了卓越的性能,进一步提升了矿山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对于矿业企业而言,能否快速、准确地量算矿物料堆存储量至关重要。为提高效率、精准掌握仓储余量,工作人员使用如是RS30测量系统对仓库内的铁精粉料堆进行扫测。
由于料堆位于钢结构的室内建筑中,测量区域无卫星信号,工作人员在室外空旷区域完成设备安装与初始化,待信号固定后进入仓库开始采集,6分钟完成约450平方米料堆测量。
数据采集完成后,工作人员使用CoPre软件解算并精化数据。基于全新的实时处理与后处理SLAM算法,如是RS30能够根据现场环境自动匹配合适的模型参数,获取更高密度的点云成果。经分析,本次数据点密度达30000pts/m2,清晰还原了料堆细节。
借助CoProcess软件的堆体模块应用功能进行体积计算,软件自动识别、框选堆体,用时5分钟输出仓库内铁精粉的体积、质量数据,管理人员得以准确掌握铁精粉库存量,为矿产交易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此外,将不同时期的体积、质量数据进行对比,管理人员能够定期核查堆量变化,评估库容量是否准确,确保矿山的财产安全。
“如是RS30测量系统让井下测量工作更加智能化、轻量化,确实改善了工作人员的作业强度,提升效率的同时,也为我们建设智慧矿山管理系统提供了支持。这种新模式的落地,相信能够为矿山智能化运营带来新的推动力。”该矿山管理人员表示。
来源:科技大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