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发展该如何与世界相处?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4 11:52 1

摘要:看到一个视频,主播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超过十四亿的人口大国,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此,未来产业结构面临着逐渐向技术高端过渡、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其他国家转移的现实需要,即形成如今天的美国面对今天的中国一般的现实产业竞争矛盾。今天的中国,要不

中国未来发展该如何与世界相处?

看到一个视频,主播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超过十四亿的人口大国,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得益于此,未来产业结构面临着逐渐向技术高端过渡、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其他国家转移的现实需要,即形成如今天的美国面对今天的中国一般的现实产业竞争矛盾。今天的中国,要不要去培育一个自己未来的强大的产业竞争对手呢?不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中国的经济社会能够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吗?……

其实问题本不复杂的,当下的智能机器人其实就是充当劳动密集型产业链的一个选择,就像某些国家利用“机器手臂”充当人工劳作,仍保留了某些行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但视频主播似乎基于中国人口“剩余”,无法抛弃不顾,无法全员转移到高端产业链的原因,还是提出了这么一个“世纪之问”。

这问题又似乎与传说中的“奥巴马质疑——如果中国人都过上了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那将是世界的灾难!”,如出一辙。

其实,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哪里是奥巴马想象出的那么僵化、呆板的呢!

假设:如果人类都还处于劈柴烧火取暖时代的话,“富裕人”每天取暖需要劈掉一棵十年大树来取暖,百万“富裕人”每天就需要劈掉百万棵十年大树。

而如果有一亿人要过上那“富裕人”的生活,按照奥巴马的逻辑,地球上每天要劈掉一亿棵十年大树,显然就承受不了啦!

但就这取暖而论的“富裕人”的生活,实际的结果是什么呢?人类转换成了烧煤取暖、集中暖气供暖、电力供暖……等等方式,别说是一亿人,几十亿人的取暖问题都解决了,而且比过去“富裕人”们的条件更优越,还无需劈掉任何一颗大树去燃烧,保护了自然生态的生长环境……。

人类社会的其他领域,难道就不能如此去转换非得像奥巴马那样去呆板、僵化地看待问题不可吗?岂有此理嘛!

试问:

如果中国和印度是一个民族,好选择吗?

如果中国和印度是一个国家,好选择吗?

如果中国和印度是一个经济体,好选择吗?

如果中国和印度彼此接壤、在同一个洲、在同一个星球上、属于同一种生物、在同一个物质世界……,好选择吗?

——中国和印度,本来就彼此接壤、在同一个洲、在同一个星球上、属于同一种生物、在同一个物质世界……啊!有什么不好选择的呢?彼此都遵循共同的发展变化本质规律性,即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最后一句都不用打惊叹号了。

​2025.5.14

来源:山林之风

相关推荐