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国内豆粕市场供需格局呈现显著变化。随着进口大豆通关流程逐步完成,国内油厂原料库存得到持续补充,大豆压榨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带动豆粕产出量持续增加。此前因阶段性供应偏紧导致的市场紧张态势已明显缓解,豆粕现货价格随之进入下行通道。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最新监测,截至
近期国内豆粕市场供需格局呈现显著变化。随着进口大豆通关流程逐步完成,国内油厂原料库存得到持续补充,大豆压榨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带动豆粕产出量持续增加。此前因阶段性供应偏紧导致的市场紧张态势已明显缓解,豆粕现货价格随之进入下行通道。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最新监测,截至5月12日,全国主要油厂43%蛋白豆粕成交均价已回落至3098元/吨,较4月下旬创下的阶段高点累计跌幅达770元/吨。
一、进口美豆关税降至23%!
昨日,中美在日内瓦经贸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决定自2025年5月14日起,在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关税,但保留对相关商品加征剩余10%关税的权利,最终中国对进口美国大豆加征的关税总额将达到23%,此举有望促进美国大豆的出口与销售,进而对大豆价格形成支撑。
同时,美国农业部在5月月度供需报告中下调了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及产量预期,进一步利好美国大豆市场。受上述双重利好影响,CBOT大豆期货价格收盘显著上涨,基准期约涨幅达1.7%,创近三个月新高。美盘大豆价格的上涨将推高进口大豆成本,为豆粕成本提供支撑。
尽管当前国内豆粕市场供应趋松、价格呈下跌趋势,但美盘大豆的上涨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豆粕价格的下跌速度。然而,考虑到国内即将迎来南美大豆到港高峰,且美国大豆出口需求有限、新作播种进度良好,美盘大豆的上涨对豆粕市场的实际支撑力度可能有限。
此外,尽管目前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增加缓慢,但市场提货需求旺盛,预计后期豆粕需求增量将无法匹配大豆到港高峰期的产量增长。在缺乏强劲利多因素的情况下,豆粕市场预计将继续延续下跌行情。
二、小麦“涨涨涨”!
据卓创资讯调研了解,湖北天门、荆门、钟祥、荆州、黄冈等地新小麦已零星上市,当前上市小麦整体产情良好,呕吐毒素低,部分亩产可达900-1100斤,烘干小麦装车价多在1.20-1.21元/斤,高于2024年价格(1.18-1.19元/斤)。
近期国内小麦市场呈现止跌回升态势,新季小麦开秤价格持续高开走强,推动价格上行区域不断扩容,整体呈现向前期高位回归的趋势。随着产区新麦收购基准价陆续明朗,连续攀高的开秤价位进一步强化了市场看涨预期,这一点从近期粮源交易数据中可见端倪:在储备轮换环节,25年产小麦预采购成交率持续走低,尤其三等小麦采购底价设定在2480元/吨时仍出现大面积流标;
而政策性小麦拍卖市场则呈现截然相反的热度,江苏、安徽、河北等主产区举办的省级储备小麦竞价交易成交活跃,多地标的不仅全部成交,更出现不同幅度的溢价成交现象。这种购销环节的冷热分化,直观反映出当前市场主体对后市行情的乐观预期。
(内容来源:综合网络、饲料行业信息网 转载声明: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不做任何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私信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来源:扬翔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